当前位置:首页 >> 高尚全

人物专栏

打破智库“大锅饭”体制 调动民间改革热情

发稿时间:2013-07-01 00:00:00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高尚全

  “中国智库的发展,一方面需要打破过去的‘大锅饭’体制,深化现有智库的改革;另一方面需要大力支持民间智库的发展,同时通过互联网调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对改革的热情。”6月30日,“2013智库筑基‘中国梦’——中国智库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在研讨会上,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名誉会长高尚全作了《加快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发言。

  高尚全表示,中国智库当前需要解决五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如何用改革的理念办好智库,以创新的精神做好研究。第二,如何探索有活力的智库建设的组织形式。第三,如何在参与国际合作中提高中国智库的学术水平。第四,政府如何引导、支持智库,是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重要保证。第五,如何进一步发挥智库的作用,如何进一步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参与改革的积极性。

  高尚全举了中国(海南)改革研究院的例子作为国内智库改革的优秀经验。1990年10月,高尚全作为国家体改委副主任应海南省领导邀请作了两周的调研,临别前,他提出由海南省和国家体改委共同筹建一个改革研究院,其任务一是加强改革研究,二是培训改革干部。“一定要用改革的办法建院,改变老体制的作法。”这也是中国(海南)改革研究院建立的缘起。

  “海南具有筹建研究院的两大优势:一是海南是我国最大的特区,思想解放。在北京开会,半天时间还可以,下午人就走得差不多了,而在海南开会大家坐下来讨论两天都可以,而且大家思想容易解放,畅所欲言。”高尚全的坦诚引起了会场里的笑声。另外一个优势则是高尚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访问美国兰德公司时,得知了兰德公司刻意远离首都华盛顿的原因,“这是出于保持独立性、减少行政干预的考虑。”

  高尚全指出,中国(海南)改革研究院的两条原则是它发展的关键:一是“立足海南,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研究机构定位;二是实行“小机构、大网络”的运行机制。“新体制、新机制,造就了智库研究能力的独特优势。中改院建院22年来,向中央有关部门提交的改革建议报告140余份,发表论文1500余篇,出版的改革研究编著200余部,举办了140多次培训班,为改革研究和改革实践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人才。”高尚全说。

  最后,高尚全特别强调,政府在引导、支持智库建设的过程中要重视通过互联网调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对改革的热情。“在互联网时代,利用好现代信息工具,又坚持保密的情况下,建议设立一个专门的电子邮箱或者网站,广大党员、干部可以通过这个电子邮箱或网站为改革献计献策,使中央文件起草的过程也是广大干部群众参与的过程,也是形成共识的过程。”

人物介绍

高尚全,著名经济学家,1929年9月生于上海嘉定,汉族。1952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经济系。曾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名誉会长,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董事局主席,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开大学、浙江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联合国发展政策委员会委员、世界银行高级顾问,哈佛大学和斯坦福大学访问学者、美国密苏里大学斯诺教授。香港理工大学中国杰出学人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在国内外出版多部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