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社潘治宏社长带队到江苏徐州调研

发稿时间:2019-04-25 10:14:47   来源: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  

  徐州,这座因煤而兴也因煤而困的城市,资源枯竭一度背上沉重的生态包袱。党的十八大以来,徐州努力践行新发展理念,城市涅槃变革,迎来由“黑”变“绿”的华丽转身。

  2017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徐州考察时,指出“资源枯竭地区经济转型发展是一篇大文章,实践证明这篇文章完全可以做好”。

  从树枯地竭化身成绿意盎然,徐州经历了怎样的改革创新?其治理逻辑为资源枯竭城市转型提供了怎样的经验?

  4月16日-19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社长、地方改革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潘治宏带队组成调研组,到江苏省徐州市围绕“践行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深入调研,与徐州市委书记周铁根进行座谈,并就促进徐州全面深化改革达成共识。

  在徐州期间,调研组深入到企业车间、田间农户,实地了解徐州市全面践行新发展理念的详细情况,并与相关部门负责举行了业务研讨会。

  徐州,古称彭城,是江苏境内最早出现的城邑。有超过6000年的文明史和2600年的建城史。徐州是两汉文化的发源地,有“彭祖故国、刘邦故里、项羽故都”之称。

  徐州是国家“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长三角北翼重要中心城市,徐州都市圈核心城市。调研组首先参观了徐州市城市规划馆,对徐州市的整体规划以及相关城市历史进行全面了解。

 

  在徐工集团,调研组了解到,不久前该企业以“超级移动起重机创新工程”再摘中国工业大奖。在这个被誉为工程机械技术“珠峰之顶”领域的突破,使得中国位列三个能自主研制千吨级超级移动起重机的国家。


  在软通动力公司,“智慧城市运营管理平台”,生态环境监测、跨境电商贸易等城市17个维度内容,跃然屏上。这家入驻铜山区“徐州科技创新谷”的企业,是徐州产业转型代表之一。同时,在“创新谷”里的国际大学创新联盟淮海国际创新中心,为全球青年人搭建平台,志在打造全球最大跨境孵化中心。

  电子级多晶硅材料,集成电路的关键基础材料,我国长期依赖进口。去年在江苏鑫华半导体公司成功量产,补上了“中国芯”材料和工艺的关键短板。

  如今,徐州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是10年前的18倍,新兴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近4成。

  曾经的徐州,可谓““一城煤灰半城土”,虽有”百里煤海“的称号,但空气污染,土地塌陷,基础设施滞后等,成为”城市疮疤“。用绿色发展解决城市之困,将生态包袱化为生态资源,徐州对成片的采煤塌陷区、工矿废弃地和采石宕口实施生态修复,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3.6%,人均公园绿地17平方米。



  在贾汪区,徐州面积最大、沉降最严重的采煤塌陷地,变成了湖水清澈、草木茂盛潘安湖国家湿地公园。在鼓楼区,被百姓戏称为“徐州龙须沟”的丁万河,变成了百姓心中的“最美家乡河”。在山水之间休闲娱乐,成为徐州人的新生活方式。

  2018年,徐州获得“联合国人居奖”。联合国人居署执行主任特别代表姆西西说:“徐州根据时代和环境不断调整、改变、适应的韧性,正是近年来我们大力提倡的一种城市发展能力。”

  徐州市睢宁县145万人口中,近80万生活在农村。“刮风满村沙,下雨两腿泥”是睢宁旧农村的真实写照,尤其是该县黄河故道流域,茅草房、土坯墙随处可见。

  在睢宁县高党村,调研组看到,如今的高党村已建成630余套两层“别墅”楼,总建筑面积达10万平方米,白墙灰瓦,纵横成街,村内统筹设计建设路网、绿化、供电等基础设施,布局村史馆、社区服务中心、村民议事堂、百姓大舞台等公共服务设施,广大农民享受到了和城市接近的公共资源。

  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省定贫困县,睢宁从2015年开始,抓住部省土地制度改革试点,以集中居住改善住房条件为突破口,布局5年建设100个新型农民集中居住区。将全县城乡规划布局优化调整为1个主城区、5个中心镇、10个特色镇和138个集中居住点,睢宁积极引导人口向城区、镇区和规划发展村集中。

  睢宁县高标准集中居住社区是徐州市乡村振兴典型做法之一,铜山区通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用不同的方法,实现了人居环境的改变,引得四方游客纷至沓来。村内的农家乐、民俗、特色种植、都市农业等产业项目,带动全体村民共同富裕。

  资源枯竭城市转型是世界性难题。通过调研,调研组认为徐州市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不懈怠、不动摇,接续奋斗、久久为功,领导班子换了一任又一任,但振兴转型的追求一直未变,走出具有自身特色的转型之路。调研结束后,调研组与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举行业务研讨会,来自徐州市委机关工委、科技局、商务局、发改委、住建局、生态环境局、农业农村局和市棚改办,以及来自徐州市企业负责人参加研讨。

  编辑: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通联部 侯新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