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改革探索

津南区建立“四个一”工作模式 创新市域社会治理工作招法

发稿时间:2021-06-15 14:56:17   来源:天津市津南区委改革办  

  津南区以“战区制、主官上、权下放”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创新为统领,以网格管理“九全”工作机制为抓手,有力解决市域社会治理的痛点、堵点、难点,创新探索建立“四个一”即“一网统领、一站统办、一抓到底、一心为民”基层社会治理的“津南工作模式”,加快推进区域网格化管理“多网合一”,深化一站式闭环服务,完善基层治理空白点,打通基层社会治理“最后一米”。

  一、构建立体化治理体系,实现一网统领

  积极推进资源力量向网格集聚、向基层倾斜,整合成市域社会治理“一张网”,推动隐患在网格中发现、资源在网格中整合、问题在网格中解决,形成渠道统一、覆盖全面、服务高效、群众满意的市域社会治理新格局,实现“一网统领、全域覆盖”。

  一是建立“1+12+N”管理机构。依托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机制和平安津南建设协调机制,成立1个区级网格化管理中心、10个镇街级网格化管理中心和开发区、农业园区2个网格化管理机构,各镇街社区(村)全部建立网格管理工作站,形成科学规范的网格化管理三级架构,实行平战一体的组织领导、调度指挥、分级处置机制,统筹各方资源力量把群众紧密联系到党组织周围、把基层治理各类问题积极解决在市域。二是打造全能型网格队伍。坚持力量下移,深入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建设,将全区全覆盖、无死角划分为1574个“全科”基础网格,全面整合综合治理、应急管理、安全环保等网格职能,组建一支“全能型”专职网格员队伍,打造完整覆盖、无缝衔接的“一张网”体系。将公共安全、矛盾纠纷、社情民意、市容环境、安全生产、交通秩序等9大类、39小类、238项具体事项纳入网格,实现社情民意在网格中掌握,惠民服务在网格中开展、社会治理在网格中加强、矛盾纠纷在网格中化解。三是扎实推进“网格化+”行动计划。针对网格化管理工作统筹力度不强、各部门对重点问题难以形成齐抓共治的痛点,打通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问题解决通道,将“网格化+”向8890便民服务、四失五类人员管理、基层社会治理等方面延展发力,推动非紧急类热线整合,强化与政法、综治、信访、民政、应急等部门的联动机制,将重点工作、重点人群压实入格,构建一元领导、一体运行、一网覆盖市域社会治理新体系。截至目前,区级网格化管理中心已上报处置涉及城市管理、城市设施、公共安全等各类事件近7.6万件,为提升全区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水平提供了坚实保障。

  二、构建多元化治理体系,推行一站统办

  津南区把“一站式办理”的理念方法创新运用到社会治理领域,严格执行首问首办负责制,形成“发现—上报—分拨—处置—监督—验收—评价”贯穿于一体的全周期、规范化、闭环式问题解决机制。建立联勤联动工作机制,实现一站式服务、一体化管理、7×24小时响应。

  一是及时发现和即时受理。面对相关业务系统网络不通、业务独立、重复操作、工作效能低下的堵点,在全市率先将8890便民服务热线与“津治通”“网格通”“雪亮工程”、智能推送、职能部门推送深度融合,打通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避免群众诉求重复受理,打造巡逻可视化、指挥精准化、通讯灵活化、证据数字化和监督实时化的线上线下高效运转平台,形成渠道统一、覆盖全面、服务高效、群众满意的市域社会治理综合指挥调度体系。规范指挥调度体系,由各级指挥中心(网格中心)汇集各渠道信息,根据事项类别分别登记受理,重大事件及时向同级党委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进行报告。二是差异化管理和分类处置。对一般性咨询类或者其他能够直接回复的事项,由信息受理的指挥中心系统工作人员或区相关部门直接回复解答。属于处置队伍受理范围内的事项,由指挥中心按照职责目录分拨到本级处置队伍处理。镇街指挥中心协调本级处置队伍无法办理解决的,可以“吹哨”召集相关区级处置队伍进行处置。对经“吹哨报到”无法解决的重大疑难诉求或事件,可向区指挥中心申请提级办理。对本区无法解决的事项,由区指挥中心协调相关职能单位提请市级协调解决。三是明确办理时限和延期权限。对8890专线和涉及水、电、气、热等重点民生领域的公共服务部门,提供24小时服务,根据轻重缓急和行业标准限时解决。对紧急类事项,原则上立即办理,最长应在2个工作日内办理完毕;对一般投诉、举报、意见建议事项,应在7个工作日内办理完毕;法律法规或有关部门对办理期限有明确规定的,从其规定。对情况复杂,难以处理、多个部门共同解决无法按期办结的,应在规定时限到期前1个工作日及时通过平台系统申请延期办结,同时告知诉求群众,积极争取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三、构建智能化治理体系,确保一抓到底

  加强网格化管理顶层设计,建立健全配套制度和运行机制,探索运营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化手段提高网格化快速响应能力和综合服务水平,加快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具体到人的民生工作责任体系。

  一是信息数据全面采集入库。建立网格化管理信息采集机制,以网格为单元,由网格员全面采集基础信息,建立基层社会治理数据资源库,开发“津南网格通”智能系统,目前已录入全区69万余名常住人口信息,3.1万人次“四失”“五类”人员信息,根据日常变化进行动态化管理,实现全区人、地、事、物、组织等基础数据“一网兜清”。二是以智能化建设强化社会治理效能。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推动社会治理体系架构、运行机制和工作流程创新,搭建和使用好“一网四平台”(津治通、网格通、8890便民专线、“雪亮工程”),不断输出“智慧城市”智慧效能。累计建设高清视频监控点位7081路、电子卡口80处、制高点监控366处、人脸识别功能监控945路,接入重点行业、重要领域视频15351路,打造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近年来,全区命案破案率达到100%,重特大刑事案件、“两抢一盗”及多发性侵财案件等各类案件发案率、立案率、破案率逐年呈现“两降一升”态势。三是健全配套工作机制。完善联勤联动机制,对于需多部门联合处置的疑难案件,由网格长和副网格长及时与各相关联动单位联络员联系,落实网格内处置力量,确保联动响应及时,问题处置有效;完善会商研判机制,及时收集平台反馈的各类疑难问题,定期召集相关单位进行会商,对症下药,制定切实有效解决措施,确保各类问题的有效解决;完善督查考核机制,建立工作平台督办验收制度,对信息接收、分流交办、执行处置、回复反馈各环节实行全流程监督和办理结果验收,形成工作督导机制,强化常态化运行;完善监管评价机制,建立网格化管理工作考核办法、网格员管理制度、网格员管理职责规定,依托平台系统大数据,对诉求、事件处置过程进行全流程监管监控,对相关镇街、区职能部门和网格员进行监督考核评价。

  四、构建服务型治理体系,践行一心为民

  坚持在共建共治共享这个科学治理理念上出实招、见成效,把工作着力点放在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上,推动基层力量全整合、资源全对接、群众全发动,将守初心、担使命作为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的具体实践常抓不懈。

  一是推进工作环节标准化。针对8890便民服务专线部分复杂疑难诉求满意率偏低的难点,坚持深情为民、接诉即办、倾心服务的工作要求,在疑难杂症转办督办、高效解决群众诉求、努力提高群众满意率上狠下功夫,厘清责任边界,压实属事属地责任,以下发《考评专报》《专线舆情》等形式,明确考核内容和标准,强化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督办力度。在此基础上,紧盯工单受理、转办、督办、回访等各个环节,以《津南区8890便民服务专线工作规则》为抓手,以自主研发的区级便民专线平台信息化手段为载体,规范工单办复流程,推动便民服务受理规范、办理标准、服务高效。及时有效办理群众诉求,设定“四个第一时间”工作要求即工单处置第一时间接单、第一时间沟通、第一时间办结,第一时间回访,实现闭环管理,确保问题有效解决。自8890便民服务专线整建制划归区网格化管理中心以来,累计受理群众诉求37995件,平均接单率、办结率均达100%,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市级平台回访满意率明显提升,在全市考核总体排名呈稳步上升趋势。二是创新推行“4468”工作法。“4”即“四必到”,联系户发生突发事件、邻里纠纷、家庭重大变故、有重要诉求网格员第一时间必到;“4”即“四必报”,发现安全隐患、不稳定因素、集体民意诉求、涉黑涉恶线索网格员必须上报;“6”即“六必清”,对所属网格内基本户情必清、人员类别必清、公共设施必清、隐患矛盾必清、服务需求必清、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网格员必须清楚;“8”即“八必访”,网格内困难群众、贫困户、独居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家庭、复退军人、信教群众、信访户等网格员每月必访。及时掌握群众诉求、及时化解矛盾、及时为群众排忧解难。三是搭建政府与群众的“连心桥”。按照网中有格、按格定岗、人在格中、事在网中的要求,进一步梳理便民服务事项,明确办事流程,公开服务承诺,实行全天候服务。通过管理力量大整合,服务事项大集中,信息资源大平台,矛盾隐患大排查,应急响应大联动的精细化管理格局,整合便民服务力量,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变抽象管理为精细化管理,打通“向群众汇报”重要渠道,实现与群众面对面零距离服务,做到小网格大服务,使困扰群众生活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