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改革探索

群建群治汇力量 共建共享聚民心
—— 永州市冷水滩区活龙井社区华丽蝶变的有益经验

发稿时间:2021-08-20 14:44:46   来源:永州市冷水滩区委办   作者:副主任 冯刚军

  冷水滩区活龙井社区位于永州市区商业贸易繁华的中心地段,辖区内改制倒闭企业多、基础设施薄弱,一度被称为“铁路破旧老区”。近年来,冷水滩区以文明创建为抓手,以中心城区老旧小区改造为契机,秉持“为民、靠民、惠民”的工作思路,激发居民的创建热情和内生动力,对活龙井社区进行全面、系统、彻底改造和升级。通过党建引领、群建群治,实施了一系列精准精细、有力有效的改革举措,“老社区”焕发出“新生机”,社区面貌实现了从“铁路破旧老区”到“休闲文明新区”的华丽蝶变。

  一、坚持纳民言、汇民意,科学规划绘蓝图。坚持创建为民、创建靠民,畅通渠道,开门问策,集思广益,博采众长。一是问计于民定思路。针对活龙井的实际情况,将社区划分6个大网格,17个小网格,安排专门网格员,层层压实责任。首先,在居民集中区和经常出入的地方公示社区创建的联系电话、邮箱、办公地址,便于群众提意见,出建议;其次,发动所有社区党员干部进小区、进楼栋、进居户,与群众面对面交谈听取群众心声;最后,通过近一个月的全面收集,形成问题清单,共罗列了道路维修、烂路改造、下水道阻塞、垃圾清理、车辆乱停乱摆、路灯安装等436个问题。二是多点联动聚共识。市、区两级联点共建单位及相关职能部门多次召开文明创建工作研讨会,反复探讨,不断论证,形成统一思想。一方面,从长期困扰居民的脏乱差、硬件设施滞后问题入手,实施一批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普遍受益的民生微实事项目,并针对各个网格问题清单挂图作战,限期交账,彻底改变群众的生活环境,快速提升群众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规划建设一街(文创街)、一园(小游园)、一站(文化驿站)、一场(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一馆(影像创意馆)、一廊(文明休闲走廊)。三是发动群众强创建。依托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整合市民学校、文化驿站、志愿服务站等社区平台资源,开展“最美商户”“最美家庭”等“最美系列”评选表彰,强力推进创建活动。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既提高了居民知晓率、参与率、支持率,又激活了创建细胞,夯实了创建“墙基”,凝聚了向上向善力量,使创建成为居民的自觉行动,较好实现了“人更善、小区更美、社区更和谐”的创建目标。

  二、坚持集民智、融民俗,精准实施提品味。坚持以民为本,既充分考虑群众诉求,又融入民俗民情,以“三点为一线”的思路,大力提升社区品味。一是以“四清四治四化”专项治理为抓手,集中整治乱搭乱建、乱摆乱放、管网老旧、路面破损、车位、蹲位等问题,加大改新建力度。盘活铁路俱乐部闲置土地10亩,规划建设成城市小游园,绿植花草、凉亭楼榭,被居民亲切称为“口袋公园”;新建改建绿色环保公厕3座;将一块面积约2800平方米的垃圾场清理改造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集便民停车场、娱乐场、健身场、文创墙等“一站式”功能于一体。二是保持“破”与“立”、“古”与“潮”之间的平衡,实现和谐共生。重点以厚重的铁路历史文化元素为背景,整合翻新原铁路职工废弃招待所,建成总面积达2600平方米的文化驿站;将天桥南路与铁路沿线的背街小路整体打造成“铁路印象”主题休闲公园;利用社区老旧房屋墙体创作出一系列栩栩如生、富有老城气息的3D艺术画38幅,面积约1500平方米。如今800多米街巷虽短却曲径通幽,洋溢着独特的铁路历史文化底蕴,迅速蜕变成“网红打卡地”。央媒、省媒记者、摄影爱好者、周边群众慕名而来,社区知名度、美誉度大大提升。三是在文旅融合上促提升,着力打造城市弄堂民宿、文旅融合平台,建成集数字影像、女书礼馆、艺术沙龙、文创孵化等于一体的社团活动场所,先后引进雕刻工艺、琴棋书画、民间手工、永州非遗、特色小吃等文旅观光类小创意企业16家。凤和书社、壹禾文创等文化社团和企业发挥优势,打造出一条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研学旅行休闲精品线路,直接增加了居民休闲观光、餐饮民宿等经营收入,单间房屋出租从以前不到100元/月增加到800元/月左右。

  三、坚持聚民力、用民能,共建共享促和谐。随着休闲游览的人数不断增多,商流、人流、资金流越来越聚集,为使社区得到长期有效管理,探索出一条“区里主导,街道主责、社区主抓、群众参与”的联合治理模式。一是社区联建。打造“1+N+X”网格创建模式,由网格员延伸到楼栋长、街巷长、到联点共建后盾单位和职能部门、到志愿服务组织,上下联动,形成合力,实现社区管理无死角。“1”是社区网格;“N”是职能部门、后盾联点共建单位、社区综合执法站;“X”是以乡贤为代表的8支不走的居民志愿者队伍。1十N都是X,X也由1+N组成,志愿者全面覆盖到管理者和广大居民,一员三责,三位一体,下沉工作力量,形成创建合力。二是居民联治。倡导“社区我当家,文明在行动,诚信进万家”的居家理念,鼓励居民主动参与社区事务,解决合理诉求、化解邻里矛盾,让小问题不出楼栋。推行“门前三包责任制”,与辖区内个体工商户等648户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全面实行楼栋长、街巷长负责制,推选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群众威望高的老党员、老干部、个体工商户担任楼栋长、街巷长,其中楼栋长54名,街巷长9名协助社区对楼栋卫生、政策传达、邻里纠纷等工作进行管理和监督;建立新乡贤、楼栋长、街巷长为主的居民理事会,制定居民公约,开展“十星级文明户”“最美楼栋长”“最美志愿者”“美丽阳台”等评比活动,132户居民打造了最美阳台。三是志愿联动。构建线上、线下双轮驱动的志愿服务综合调度平台,依托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大数据云平台,打造志愿者注册、参与志愿活动、量化服务时长、质量评价、排名排位的全链条、纯线上志愿服务模式;结合文明创建设计志愿服务内容,开展特色志愿服务,建立“四单”(群众点单、中心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服务项目库12个,涉及生产生活、社会治理、环境卫生、文明劝导项目200多个。探索志愿服务长效激励机制,建立社区“时间银行”超市,以服务换服务、以服务换积分、以积分换褒奖;出台志愿者星级评定、教育服务、就业择业、社会保障、金融服务、小小志愿者礼遇等系列褒奖办法,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