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司

百度的“框”正在移动

发稿时间:2011-07-04 00:00:00  

  移动互联网正在成为推动全球互联网继续发展的绝佳机遇。在移动互联网机遇当中,企业、营运商、应用开发商蜂拥而入,抢滩各个细分市场领域,是当前的主要特点。那么谁是主力军?哪里是可持续的创新源泉?6月29日,百度的移动框计算合作交流大会正式提出了移动框计算服务,对这几个问题都给出了明确的答案。概要来看,百度正在将自己的优势架构——框计算从PC互联网扩展到移动互联网领域。在峰会层出、概念林立的当今互联网,这无疑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闪光点。

  构成移动互联网的技术限制与思维界限到底在何处?我们是否真的可以认为移动互联网开创了一个互联网的变革时代?不少人都认为,移动互联网是由移动设备和移动应用构建的一个新的移动网络,与“传统”互联网是从本质上有所不同的两个领域,对此我不能苟同。

  移动互联网诞生伊始,其目标就是将互联网丰富多彩的应用置于一个更开放的应用空间当中,即包括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在内的移动设备范畴。虽然该构架的发展伴随了许多新技术新事物的产生,但无可否认地,移动互联网同物联网一样,都在广义的互联网外延之内。因此互联网的思想框架、创新理念和应用架构,放到移动互联网领域依然适用。在这样的前提下,百度作为国内最重要的互联网企业之一,将其主要的框计算服务从基于PC的互联网范畴延展到移动互联网,可以认为是顺理成章的市场和技术策略。

  但移动互联网将带来互联网行业的一次行业革命也是不争的事实。英国经济史家阿什顿曾经在他著名的《产业革命:1760-1830》中这样归纳产业革命的前提条件:首先是经济的高速发展为产业革命提供的物质基础,其次是资本市场的变化和成熟,最后是其他条件的综合,包括精细的分工、流动性的增强以及技术的发展变化。移动互联网是否面临类似的一系列成熟条件呢?答案是肯定的,他所说的第一项条件在今天对应的就是手机和平板电脑等其它移动终端市场的高速发展所提供的用户群基础,而条件二在当前则几乎与产业革命当时的情况一模一样,即使是在中国境内,资本市场也有了长足的进步,VC/PE正如雨后春笋般地成长起来。

  在这些条件都具备之后,阿什顿这样归纳产业革命进程所具备的特点:“受现实的制约,技术创新在各个行业存在很强的关联性,一个行业的发展是另一个行业发展的前提,有时往往是两个或更多的行业同时发展并互为条件。”从这个角度来衡量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不难发现PC互联网的发展恰恰就是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前提。落实到百度而言,框计算在PC互联网范畴已经获得的空前成功,正是将框计算延伸到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充分前提;百度在PC互联网的技术优势很容易成为移动互联网相关细分领域的优势。在PC互联网上,框计算能够准确地捕捉用户需求,满足用户个性化、情境化的搜索需求,而这些需求,放到移动互联网上同样成立,而且结合移动终端的特点、位置信息和网络状况,将是更有效更具实用价值的应用之“框”。同时,也如阿什顿所说,百度的这个优势反过来也能够成为移动互联网行业领域所有与框计算相关的企业、营运商、应用开发商的成长前提。更进一步地,合作伙伴基于移动框计算服务所做的开发和技术创新,与百度在框计算平台上不断的投入和建设,也能够相得益彰、“互为条件”。其实,如果框计算不能协调广义互联网之内各种不同的应用体系,或者不能将应用环境移动化,那么无疑与百度在移动互联网搜索市场第一的地位不能匹配。这个市场地位,正是大大小小的合作伙伴踊跃参与到移动框计算服务中来的重要原因。

  框计算认为,生成自我掌控的个性化、情境化搜索行为是互联网应用的主要焦点,所以个人被号召将互联网看作是根据自己的目的控制和形成的一个有机互动的环境。这就创造出了一种以自我选择为理想的个人,能够通过框计算搜索来应付碎片化和非自然化的信息需求,应对愈加复杂的社会目标。这一行为模式的习惯化,必然提出一个与互联网搜索相类似的移动互联网需求。尽管移动互联网与“传统”互联网在技术结构上不均衡地分配着应用种类,但人的信息需求却是一致的并且始终是技术发展的根本动力。技术发展的多样性自由总是存在于人类需求的约束当中。

  在美国经济学家·丹尼森的理论体系中,经济增长的要素生产率因素主要有三种:资源的再配置、规模经济和知识进步。其中,知识进步建立在前两者的基础之上,也是“持续长期增长的最大因素”。当百度将框计算服务扩展到了移动互联网范畴之后,原有合作伙伴的同步延伸和新合作伙伴的不断加入恰恰就是一种典型的资源的再配置体现;与此同时,合作的不断增加能够具有越来越显著的规模效益,而百度与合作伙伴的共同努力就转化为产业发展过程当中一股重要的知识进步力量,推动移动互联网的不断深入和与“传统”互联网的进一步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