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社会情绪的新特征

发稿时间:2021-04-12 14:07:30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王俊秀

  新媒体时代虽然信息爆炸、传播迅速,但大量的信息在传播中同时被淹没了,当然也有一些信息吸引了更多人的关注,信息传播更集中,也比以往更容易实现家喻户晓。新媒体时代比以往任何时期的传播更具情绪特征,社会情绪和社会情感本身也成为一种传播信息。

  新媒体时代社会成员更易产生共同情绪

  新媒体时代不同媒体平台上人们的情绪、情感可以更便捷地表达、分享,情绪的传播更生动、真实,保留了原来情绪的信息,甚至在传播中会不断得到加工和强化,更容易感染别人,得到更多人的共鸣,由分享而共享,由共感而共情。与此同时,社会地位、生活环境、价值观等影响人们对周围环境和社会事件的态度,人们会表现出不同的情绪和情感反应。群际情绪理论认为,当个体认同某一群体时,内群体就成为自我的一部分,具有了社会和情绪意义,评价与内群体有关的事物都会带有情绪的色彩,好像这些事情是发生于个体自身一样,于是情绪从个人水平拓展到了群体水平。

  新媒体时代的情绪是分化的,更易两极化

  新媒体时代,由于人们对于观点、价值观和事件的态度与情绪的分享,人们就容易聚类和群分。情绪的共同性和情绪的分化是同时产生的,是社会心态的不同面向。群体评价理论认为,社会认同过程是经由群体评价而在塑造群体情绪中实现的,社会沟通与社会分享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社会沟通与社会分享提高了群体的凝聚力和群体的同质性,使群体内的个体成员更易于采用群体视角评价事件,从而强化了群体评价,增强了群体情绪。

  相似、相同的情绪和情感的聚集容易引发情绪的分化,而分化的情绪更容易走向两极化。在新媒体时代,两极的情绪更加凸显,容易被感受到,也容易感染外界,更容易汇集而使情绪更加强化和升级。新媒体时代的情绪由原来的暗火变成了明火,容易产生更大的影响。同一事件常常能引起不同群体完全相反的情绪反应,并可能激化矛盾和冲突。其内在的原因是,阶层认同下社会情绪逐渐积淀、固化为特定的社会情感,反过来成为影响社会情绪和社会态度的基调。

  大强度事件使情绪反应钝化、情感淡漠

  新媒体时代各类信息海量增加,过量的信息使人们无力处理,但大量信息的推送会强行进入人们的大脑,长期暴露在社会事件的情感刺激之下,人们对于情感事件的耐受性提高,反应性降低,正负向情绪被中性化,强烈情绪被弱化。人们情绪的反应开始变得迟钝和麻木,不再会大喜大悲,也就表现为社会情感的淡漠。

  传播放大了风险,也提高了社会情绪强度

  新媒体时代是与风险社会叠加的,在这样的背景下,风险传播速度加快,风险信息扩散范围广,风险信息冗余噪音大,传播中不可避免存在着风险的放大,而使得人们的不安、焦虑、恐惧加强。一方面,客观上存在着风险分配的不公平,也就是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的人面对的风险不同;另一方面,风险反应表现出突出的阶层差异,但中上层的风险焦虑并不比底层低,只是表现出不同的焦虑。比如,低社会阶层民众易表现出突出的生存焦虑;中产阶层民众则可能表现出对生活质量降低的焦虑、对于社会地位下降的焦虑,也就是向下流动的焦虑,中产阶层对于风险的关注和强烈反应,是新媒体时代社会风险情绪的核心。不同阶层民众的这些焦虑如果不断发酵,向更大范围蔓延,就可能形成群体性的焦虑。

  新媒体时代社会情绪更易相互感染

  社会情绪感染是一个循环过程,个体情绪可以影响到他人的行为、思想和情绪,这一影响过程可以在多人间交互产生并不断增强。输出者的情绪可以通过面部表情、语言、动作等多种形式展现出来,并被接受者所感知。情绪感染不仅通过直接的交互作用实现,而且可以通过间接的方式完成。新媒体时代这种间接的感染更容易实现,且比传统社会感染的范围更广。

  情绪循环作为一个持续循环的过程,将群体内某一成员的正面或负面情绪感染到群体内其他成员,并在成员间形成多次情绪的反复加强,推动群体中的成员形成同质化的情绪状态和社会认知,在这一过程中,个体的情绪成为他人情绪和行为的诱因和结果。而有意图的情绪感染往往来自处于高地位的领导者或有影响力的群体成员,他们诱发、调整和改变着群体的情绪,有意识地调整群体成员的行为。

  社会情绪和社会情感是社会心态的核心要素,构成社会心态的动力机制和社会运行的调控、凝聚机制,社会情绪和社会情感具有社会信号、社会运行的动力、社会行为调节和团结社会等功能。个体心理健康范畴内可以借助心理学的手段解决情感问题,但社会层面的情绪、情感的引导应该纳入社会治理下,多主体社会治理才是实现情绪、情感引导的有效路径。社会治理也是社会情感治理,即在社会治理中使得社会正向情感最大化,实现以社会情感为基础的社会凝聚。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