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改革动态

河北唐山遵化市以“两手抓”“四字诀”举措助推实体经济转型

发稿时间:2017-05-08 15:32:51   来源:唐山市委改革办   作者:唐山市委改革办

  企业好,经济就好。振兴实体经济,就要有效扶持壮大实体经济主体。遵化坚持一手抓现有企业改造提升、做优做强,一手抓新项目、新企业的引进培育,着力练好接、联、换、转“四字诀”,盘活了一批闲置资产,救活了一批濒危企业,激活了转型升级的源头活水,给遵化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效。

  2013年至2015年,遵化市经济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主要经济指标连续三年两位数下滑。当时144家规上企业中,有74家停产、半停产,由此也造成规上企业上缴税金同比下降57.7%。分析这74家企业,主要集中在采选矿、矿山机械、建筑建材三大传统产业,过去这些传统产业兴旺时,年均纳税额占到遵化的60%以上,受产品价格下滑和市场销路影响,这三大产业几乎全军覆没。

  困境面前,路在何方?遵化市委、政府一班人积极调研论证,寻找良方,集中组织开展献计献策活动,共收到了来自全市各行各业,包括许多遵化籍在外成功人士的意见建议1.1万条。通过大数据综合分析和新常态下对经济发展趋势的整体把握,大家充分认识到,扭转不利局面,关键在于振兴遵化实体经济。振兴实体经济,首先要有一个清晰的思路,那就是,以提升产业市场竞争力为目标,一手抓新项目、新企业引进,一手抓现有企业改造提升、做优做强,着力练好接、联、换、转“四字诀”,有效扭转经济发展困局。2016年,该市完成生产总值508.4亿元,同比增长5.9%;固定资产投资304.2亿元,同比增长11.4%;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0.04亿元,同比增长4.1%,扭转了连续三年两位数下滑的不利局面。今年一季度,完成生产总值119.5亿元,同比增长6.6%;固定资产投资45.2亿元,同比增长14.5%;1—4月份,完成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81亿元,同比增长23.1%,增速位居唐山14个县(市)区之首。

  “接”——新技术嫁接老企业

  陷入发展困局的传统产业,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企业自身不能准确把握市场变化,把握住符合市场需要的先进适用技术,最终被市场淘汰,陷入了停产、半停产的状态。为了弥补这些企业技术上的不足,遵化市积极联系国内拥有核心技术、拥有专业资质的企业,帮助这些企业引进新技术,启动实施更有前景、更有竞争力的转型项目。河北零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镁基锂离子电池项目,是由青海零点科技公司采取技术管理入股的方式,对该市原利达棉纺厂的闲置厂房和土地进行改造升级,建设镁基锂离子电池生产线。这一生产线,坚持在锂离子电池发展上走差异化道路,重点开拓耐低温、大容量的军工适销产品。该项目自2016年3月底启动,今年1月份即投入试生产,现已实现销售额300万元。运健达体育械材项目,是由湖南运健达体育用品公司利用自身拥有的室外体育械材特许经营资质,对斗星机械厂的闲置厂房进行改造,生产室外体育单品,企业已于2016年8月完成了15类室外体育单品的国内认证,并开始正式生产,预计2017年销售收入可突破8000万元。目前,该市已有11家停产、半停产企业通过引进核心技术,实现了产品晋档升级,打开了销路,拓展了市场。

  “联”——新模式提升老企业

  面对停产半停产的困境,单打独斗不是聪明之举,关键是挂大联优,跟大企业、大财团合作,借梯上楼、借船出海,通过利用这些企业的管理经验、先进技术和销售渠道,为企业注入新的活力、赢来新的生机。为此,遵化市千万百计帮助企业“找靠山”“攀高枝”“结良缘”,根据上下游产业链条,帮助企业跟高端企业对接,坚定了发展信心、走出了一条新路。河北众邦光电电子有限公司,以前是一家生产单晶硅棒材的光伏电子生产企业,2012年建成后,由于受技术市场的影响一直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为实现企业资产盘活,遵化市委、市政府与企业一道积极寻找行业强势企业,今年初,与江苏无锡中硅新材料公司租赁合作共谋发展。新企业入驻后,通过强化内部管理、降本增效,通过技术创新,开发寿命高、光电转换效率高的N型高效单晶硅,通过拓展销售渠道,开拓市场,使企业迅速轻装上阵。现已实现部分设备试生产,预计6月底全面投产,产能将达到55万吨,每月营业收入可达1000万元。遵化市惠通机械有限公司,以前仅为生产矿山机械的小厂家,受市场形势影响,陷入濒临破产的境地,由于当地政府的真诚对接,2016年6月份,与唐山爱信集团达成合作,生产汽车变速箱零部件,预计本月底可投入生产,二期大型锻造、精密铸造项目也已开工建设,7月份投入生产。正是由于这些企业的挂大联优,为走出困境、做大做强奠定了坚实基础。

  “换”——新企业置换老企业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具备发展潜力的企业必当全力扶持,完全没有生机的企业,或者是由于客观原因彻底倒闭的企业,就必须以壮士断腕的勇气,该兼并的兼并、该重组的重组,让企业另辟蹊径焕发生机。遵化市对这样的企业进行了全面汇总,并利用本地企业的闲置厂房和生产设备,引进新项目,实现“腾笼换鸟”,这样既解决了老企业资源闲置、新来企业标准化厂房不足的现实困难,也促进了新企业在遵化迅速发展壮大。位于经济开发区的唐山圣大药业有限公司,因为资金短缺,GMP证书到期,去年已经全面停产。但是,通过兼并重组的方式,被山东孔圣堂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整体收购,经过5个月的生产车间改造,现已进入试生产,预计今年将实现销售收入1亿元,纳税800万元。无独有偶,园区内的唐山荣来诚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原来是生产玻璃制品,但是随着政府对钢铁、玻璃等行业控制越来越严,公司濒临倒闭,后来被本地大型机械生产企业重组,在原厂房基础上生产挖掘机配件、工程机械底盘、配件等相关产品,实现了“腾笼换鸟”。

  “转”——新产品武装老企业

  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遵化很多企业依靠矿山发家致富,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企业老板也充分认识到,早转早主动,越晚越被动,必须彻底转变观念,加快转型升级,寻找新的发展路径。特别是对停产半停产企业来讲,自身转型发展的愿望更加强烈。为此,遵化市谋划了“6+1”转型升级思路,并专门拉出帮扶单子,重点对停产半停产企业进行扶持引导,帮助企业在转型中赢得主动、获得生机。鑫虎矿山机械公司,面对矿山设备市场低迷的形势,主动由生产传统矿山设备,向生产冶金装备、环保装备转变,今年就已经收到1亿元的订单,在困境中闯出了一条新路。像永辉机械、龙凤畜牧机械等装备制造企业,也都纷纷转型发展,生产先进装备制造设备。还有该市的乾恒、中环、广申等骨料加工企业,也在积极抢抓国家大力扶持装配式住宅发展的新机遇,分别与远大、北京地质矿产勘探开发总公司、北京住总达成合作,共同建设京津冀知名的装配式住宅产业基地。正是由于积极主动地谋转型、促转型,这些企业实现了华丽转身。

  遵化市的“四字诀”,可谓是一石三鸟。一是盘活了一批闲置资产。经过一年多的努力,近30万平米厂房得到了重新利用;二是救活了一批濒危企业。全市74家停产、半停产规上企业,已有40家实现复产。这些企业已增加销售收入8亿元,税收5000万元,预计全年可盘活停产、半停产企业60家左右,新增销售收入30亿元左右,实现税收2亿元;三是激活了转型升级的源头活水。通过“两手抓”,新引进了保利民爆产品、中航工业纸蜂窝复合材料等75个重大产业项目,其中与中粮、中信、中材、中航、保利、北京金融街、省建投、远大等大型央企、国企、民企合作项目就达到28个。这一做法,给予我们诸多启示:

  启示之一:壮大实体经济,必须坚持上新改旧相结合。新项目、新企业,更加具有时代气息,更加符合产业政策,是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一个新项目投产,就是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老项目、老企业,是新项目建成投产以后的稳定形态,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一个老项目、老企业倒下,就得需要一个、甚至几个新项目、新企业来弥补。发展实体经济过程中,必须坚持“喜新不厌旧”,坚持新旧项目“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方面一二三产项目齐上,努力抓出一批新的重大战略支撑项目;另一方面扶持引导现有企业改造升级、做优做强。

  启示之二:壮大实体经济,必须坚持政府主导和企业主体相结合。企业自身就有求生发展壮大的内在动力,但政府作为无形的手,在经济发展中起着主导的作用,必须坚决杜绝无所作为的思想,通过在资金、政策等方面的宏观调控,扶持引导企业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企业作为有形的手,也必须进一步强化开放合作意识,抢抓机遇,拓展思路,主动求变,才能在经济发展大潮中找准位置,站稳脚跟,做优做强。

  启示之三:壮大实体经济,必须坚持对内激活与对外开放相结合。对内激活可以有效调动企业自身的内在动力,主动适应新常态下市场需求,开拓新天地,但对于那些眼界、思路以及自身实力不足的企业,更多的还要靠股权、品牌合作引进新的企业项目嫁接改造,实现凤凰涅槃,二者灵活互动,缺一不可。

  启示之四:壮大实体经济,必须坚持扶优汰劣相结合。一方面,着力增加有效供给,对于有基础、有技术、有远见的停产、半停产企业,不断加大帮扶力度,引导企业通过“借”“联”“换”“转”等手段,找准新的发展方向,实施转型项目;另一方面,坚决消除无效供给,对技术落后、思想保守、没有市场的企业,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该关的关、该砍的砍,为新的项目发展腾出足够的空间。

  (来源:唐山市委改革办 编辑: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通联部 文武 卢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