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改革动态

江西宜春市万载县践行“百堂党课进基层”活动

发稿时间:2018-06-06 14:15:08   来源:宜春市委改革办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推进党的基层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创新。万载县立足基层党员实际,探索开展“百堂党课进基层”活动,实行“送课上门”“看菜点单”“线上授课”三种模式,扩大党课覆盖范围,新颖的党内组织活动方式受到基层党员“点赞”。该县党课进基层的做法,被中组部选入2017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教材100例(全省仅3例),2017年11月先后被中央电视台新闻直播间、人民网报道推介。

  一、背景

  严格落实党的组织生活制度,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重要手段,是不断强化党员党性观念、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根本途径和有效载体。随着党员知识结构和工作方式的快速变革,与全国一样,万载县党的组织生活方式同样面临着新形势、新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基层党员较为分散,集中学习难度大。万载县共有1.78万名党员,但超过70%分布在农村、社区、企业等基层一线。由于居住分散、工学矛盾、年老体弱等原因,数量庞大的基层党员群体在组织集中学习上存在较大难度。

  2. 党课教育形式比较单一,吸引力不够。党课形式单一和内容单调的现象在基层党组织不同程度地存在,有的党课理论与实践脱节,教育内容游离于党员的思想实际,缺乏说服力;有的讲课方式方法固化,不分教育对象,“饺子馄饨一锅煮”,拘泥于一个模式,缺乏应有的活力和吸引力。

  3. 生产生活方式转变,对党课教育提出更高要求。在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党员教育不可能一劳永逸。随着时代变迁,人们固有的学习、工作与思维方式都在潜移默化地改变,党员教育也应从内容到形式、从观念到载体谋求突破,以适应新时代发展趋势。

  二、主要做法

  1. 推行“送课上门”,打通党课教育“最后一公里”。按照“覆盖范围最大化,战线延伸到支部”的理念,通过送课上门,把党课教育阵地前移,为广大基层党员就近接受教育提 供便利。由县委党校牵头,从组织、宣传等部门抽调12名理论功底扎实、讲课方式接地气的党员干部,组建宣讲团深入基层党支部开展宣讲。截至2017年底,党课进基层活动已举办78场,涵盖全县17个乡镇(街道),受教育党员6900余人次。

  针对大部分党员分布在农村、社区、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等学习教育相对薄弱领域这一状况,该县由县委常委带头,其他党员县领导和县委组织部部务会成员参与,带动31个基层党(工)委,分层分类建立了200余个学习教育基层一线联系点。所有县委常委按照统一部署,分别到联系点上了一堂党课;其他党员县领导、县委组织部部务会成员和基层党(工)委班子成员结合联系点实际,到各自联系点上了党课,实现200余个联系点全覆盖。

  针对少数党组织党建基础不牢、党员素质参差不齐、学习教育推进不平衡等问题,专门在软弱涣散的村(社区)和非公企业党组织、近三年年度考核被评为“较好”及以下等次的县直单位,派驻学习教育辅导员。从科级后备干部、村“第一书记”、组织部股级以上干部中,选派了117名学习教育辅导员。所有辅导员以抓党员教育为中心工作,以党课辅导为主要方式,为党建基础薄弱的基层党组织提供了有力的指导和帮助。

  2. 实行“看单点菜”,满足基层党员“个性化需求”。在开展“百堂党课进基层”活动中,始终坚持“党员需要什么,党课就送什么”的总体思路。在筹备阶段,宣讲团全体成员根据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基层党组织实际,重点围绕党章党规、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等方面内容,确定28个备选党课专题“菜单”,再由听课对象提前预约,自主“点菜”。

  从基层党组织明确邀请讲党课的意向开始,承担讲课任务的宣讲团成员就主动到该党组织调研,掌握该党组织的工作重点、难点及党员干部的思想状况。在此基础上,对已掌握的第一手资料进行精心整理,把具有典型性的案例吸收到讲稿中,准备充分后再去讲课,做到有备而来、有的放矢。

  宣讲团成员还在每一堂党课结束后发放测评表,测评项目包括主题内容、逻辑结构、联系实际、信息素材、语言表述、总体效果、意见建议等,课后由听课对象无记名测评,再由专人总结分析研判,以提高授课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科学性。

  3.探索“线上授课”,提供更加贴近党员的“用户体验”。在坚持传统面对面授课方式的同时,搭建各类网络学习教育平台,突出网络教育的趣味性、及时性和“全天候”性。依托“万载理论微课堂”微信公众号,推送党课教育的相关文字、图片和视频,使广大党员干部能够随时随地接受学习教育,真正在时间和空间上实现全覆盖。同时,总结梳理“百堂党课进基层”优秀党课讲稿,以插图、漫画等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进行刊载,增强党课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积极发动各基层党组织建立学习教育微信群,引导广大党员进群交流学习,该县有基层党组织754个,目前已建群725个,建群率超过96%。

  三、取得成效

  1. 扩大了党课覆盖面。通过领导干部到联系点讲党课、选派辅导员到基层党组织进行学习教育辅导、建立学习教育微信平台等方式,把流动党员、行动不便党员、居住偏远党员等平时难以集中组织开展学习教育的党员,全部纳入到党课教育中来,有效扩大了党课的覆盖面。据统计,2017年以来共有1.54万党员现场聆听了1次以上党课,占全县党员人数的86.5%。

  2. 提高了党课针对性。“看单点菜”式党课教育,让听课人有选择“听什么”的权利,因类施教,改变了不区分党组织类别、特征,不论党员年龄大小、职务高低、接受能力强弱,所有党员同上一堂课的弊端。课前深入授课点调研,课上融合当地事例、当地情况表述内容、阐述观点,以可学可比的身边事引起听众共鸣,极大提高了党课针对性。

  3. 增强了党课吸引力。在以党课针对性来提高党课吸引力的同时,还在授课方式上下功夫,通过对授课测评表的反馈分析,逐步形成了讲群众语言、联系当地实际、案例丰富详实的讲课风格。另外,探索“线上授课”,以插图、漫画等生动的“网络风格”,提高自主学习的“黏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大大提升了党课吸引力,让广大党员听得进、学得好。

  四、几点启示

  1. 只有主动深入一线,党课才能“占领阵地”。毛泽东同志说过,“文化思想阵地我们不去占领,敌人就会占领”。这个道理在党课教育方面同样适用。当前,一些基层党组织,尤其是在农村、社区和企业,“三会一课”制度没有落实好,党课教育长期缺席,致使一些党员党性意识不强、理想信念不够坚定。对此,在督促指导基层党组织落实好“三会一课”制度的同时,主动为基层送课是一种积极而有益的尝试,对提高党课受众面具有较大的研究、参考价值。

  2. 只有迎合受众口味,党课才能“适销对路”。党课教育要取得实效,就必须注重调查研究,了解党员干部的思想困惑和亟须解答的热点问题,把上级精神融入到基层实践中,把党的理论与发生在党员群众身边的典型事例结合起来,深入浅出地进行讲解。同时,还要多听取党员的意见,把选择权下放,做到党员想听什么,党课就讲什么。只有这样,党课教育才能在学与教上实现双促双赢。

  3. 只有不断推陈出新,党课才能“跟上时代”。互联网时代的迅猛发展,使党课教育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在坚持传统授课方式的同时,党课教育也应注重创新授课形式和手段,通过微信、QQ、网站等新媒体平台开展教学。唯此才能既使授课内容更直观地得以展现,激发党员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又能克服时间和空间上的掣肘,方便广大党员随时随地自主学习。

  (来源:宜春市委改革办 编辑: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通联部 卢志文 文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