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于洪

一河碧水泽民生 两岸锦绣著华章

发稿时间:2016-09-30 10:19:57  

  夕阳西下,绚丽的火烧云照耀着大地,红色的霞光透过河畔的树林,给平静的河面印下了斑斓的色彩。忽有一只白鹭从岸边的草丛腾空而起,霎时,一只只隐匿许久的白鹭迎着晚霞飞向波光粼粼的水面。三五只在闲游,七八只入水捕鱼,两三只嬉戏,累了的栖息在河中心的绿洲,梳理着羽毛。路过的行人纷纷停下匆忙的脚步,感受一下这美丽的景色。古老的蒲河,再次焕发出勃勃的生机,让人流连忘返。瑰丽的色彩,深邃的内涵,广远的影响,鲜明的地域特色,如一长幅巨卷,缓缓铺陈于世人面前……

  根据沈阳市委、市政府对蒲河生态廊道建设的总体要求,于洪区按照“九龙归蒲、大御绿洲”的建设理念,举全区之力、集全区之智,坚持高起点规划、高强度投入、高标准建设,经过全区上下近三年的不懈努力,投入25亿元,全面完成了蒲河于洪段30.8公里建设任务。

  蒲河,是于洪的一张名片,一篇史诗,更是一曲无数于洪儿女用无限深情、满腔热血谱就的赞歌。

  一、与时俱进开伟业,肩荷民望绘蓝图

  于洪区位于沈阳西部,紧临母城,辖区总面积49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6万,其中三环以内建成区面积85平方公里。于洪区地处沈阳经济区的核心地带、沈阜城际连接带的龙头区域,区位优越、交通便捷,是沈阳市西部交通门户和辽宁乃至东北地区陆路交通枢纽。随着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区域综合实力稳居全市第一集团,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始终保持高位增长。在“十二五”期间更是提出了“三年再造一个新于洪,五年经济总量翻两番”的宏伟目标。

  近年来,在沈阳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全区上下不懈努力,各条战线喜报频传。先后荣获国家生态区、国家级特种机床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等荣誉称号,成功获批沈阳经济区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示范区,特别是在“中国改革(2012)年会”上,荣膺“中国改革(2012)年度十大县(市、区)”,这些成绩的取得,为于洪带来了宽松的发展环境和重大的发展机遇。于洪已经成为沈阳城市发展的拓展区和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蒲河——于洪的母亲河——是一条具有3000多年历史的古老河流,因两岸蒲草生有大量的茂盛蒲草而得名。发源于铁岭想儿山,从东北向西南迤逦而流,在沈阳境内流经棋盘山、沈北、于洪、新民、辽中5个区县,在辽中县老观坨乡黑鱼沟村汇入浑河,总长179.7公里,流域面积2496.8平方公里。沿岸地势以平原为主,土壤肥沃、气候适宜,属于北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中蒲河于洪段全长30.8公里,流经平罗、造化、马三家、光辉四个街道,主要支流九龙河全长14公里,在于洪段下游与蒲河交汇。

  新中国成立以来,蒲河两岸一直是沈阳北部的重要粮食生产区,农业灌溉是蒲河的主要功能。改革开放初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蒲河两岸的乡镇企业逐渐增多,沿线工农业生产废水和城镇生活污水长期直接排放进入蒲河,蒲河水质受到严重的有机污染,全河段水质平均变为劣五类,两岸自然生态也遭到严重破坏。荒凉的堤岸、腥臭的河水,污浊的河床……昔日的河清岸绿成了两岸老人心中的依稀记忆。沿岸地域的民生改善也是欠账较多——农民人均生产要素少,享受公共服务水平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村屯老旧、民物凋敝,失去明净的蒲河似乎浓缩了于洪面貌的全部,经历过嬗变的阵痛,面临着如何取舍的纠结。对蒲河进行改造和治理,恢复其自然生态环境和历史人文景观,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是于洪发展中必须逾越的一道天堑,是于洪历任领导日思夜想的重大课题,更是于洪60万老百姓的民心所向,众望所趋。

  2009年10月,辽宁省委常委、沈阳市委书记曾维第一次对蒲河全域进行视察时,就着眼于建设国家生态城市和创建全国环境建设样板城的战略举措,提出把蒲河建设成为一条集防洪排涝、生态景观、旅游休闲、产业发展与一体的生态景观河流。同月,沈阳市委、市政府作出开发建设蒲河生态廊道的重大决策。

  精雕细刻一条崭新的蒲河,不仅是沈阳市委、市政府对全市人民的庄严承诺,也给于洪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巨大舞台。第一时间里,于洪区委、区政府意识到了建设蒲河生态廊道的重大战略意义。这不仅是一项水利工程、生态工程,更是一项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工程和惠及全区人民的民生工程。不仅可以籍此契机全面提升蒲河和九龙河地区生态环境,开发水系、林地、温泉等自然资源,发展休闲观光旅游产业,同时也会强力推进永安新城、平罗湾新城和九龙河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带动全区的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这是时代赋予于洪人的历史重任。于洪要在沈阳的新一轮发展过程中勇当先锋,于洪人要作蒲河生态建设战役的核心主力。

  2010年4月,在沈阳市蒲河生态廊道建设启动仪式上,时任于洪区长的王镇同志作出了“将蒲河生态廊道建设作为打造生态环境、破解二元结构、统筹城乡发展的核心工作,把蒲河于洪段建设成为沈阳城市后花园”的表态发言。在两岸百姓的翘首以盼中,建设者整装待发。还蒲水一片清澈,还两岸一片翠绿,为于洪拉开全新的发展空间,给两岸百姓建一座美丽的幸福家园,蒲河的历史,于洪的历史,在这一刻,即将重新书写。

  二、一朝两岸春风起,满河春水卷潮来

  北国初春,乍暖还寒,于洪区蒲河生态廊道建设指挥部正式成立,区委副书记、区长王镇亲任工程总指挥,副区长刘俊英任工程常务总指挥,抽调政府办、征收办、水利局、建设局和相关街道100多名技术骨干组建了规划、征地拆迁、工程建设和资金保障4个工作组,明确任务,落实责任,确定时限,蒲河生态廊道建设的大幕全面开启。

  确保工程进度,确保工程质量,干出经得起自然检验、经得起历史检验,让人民满意、社会满意的好工程,这是于洪蒲河生态廊道工程建设者的共识。为了做出精品工程、满意工程,在具体施工中,规划者和建设者不断总结经验,提炼精品,不仅用设计指导施工,也用施工经验促进设计日臻完美。蒲河生态廊道建设工程点散面广,涉及专业众多,水利、规划、绿化、景观、管线、古建、道桥等多个学科、多个工种在施工中都需要科学规划,合理衔接。规划设计中,目光不仅仅停留在空间布局和项目安排上,更需要着重考虑景点、场地、建筑、交通流线及配套设施等所有构成要素的有机联系,统筹安排、合理布局。

  这是一场鏖战,一场艰苦卓绝与时间赛跑的鏖战;这是一场考验,一场对于洪广大干部群众能力与意志的考验;这更是一场精神的历练与升华。

  班子领导深入一线,党员干部冲锋在前,一级领着一级干,一级干给一级看看,紧张每一刻,干好每一天,做好每一件。建设者按照总体规划,高标准完成土地征收、拓河清淤、蓄水补水、筑桥筑路、景观绿化、减排治污六项重点工程,实现了蒲河于洪段旧貌换新颜。

  和谐征收、民利为先

  一切以群众利益为核心,全力推进和谐征收。在这一基本原则的引导下,蒲河沿线19个村、2600户居民土地征收和蒲河全部滩地及两侧坝外平均50米范围内11个村、5800余亩土地流转工作,进行的风平浪静,波澜不惊。

  在调查摸底中,召开座谈会、公开征求意见、入户走访,全面掌握第一手资料,做到“家家有底”;在具体工作中,充分考虑被征户在医疗、教育、就业、生活等方面的现实需求,特别妥善解决弱势群体的临时住房,做到“刚性政策有情操作”。

  平罗、马三家、造化街道的机关干部和村干部“分片包干、分户到人”,发挥自己的社会关系投入征收工作。三九天给特殊困难的家庭找房子,河道里无人认领的坟地千方百计找到家属,打破农村老百姓“正月不搬家”的生活习俗,一桩桩、一件件都需要耐心的沟通……“这里许多村都是依河而居,一方面几代人住在蒲河边,恋家观念难改;一方面居住环境和人们的生产生活联系在一起,产权关系复杂。征地的过程就是一个化解民怨、实现民愿的过程,说到底都是我们的相亲,蒲河综合整治工程少不了他们历史性的贡献,要善待他们才是……”工程的常务总指挥副区长刘俊英如此说。

  在“先安置、后拆迁”的政策保障下,在工作人员“5+2”、“白加黑”的辛勤努力下,于洪区累计投资10.4亿元,圆满完成了沿线土地征收和流转工作,有效保障了绿化和景观建设用地需求,为蒲河生态廊道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还按照“于洪新居”标准启动了蒲河湾、观莲雅居等3处回迁住宅建设,极大的改善了被征地居民的生活品质。

  拓河清淤,岛出平湖

  昔日的蒲河狭窄曲折,最宽处只有30米,被沿河居民戏称为“一步跨”。于洪区坚持把水系治理作为展现生态特色的核心任务,协调推进清淤、拓河、筑岛三项工程,累计开挖土方1500万立方米。特别是2010年和2011年两个冬季,施工队伍冒着严寒,每天同时投入机械设备500台,人力1000人,仅油费一项支出就要100多万元,处处展现出热火朝天、令人震撼的施工场面。

  河道走向基本遵循几百年来自然走势,保留丰富多彩的外形,个别处结合岸边土地的整理利用及过流顺畅,将弯道进行裁弯;河宽设计宜宽则宽,宜窄则窄,充分考虑现状河道上口宽度变化;拓宽河道地形低的一侧,以便于施工导流,降低投资……

“  雕梁易构,古木难成”。拓河的过程中,常见一些老树,年代久远。得知要进行河道治理时,很多居民都担心古树的命运。“打小儿就在这树底下玩大的啊!”说出这样流露着浓厚感情话语的居民中不乏五、六十岁的老人。“为留一棵树,修建一座岛。”指挥部作出了这样的决定,规划人员几易其稿,最终,景观岛上的古树名木得以保存下来,和两岸的居民共同见证了蒲河天翻地覆的变化,见证了这一段人定胜天的历史。这种细微处见品位的理念,贯穿于蒲河生态廊道建设的每一个环节。

  今日的蒲河,河道平均宽度由原来的30米拓宽至100米,最宽处达到400米,连同同步修建的5湖、36岛,形成总计460万平方米宽阔水面和“一河三湖多湿地”的珠链式布局,尽显生态水景,尽展迷人风姿。

  筑坝蓄水,引浑入蒲

  景色无水不活,但蒲河上游棋盘山水库放水量较小,多是依靠中下游的支流河和沿线企业、生活用水排放。支流河南小河、九龙河等水体主要依靠山体汇水或地下水。由于地下水超采严重,天然的环境补给水量不足;沿线排水在排入蒲河前,则汇集了大量的生活、工业污水,致使蒲河的纳污能力不断下降。近年来,蒲河水量逐年下降,全年的平均流量仅为2立方米/秒,局部断流,水资源严重匮乏。

  为保持生态,提高水量,于洪区投资8000万元修建了郭大桥、集体、平罗等5座橡胶坝和2处拦水设施,不仅具有防汛功能,还增加水域面积1040亩、蓄水200余万立方米,有效保障了水量充沛、水景优美,蒲河于洪段水域景观形象及功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特别是在以集体桥节点为核心的湿地生态公园范围内,采取拦河蓄水方式,克服低温多雨的不利影响,仅用四天时间,完成了土方量达2万立方米,总长100米的围堰建设工程,实现了对该地区5.6公里水域的蓄水计划,累计蓄水100万立方米,水位平均提升4米,基本形成了水域景观效果,为水上项目的启动提供了重要前提。

  同时,为有效解决蒲河缺水问题,于洪区投资2000万元实施秋家引水工程,铺设管线1.7公里,成功将浑河水引入蒲河,形成蒲河常年连续水面,打造出常年有水、独具特色的怡人秀美景色。

  绿树成荫,移步换景

  绿色,是生命的颜色,一定意义上说,绿色植被就是生态化水平的色彩标志。于洪本着生态化、景观化、产业化相结合的基本理念,累计投入5200万元绿化资金,高水平、高标准实施绿化工程建设。一时间杨柳、银杏、黑松、云杉、独杆小桃红、桧柏、连翘、苹果等景观乔木、灌木以及经济树种齐聚蒲河两岸,人工绿化2650亩,栽植树木26.7万株,沿岸500米的宽阔地带完全被绿木填充,真正实现了“层次分明、景观多样、三季有花、四季有景”的景观效果。

  为实现景观与历史文化的完美融合,于洪区聘请北京大地公司编制规划,明确了“九龙归浦、大御绿洲”的总体理念,又聘请荷兰尼克公司进行景观规划,深化节点设计,并最终形成了“一点、三区、六点、九桥”的总体布局。御林叠翠、平湖望月、水泊观莲、永安秋水、凭栏赏鹭、湿地物语等六大景观节点,北斗广场、月亮广场、健身广场、欢乐广场等20余万平方米的活动场地以及生命彩虹雕塑、琴棋书画雕塑、揽月阁、七星岛等标志性建筑相继竣工。于洪人的速度,让外国人震惊。2010年末,荷兰尼克公司为于洪区完成了蒲河景观设计,总经理尼克第二年开春来的时候惊讶道“我才完成终稿几个月,你们却把它建设完了。”

  青山碧水诗情溢,绿染蒲河满目春。揽月阁上,吮茶品茗,谈古论今,脚下波光潋滟、岸草青青,身旁翠木婆娑、红花灼灼,听得见亭下男女老少的欢声笑语,看得到绿树掩映中的楼群此起彼伏,一派盛世光景、蒲风水韵。

  筑桥筑路,完善配套

  在生态廊道的建设过程中,于洪区按照生态之河、景观之河、产业之河、城市之河的总体要求,把路网建设作为基础性工程和先导性工程,从三个层次上推进路网建设,着力通过路网建设拉开发展格局、促进产业扩展和提升。一是着眼于满足居民出行与休闲观光的需求,实施28.6公里的滨水景观路建设以及5.75公里的蒲河景观路加宽工程,同步沿线修建18处停车场,充分体现了生态环境和休闲理念的有机结合。特别是平罗段投资7000万元所修建的平罗桥,桥身全长500米,高35米,采用双拱式外观结构,不仅成为全流域最具标志性的景观桥,更是改变了往昔过桥通道窄小残破,泥泞不堪的窘迫。实现了景观价值与实用价值的完美结合。二是着眼于实现蒲河廊道区域与城乡交通的有效对接,形成跨越蒲河流域、联通中心城区与周边县区的重要通道,实施沈阜产业大道、沈彰产业大道两条主干路网拓宽改造工程。三是着眼于提升蒲河廊道产业带动能力,结合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在集体、小三家等六个村实施4条10.9公里村路建设工程,借以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2010年7月,集体村工程的路基建成,此处是蒲河景观路的重要节点。合同标段现场施工的于洪区公路建设公司技术负责人讲,期初建设这段路基时曾50厘米厚度碾压一次,但在检测中发现这样压实度不够,最后将标准提高到25厘米碾压一次,这样算来该标段品均填土厚度1米左右,需要压4层路基。而在平罗关家村第4合同标段,需要填土渣4米多厚,得压到10多层——主要是避免新路沉降与旧堤坝不平——压10层,在建路史上也是相当罕见的。

  减排治污,渚清沙白

  于洪区在经济大发展,促进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同时,也付出过沉重的环境代价,蒲河污染最严重的区域的就在于洪段。痛定思痛,于洪人懂得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再也不能用污染为发展“埋单”,保持生态才是千秋万代的长远利益。

  减排治污决定着蒲河生态廊道建设工作的成败。“认识一定要高,力量一定要足,配合一定要好,政策一定要实,手段一定要硬,速度一定要快,质量一定要优,要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舍我其谁的责任感,克服一切困难,确保(治污)工作如期完成”区委书记戴贺臣铿锵有力的话语掷地有声、犹在耳畔。为保证治污顺利实施,在XX个月的时间里,区委每周一统筹,相继召开了X次治污工作专项调度会。全区投入1.5亿元,关停沿线11家污染企业;投资2000万元,实施20个农村集中连片整治工程,有效解决了农村垃圾和污水排放问题;投入1.6亿元,启动了沙岭、造化、永安三座大型污水处理厂和6处生态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日污水处理能力达到21.4万吨。蒲河于洪段干流、支流全部消灭劣五类水质,达到四类水质标准,从根本上解决了蒲河污染问题。随着环境的好转,这里曾多年不见踪影的白鹭,又随着春天的脚步飞来安家,与蒲河水、两岸人再次结缘。

  没有大桥的引人注目,也没有高楼的雄伟华丽,但在混浊的蒲河重现河清水澈时,治污工程成为了于洪人心目中一座永远高耸的丰碑。

  2012年5月,于洪区高标准完成了蒲河生态廊道建设改造任务,打造出全市蒲河改造速度最快、变化最大、效果最好的精品工程和样板工程。当工程竣工、捷报传来的时候,当胜利的曙光映入眼帘的时候,于洪的干部群众没有高谈阔论,没有豪言壮语,只有默默的奉献和深埋在心头的感动。三载宵衣旰食、三载沐风栉雨、三载披肝沥胆,换来的是两岸锦绣繁华,一方生机盎然。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于洪人则用自己的行动谱写了现代治水的新篇章。他们,创造了于洪速度;他们,树起了于洪品牌!

  于洪有幸,有着一河碧水、两岸蒲苇这一份上天恩赐的禀赋资源。

  于洪有幸,有着蒲河生态廊道建设者这一批目光长远、心系民生福祉的于洪人!

  三、共鉴一泓碧水、同赏两岸繁华

  天高云淡,海清河晏,不是江南,胜似江南。在历时近三年的改造治理后,蒲河生态廊道生态化景观化完美收官,城镇化产业化方兴未艾。让生态经济在蒲河起步,让城乡统筹在蒲河成熟,以蒲河生态廊道建设为轴线,工业向园区集中,农业向规模经营集中,居住向新城新市镇集中……于洪区紧紧抓住蒲河生态廊道建设的重大战略机遇,攻坚克难、开拓进取,逐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困扰,积极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力度,走出了一条具有于洪特色的改革发展振兴之路。经济快速增长,基础设施建设迅猛推进,自然生态和人居环境今非昔比,文化事业繁荣昌盛……蒲河,是于洪发展的新空间,是全域城市化的新载体,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新机遇,是改革开放的新动力。

  胸怀凌云志,手握笔如椽,于洪人以其独有的智慧和干劲,浓墨重彩绘就了日益昌盛的全景画卷。全面建设“五个于洪”,率先实现小康社会,惠及全区66万人民,在跨越发展的征程上,全新的于洪长风大纛、策马扬鞭。

  城乡环境展现全新面貌

  往昔沿岸村屯老旧,民物凋敝,今日则“水连、岸绿、路通、景美、河清、宜居”,蒲河生态环境实现了脱胎换骨的巨大变化。

  以蒲河生态廊道为牵引,打造“畅净美安新于洪”。实施城市出口路改造提升工程,高标准完成了沈胡公路、沈大公路等5条城市出口路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实施绿化美化工程,新建绿地1300万平方米,建成于洪产业大道等13条城市景观路;实施治污减排工程,关停拆除近百家造纸、化工等污染企业,污水处理率达到80%以上;实施项目环境审查机制,否决60多个耗能高、污染大的项目入区建设。2012年,于洪区进入国家生态区行列,向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加速迈进。高强度投入,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以蒲河生态廊道为代表,于洪的城乡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生态环境建设水平实现了质的飞跃,于洪人打赢了一场环境建设的翻身仗,铸就了于洪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2011年以来,到沈阳视察调研的各级领导,赴沈参观考察的兄弟城市和国内外投资者,到沈阳必看蒲河,看蒲河必到于洪,蒲河全面提升了于洪的对外形象,使于洪区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不断提升。蒲河于洪段已经成为于洪发展乃至沈阳振兴的新亮点和新名片。

  统筹城乡规划格局基本形成

  蒲河生态经济带转变了传统单纯依靠母城扩张“摊大饼”式的城市化推进方式,形成母城扩张与在农村腹地蒲河经济带两侧辐射的双向拉动格局。

  以蒲河生态经济带的开发建设为契机,于洪区高标准完成了全域发展规划、蒲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永安新城总体规划等43项规划,明确了建设“现代化生态新城区、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的总体功能定位和建设“沈阳装备制造配套产业基地、沈阳经济区商贸物流产业基地、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的总体产业发展定位,确立了“一区两城三市镇”的城镇布局,形成了覆盖城乡的发展规划体系。同时,强化规划间的相互衔接融合,通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定目标”,城市总体规划“定坐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定指标”,编制了《于洪区统筹城乡发展总体规划》,使三大规划目标统一、布局统一、空间统一、期限统一、数据统一,实现了“一张图”引领统筹城乡发展,规划的协调性和可操作性大幅度提高。

  围绕“以产业化、城镇化、生态化推进全域城市化”这一总体思路,依托蒲河生态廊道,机床城、物流港、现代农业示范区等产业园区快速发展,永安新城、平罗湾新城、蒲河温泉新市镇等沿线新城新市镇开发建设相继启动,新的发展空间全面拉开,统筹城乡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城乡产业发展布局日益优化

  如今,蒲河的环境优势正迅速转化为发展优势,引领着沿岸水产养殖、果蔬采摘、高新农业、温泉旅游、科技商贸等一批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

  把蒲河沿线产业发展和新城新市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正确处理好产业化和城镇化的关系,按照蒲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和规划布局,于洪区合理构建产业和城镇发展格局,统筹推进产业和城镇发展,形成了蒲河文化旅游产业带、永安新城商务商贸中心、装备制造配套产业区、现代物流产业区、新兴产业区和现代农业示范区“一带一心四片区”的总体产业发展布局,确立了城乡统筹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以“以城带产、以产促城,产城互动、融合发展”为目标,依托产业建设新城,同步规划实施产业园区和配套生活服务区建设,将“工业用地”与“房地产”及商业配套用地“组合开发”,不断提升新城、新市镇的功能品位,切实增强对产业、人口的吸纳承载能力和持续的发展动力,促进产业与城镇互相融合、衔接配套。于洪区探索出富有于洪特色的“产城一体、产城互动”城镇化全新模式。近郊依靠装备制造配套产业与工业城镇互动发展,中效依靠商贸物流产业与新城互动发展,远效依靠高效设施农业、休闲观光农业与新市镇互动发展。不仅使于洪区的工业集中度从2009年的38.8%急速攀升至目前的80%以上,有效降低了园区与企业的交通及生活成本,更实现了规划统筹、空间互融、功能互补、作用互促,大大提升了周边新建社区的城市功能。

  城乡经济实现快速发展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蒲河生态廊道工程的全面建成和周边环境的全面改善带动了于洪的新一轮发展,促使区域影响力和吸引力不断增强,打造出全新的项目投资洼地。

  2012年,于洪区荣获辽宁省唯一的最佳投资环境区。产业迅速发展、投资加快集聚的“蒲河效应”加速形成,为于洪区经济发展、城市化建设集聚和全域城市化格局的拉开注入了强劲动力,成为拉动于洪经济发展的第一增长极。2年间,步长科技园、宝能科技园、华夏幸福基业产业园、富禹温泉等一大批高新技术、高端商住项目纷至沓来,投资总额高达1246亿元。

  伴随项目和资金的涌入,蒲河沿线正在逐渐成为于洪加快产业发展、集聚经济优势的“黄金走廊”,周边土地迅速升温,土地价值由原来的每亩50万元提高到100万元至130万元,平罗地区商品房每平米单价由原来的2000多元提高到现在的4000多元。

  以蒲河生态经济带为引领,2012年,于洪区地区生产总值实现436亿元,财政预算收入42.1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084.5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5.8亿美元,区域综合经济实力得到极大的增强。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

  消除城乡二元,缩小城乡差距,让城市反哺农村,让世代躬耕陇亩的万千农民过上城里人一样的生活,对于洪来说,这不仅是重大经济命题,更是重大政治命题。

  蒲河生态廊道开工3年来,于洪区以产业为依托,让农民实现了三个根本转变,成为有稳定收入的产业工人,为沈阳的城镇化发展探索出新的模式。

  大力实施安居工程,以“让农民‘住于洪新居,过幸福生活’”为理念,高标准、高质量建设12个、350万平方米农村集中居住区,加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八通十有”,打造“十五分钟生活圈”。蒲河两岸75个村、10.4万农民喜迁新居——居民生活方式得到改善。

  推进城乡社会保障并轨,被征地农民100%实现城镇居民社会保险保障,新农合参合率99.49%,新农合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由70%提高到85%,大病保险报销封顶线由12万元提高到18万元,均达到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水平;农村低保救助标准由每人3080元提高到5280元,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低保救助一体化;将高龄老人补助范围从90岁提前到80岁,大幅上调补助标准。实现了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居民的生存方式彻底改变。

  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将吸纳本地居民就业作为新引进项目合同的纲性条款。稳步推进就业“春播行动”, 全力开发公益岗位、广泛开展普惠制培训、全面落实就业政策、逐步完善就业援助机制,将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成为产业工人——公民身份实现成功转换。

  “一泓碧水化玉带”,蒲河紧紧地连接着于洪政府和66万老百姓,连接着于洪和无数外来的亲朋好友,更联系着于洪自身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转眼间,蒲河生态廊道工程已经竣工一周年了,依然是游人往来如织、沿线美景连连。回收昨日的辉煌,于洪人有两点希望:一是把这段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记录下来,让他成为我们母亲河的骄傲;二是把这段历史背后勇挑重担的豪迈气概、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发扬光大,指导综合配套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开展。工程的竣工非是终点,而是更高的起点,于洪人将携手蒲河,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供稿单位:中共沈阳市于洪区委政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