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改革探索

贵州安顺市平坝区塘约村改革脱贫探索实践

发稿时间:2018-09-04 14:11:11   来源:安顺市委改革办  

  塘约村面积5.7平方公里,耕地4881亩,11个村民组 921户3393人。该村2013年还是全省最贫困村之一,农民收入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 70%,有贫困户138户600人,村级组织较弱,生存环境较差,30%以上耕地撂荒,“破石板、烂石墙、泥巴路、水凼凼”是其真实写照。2014年以来,该村在深化改革中艰苦创业,短短几年实现了从贫困村到小康村、从后进村到先进村、从封闭到开放的转变。“塘约经验”得到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同志和时任贵州省委书记陈敏尔同志的充分肯定,写入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并在全省推广,到该村参观考察的人络绎不绝,媒体争相报道。

  一、改革探索的主要做法

  该村的改革探索,归纳起来就是“三改三提三起来”: 通过统筹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提高市场化水平,让资源活起来;推进农业经营制度改革,提高产业化规模,让钱包鼓起来;推进村级治理制度改革,提高组织化程度,让力量聚起来。

  (一)改革农村产权制度,提高市场化水平。一是摸清家底。成立确权工作领导小组,同步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等“七权”确权工作。采用航拍等高科技手段对全村土地精准测量。对有地无证、有证无地、一地多证、一证多地和无证无地以及实测面积偏大等问题梳理汇总,利用村民小组、村调解委员会、村民代表大会“三级调解”制度,有效化解矛盾纷争。厘清权责促进产权管理公平有序,对占用集体资产的由村干部、党员带动群众,采取交还或购买方式处理;耕种的集体坡地和占用的公房完全归还集体;占用集体坡地建房的按50元/平方米把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给当事人,既维护农户权益又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二是确权颁证。对公示结果无异议的由农户签字认可,有异议的重新核查公示,直至绝大部分农户签字认可。为每块土地的面积、位置等建 立档案和“七权”同确数据库,实行动态管理和使用。通过 精准测量、确权颁证,明确了集体建设用地(含宅基地)使 用权、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财产权(学校、村办公室、卫生室)等权利归属,稳定了土地承包关系,确保“三权分置”得以实施。三是盘活资产。全村土地全部入股,股东 921户、股权5230股;28处小型水利工程评估作价后入股到村水务公司,通过经菅饮水安全工程和农田灌溉工程收费,收益与村集体分享。按承包权与经营权分离原则,构建“3+X”(“3”指农村信用社、村委会、金土地合作社,“X”指公司、专业大户、农户等主体)支农扶农信贷新模式,提供林地、小型水利工程等抵押贷款。由村集体提供担保贷款,经营主体申请贷款时,授信额度最高可达缴纳担保基金的10倍,利率在同期同档次基础上给予优惠。

  (二)改革农业经营制度,提髙产业化规模。一是股份合作。成立村集体所有的金土地合作社,全村土地资源计价后入股,实现户户入社、户户带股;合作社接受国家财政直补和他人捐赠形成的集体资产,通过平均量化按比例分配给本社成员。社员大会为合作社最高权力机构,选举和罢免理事长、执行监事,决定重大事项。成员入社自愿、退社自由、地位平等、民主管理。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初步建立股权管理、土地流转、财务管理 和利润分红制度,股东所持股权可依法、自愿转让或继承。入社土地由集体统一经营,不向本集体外流转。实行独立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由执行监事对合作社资产运行、财务 管理、收益分配实行监督。土地收益和水务公司收益由合作社、村集体、村民、村水务公司按比例分红。村集体收益的 50%再量化给全体村民,20%用于贫困户帮扶,30%用作水利发展基金。二是集体经营。合作社下设土地流转中心、股份合作中心、金融服务中心、营销信息中心、综合培训中心、权益保障中心,有效解决土地零散低效、扶贫资金难以筹集、市场风险难以抵御、村民权益难以保障等问题。在合作社内组建运输公司、劳务输出公司、建筑公司等经营实 体。加强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培训后大都在村合作社下设公司就业。全村实行资金统一核算、土地统一规划、干部统一使用、财务统一核算、农产品统一销售、美丽乡村统一建设、红白喜事统一操办的“七统一”机制。三是调优结构。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采取“村集体+合作社+公司+农户”发展模式,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农业效益大幅提升。围绕“水果上山、苗木下田、科技进园”,建设青岛一安顺农业产业示范园,带动蔬菜种植和周边5000户农户增收;山东寿光龙耀食品有限公司对口帮扶建设300多亩农业产业园,以470万元作 为技术入股,目前已初具规模,每年可产生近600万元经济效益;组建荷塘月色旅游发展公司,以农耕文化为基础,打造集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养生养老等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

  (三)改革村级治理制度,提高组织化程度。一是“网格化”服务。经批准该村党支部升格为党总支,将11个村民小组划分为4个网格并建立党支部,村民小组建党小组,形成党总支领导下的网格化治理格局。党总支定期会商解决热点难点问题;党小组负责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将党的声音和力量传递至村组农户,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建立离任村干部、现任村干部、各机构负责人、入党积极分子和致富能人“四个梯队”,确保不因人的因素导致管理服务脱节。推选3名老党员成立村务监督委员会,全程监督村务。二是“驾照式”考评。强化党员考核,内容涵盖学习教育、履行职责、遵纪守法等5类40多项,由村民小组议事会每月测评打分;年终超过80分的比照组长报酬奖励,低于60分为不合格,连续3年不合格的劝其退党。对村干部实行日常考评和年终考评相结合,每周工作情况占 50%权重、年底村民组长和全体农户的测评分别占30%和 20%,综合得分为干部绩效考核依据,少1分扣300元。三是“条约式”治村。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陋习,通过村民代表大会制定实施九条村规(即“红九条”),涵盖公益、诚信、守法、忠孝等内容,对不参加公共事业建设、滥办酒席铺张浪费、贷款不守信用、不孝敬奉养父母的采取有效惩戒措施。违反“红九条”的村民,给予3个月考察期,期内不能享受任何惠民政策,期满经村民代表会议测评合格后,才能恢复有关权利。干部带头、党员带动,重塑了农村社会秩序。

  二、改革取得的成效

  经过近几年的努力,2017年与2013 年比,全村经济社会、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一是农民变富了。村民由过去单一的种地收入,转变为“土地流转收租金、入社参股分红金、基地劳动赚薪金、资源抵押变资金”等多渠道收入,90%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3年的3940元增加到2017年的14300元,90%的农户户均年收入3万元以上,50%的农户建起新房,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二是村集体经济变强了。通过改革,村里产业得到快速发展,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013年的3.92万元增加到2017年的367万元,村集体经济的壮大,增强了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村里还利用集体资金发展村级公益事业,解决群众急需的问题。如,先后为各组挖机耕道32公里,实现组组通路。投入10万元购买炊具提供给厨师队,每年拿出30万元作为厨师队务工补贴,无偿帮助村民办理红白喜事。

  三是村庄变美了。通过将农村综合改革与美丽乡村建设结合起来,争取各级各类项目资金进行村庄整治,建成了村文化广场、林荫小道、健康步道、自行车道等基础设施,村容村貌大为改观。如今该村新房林立、山环水绕、荷塘飘香,正在成为城里人休闲度假的好去处,曾经的“破石板、烂石墙、泥巴路、水凼凼”已成为记忆。该村被评为贵州首届“十佳美丽乡村”。

  四是风气变好了。通过出台“红九条”,整治滥办酒席、不孝敬父母、不诚实守信、参与赌博等不良陋习,社会风气得到明显转变。全村办理酒席从过去的200多起,下降到2017年的40余起,标准从原来的每桌350元左右下降到100元左右,礼金不超100元。同时,通过道德讲堂宣讲、积德榜和“好婆婆”“好媳妇”等评比活动,进一步净化了村风民风,村庄精神焕发。

  五是基层凝聚力变大了。党员素质得到提升,基层基础得到夯实,战斗力、凝聚力得到进一步加强。全村43名党员,除年老行动不便的老党员外,个个争先、人人带头,群众把党组织当成了“主心骨”“发动机”,党群同心,干群一体。2014年以来,37名优秀青年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该村党总支获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村总支书记左文学获全国脱贫攻坚创新奖。

  三、相关启示及推广建议

  “塘约经验”的关键在于抓住了改革这个牛鼻子。一是狠抓农村产权制度这个基础性改革。围绕“地”的问题开展 “七权”同确,让分散的资源聚集化、模糊的产权清晰化、集体的资产市场化,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二是狠抓农业经营这个关键性改革。围绕“钱”的问题开展合股联营,丰富和完善双层经营“统”的功能,推进农民由 “分”到更高层次的“合”,让农民获得持续稳定的收益。三是狠抓乡村治理这个保障性改革。围绕“人”的问题推进抱团发展,优化以“党总支+支部+党小组”为核心的村庄治 理结构,组织带领群众艰苦创业、艰苦奋斗,抱团致富、抱团发展。

  总结推广“塘约经验”,对贫困地区决战脱贫攻坚、同步全面小康,探索符合时代特征和地区特点的农村改革新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各地情况不同,应鼓励大胆探索,实现差异化、多元化发展。一要积极稳妥、审慎推进。目前村级组织的政治资源、社会资源和经济资源少,配置资源能 力低的状况,不是短期内可以改变的,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条件。推广“塘约经验”要在农民愿意、农民得益、农民支持的前提下,统筹考虑改革的持续发展、权益保障、监管到位、政策配套等多方面问题,可示范引导但不宜操之过急,不搞强迫命令、一刀切,更不搞运动式一哄而上。二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该村取得成功的关键是靠改革,靠有一个好的支部和好的带头人,但目前村级有头脑、有能力、有见识的干部并不多,推广“塘约经验”宜掌握其精髓,不能一味照搬照抄、简单复制,更不能邯郸学步、把经念歪,对不具备条件的不能强行硬推。三要严守底线、防控风险。当前,农村改革已进入深水区,没有太多回旋余地,如果操作不当就可能出现颠覆性错误。推广“塘约经验”宜坚持农村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完善政策性保险、信用担保、财政补贴等防范体系;建立收益分配、风险蓝管、审查审计等防控措施,严防自然风险、市场风险、资金风险、社会风险等各种风险,让“塘约经验”的“创新种子”,在更大范围播种扩散、开花结果。

  (来源:安顺市委改革办 编辑: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通联部 卢志文 文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