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改革探索

广西防城港市探索金融扶贫兴边富民

发稿时间:2018-09-04 14:13:04   来源:防城港市委改革办  

  防城港市以贯彻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以产业发展为引领,以财政扶贫资金投入为引导,以信贷资金市场化运作为主导,在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着力探索解决扶贫对象融资难、融资贵、担保难的问题,探索发挥金融在扶贫工作中的关键作用。截止2018年6月末,该市建档立卡贫困户贷款余额2.02亿元,贷款户数4489户,贷款覆盖面82%;对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提供授信6亿元,已投放2.1亿元,安置贫困人口2581人。2018年4月,该市上思县获得自治区脱贫摘帽认定,港口区获得全区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一、实施“政策扶持+党政责任+扶贫贷款”一体化,推动金融精准扶贫

  该市制定《防城港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加强金融支持扶贫开发实施方案〉的通知》和《金融精准扶贫创新工作实施方案》,选择上思县作为金融精准扶贫试点县,其它县(市、区)各选择一个乡(镇、街道)作为试点。签订扶贫农户小额贷款合作协议、金融贷款扶持合作协议等,制定了《贫困户贷款评级授信管理办法》,补充完善《贫困户评级授信操作步骤》、《贫困户专项贷款申请表》、《贫困户评级授信表》等。出台《防城港市农民工创业担保贷款实施办法》,在市、县两级设立农民工创业贷款风险担保基金,建立风险补偿机制,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出台《防城港市扶贫小额贷款风险担保基金管理暂行办法》,设立扶贫小额贷款风险担保基金,为贫困户在生产生活、创业就业等方面获得信贷支持提供了充分保障。实行“县(市、区)领导包户,干部包村、单位挂点联系”的金融扶贫工作责任制度,重点解决扶贫信贷资金合理使用和及时偿还问题,根据信贷条件、资金项目逐户落实信贷偿还的帮扶措施。设立扶贫贷款担保基金500万元,贷款贴息资金50万元,撬动国民村镇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农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

  二、探索互联网金融支持扶贫方式,提升金融综合服务能力

  该市成功将互联网金融引入“三农”领域,将网络借贷平台开辟为农业企业及农户融资新渠道。并持续推动创新升级,在全国领先推出“实物还贷”融资新概念,不仅帮助农户快速获得生产资金,还间接拓宽了农产品销售渠道。结合贫困地区的资源禀赋和精准扶贫需求,以“惠农e贷”为载体,发放“惠农e贷”(蔗农贷)134万元,支持农户种植养殖。以“惠农e贷”“税银通”“微易贷”等产品为抓手,大力支持特色小镇建设。着力优化农村支付环境建设,积极做好互联网服务“三农”一号工程,打造管家式“互联网+三农”综合服务平台,实施“e农管家+惠农通工程”模式,助推惠农通工程互联网化升级。在乡镇设立“惠农通”服务点194个,布设离行式自助设备、智付通等电子机具,实现乡镇全覆盖,并上线惠农e商,全面实现惠农通服务点互联网化,使农民足不出村就能享受到安全快捷的金融服务。

  三、构建多元化扶贫支持体系,拓宽贫困户致富增收新渠道

  (一)创新推动信用扶贫业务。搭建市级小微企业和农户信用信息采集与评价系统并投入运行,实现了信用信息在金融机构间共享。结合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全面开展农村经济主体信用信息采集与评价工作,及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信用县“四级联创”工作,截至2018年6月末,各县(市、区)累计建立信用档案约11.1万户,占总农户数82.9%;共创建信用户9.6万户,创建面71.7%;创建信用村149个,创建面56.23%;创建信用乡镇17个,创建面73.9%。全市行政村助农取款点实现全覆盖,共建成助农取款点517个,惠农支付服务点517个;建成“三农金融服务室”205家。鼓励符合条件、有贷款意愿、有能力的贫困户通过贷款投入农村特色种养业,乡村旅游业,维修、加工、餐饮等服务业,销售、收购等工商业,以及易地搬迁的建房购房和农村危房改造等项目当中,切实解决贫困户发展资金短缺的“瓶颈”,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对信誉良好的建档立卡贫困信用农户给予免抵押、免担保、5万元以下、3年以内的小额信用贷款。全市已全部完成8332户贫困户的信用评级,发放扶贫小额信贷贫困户4489户,占有信贷需求贫困户总数的82%。

  (二)推进“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在东兴市先行试点建成农村产权交易中心,为农权进入市场流转创造了条件。推进“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 出台《东兴市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方案》《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管理暂行办法》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等,确定贷款对象、条件和用途,规范抵押物范围及限制。建立抵押物评估体系,加强贷后管理工作。在东兴市江平镇推出“公司+基地+养殖户联保”贷款信贷产品,并与江源公司合作,以“公司担保+养殖户联保+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的方式开展支农信贷业务,突破传统做法,取得银行、公司、农户、地方财政多方共赢的效果。目前农行、东兴农商行均已推出“两权”抵押贷款业务。截至2018年6月末,东兴市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余额达1.17亿元,比试点前增加8284.46万元,位居广西试点县(市、区)前列;“三位一体”组合担保抵押贷业务已为种养殖龙头企业(江源水产、山峰石斛)发放贷款1495万元,为种养殖户发放担保贷款3228万元。

  (三)实施“金融+产业”扶贫模式。跟踪农村的新产业新业态,深入推动“金融+产业”扶贫,强化对贫困户的信贷服务,支持贫困人口创业。在边境口岸成立“诚信板车服务队”,与贫困户组成互助组,安排党员开展“一对一、手拉手”帮扶;将有务工需求的贫困户介绍到边贸公司进行培训和安排务工。助力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持续加大对乡村旅游、农家乐、休闲文化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投入,成立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976家。发展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协作,支持新型经营主体通过土地托管、牲畜托养、吸收农民土地经营权入股等途径,带动贫困户增收,与贫困户建立稳定的带动关系。其中,上思县整合资金1109.5万元,港口区整合150万元,东兴市拨付345.41万元,防城区整合各级财政资金1250万元,保证了已脱贫摘帽和计划脱贫摘帽的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资金50万元;上思县、东兴市、港口区、防城区2016年共32个已脱贫摘帽村和2017年脱贫摘帽村的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已全部达到2万元以上的目标,以上村全部建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1家以上,全市81个贫困村共成立12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

  (四)实施“金融+互助”扶贫模式。针对边民特别是贫困户参与互市贸易需求旺盛但资金短缺的矛盾,探索开展信用互助业务,印发了《防城港市边民信用互助社管理办法(试行)》,成立首家边民信用合作社,吸纳包括贫困户在内的农户入社,向社员贷放互助金,定期分红,有效调节资金供应、加快贸易,加工发展,缓解边民贷款难题,引导民间资本合理向边贸转型升级建设聚拢。针对边民互助组量身定制金融服务,由财政按基准利率贴息在东兴农商行,给予每个边民互助组成员2万元授信资金,每个边民互助组100万元的信用贷款;对具备有能力的贫困户,再由指定银行提供5万元以下、3年内免抵押、免担保的小额信用贷款。东兴市国民村镇银行以“公司+互助组”的模式为互助组及落地加工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截至2018年7月末,累计向互助组和落地加工企业发放贷款1.157亿元。

  (来源:防城港市委改革办 编辑: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通联部 卢志文 文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