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文章

宋晓梧:东北振兴与创新发展

发稿时间:2019-12-24 19:44:48   来源:中国改革网  

  【编者按】:12月21日,由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长春市委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不忘改革初心、牢记改革使命——中国改革(2019)年会”在吉林省长春市举行。本文为原国务院振兴东北办副主任宋晓梧的演讲内容。


  非常高兴又来到长春参加这次中国改革年会,会议组委会让我讲讲东北振兴与创新发展,我想这是我多年从事的工作,也是我一直关注的问题。大家谈到东北现象,社会上的确有一些唱衰东北的舆论。怎么正确对待这个问题,我谈下个人的看法。

  世界上所有的大国都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怎么做到区域平衡发展,这是大国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不同区域有不同的地理、人文、历史、民族、文化等地域特色,还有不同的外部环境。此外,在不同的发展时期还有不同的定位。建国初期,因为当时的历史条件和当时东北的地理位置,新中国大量的工业建设项目,比如说一五时期的156个项目,57个放在东北,东北成为新中国工业化的重地。改革开放以后,国际环境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曾长期实行向沿海地区倾斜的政策,沿海地区与香港、澳门和台湾合作便捷,与世界各国的华人华侨人脉广泛,沿海地区发展很快,相对来说,内地,特别是东北有些衰落,我认为并不是什么很奇怪的事情。针对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中央提出了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东北振兴从2003年倒2012年10年间经济总量有较大提升,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2013年之后,又在经济转型过程中遇到很大困难。为此,中央提出了新一轮振兴东北的战略。

  新一轮振兴东北,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中央关于东北的定位发生了变化。在我从事东北振兴工作的时候,中央对东北振兴的定位是打造新的增长极,建立四大基地一个屏障,即装备制造业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商品粮生产基地和科研研发基地,另外一个是全国生态屏障。现在国家对东北的新定位是五大战略安全,即国防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和产业安全。上一轮振兴,我们很大程度上是希望东北的GDP增长能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赶上全国整体经济发展。我们看现在国家对东北的新定位不再侧重GDP的增长,比如,国防安全能拉动多少GDP?粮食安全能带动多少GDP?生态安全能产生多少GDP?能源安全和产业安全与GDP有比较密切的关系,但从安全角度来说,也不是单纯以GDP的增长为衡量指标。

  维护国家五大安全战略的定位与原来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的定位发生了很大变化。 我个人理解,从东北定位的这一变化,可以看到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思路、新战略。中央不再强调各地区的GDP增长排名,而是从全国一盘棋的角度来确定不同区域的定位,强调各地发挥自己优势,强调区域间互助共济,让优势地区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对重点生态功能区、农产品主产区、困难地区提供更多的财政转移支付。

  谈论东北新定位的时候,我也想对前一阶段东北振兴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做概要的小结。一是改革取得进展,国有工业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初步完成,民营企业有所发展。二是产业竞争优势逐渐恢复,装备制造业和农业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凸显。三是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初见成效。四是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初见成效,草原退牧还草、湿地保护与恢复等取得明显进展。 五是率先完善养老保险体系、增值税转型、农业税减免、棚户区改造、采煤沉陷区治理等一系列重大政策举措,取得经验后推向全国,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2013年以后,东北又面临新的严峻的经济形势,引起了社会上很多对东北新的议论,包括唱衰东北的舆论。应看到,振兴东北前十年GDP增速较快,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赶上了我国的重化工业发展阶段。重化工业发展阶段需要能源、原材料和装备制造,这一需求正契合了东北的工业结构。但是,随着国际市场的价格变动,以及国内经济发展方式的换挡,东北的能源、原材料及装备制造业传统优势在某种程度上变成了劣势。加之前阶段过分强调GDP指标,一俊遮百丑,东北一些地方体制、机制改革滞后反而被掩盖了,比如,产业结构调整缓慢,国企改革不到位,创新发展滞后以及民生欠账等。经济一旦下滑,这些问题更加凸显出来。

  前一阶段东北振兴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单纯追求产值增速、过于依赖投资拉动、国企改革相对滞后、产业结构调整滞后、创新投入严重不足、人民生活改善迟缓。对其中每一个问题都可以列出数据说明,今天侧重说一下创新发展问题,创新技术市场成交额和专利申请授权额,即使在2003年到2013东北高速发展时期,东北这两项在全国所占比重都是下降的。创新发展是东北的短板,要高度重视。此外,东北还有很多历史形成的沉重负担,例如职工养老保险压力大,厂办大集体改革进展缓慢,资源枯竭城市转型任务艰巨等,至今还在拖累东北。

  中央提出全面振兴东北战略以来,东北着力推进结构调整,着力鼓励创新创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抓好组织落实,近三年东北三省的经济出现了积极变化。2017年以来呈现回稳向好的态势。辽宁省压水分以后,各项经济指标呈现回升趋势。黑龙江省经济运行基本平稳,吉林省部分指标这两年出现了波动。再看看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居民消费、财政收入和进出口等指标,东北经济总体来说这两年是稳住了,可以说处于恢复性增长阶段。

  东北全面振兴要以维护国家五大战略安全的新定位为出发点,摒弃GDP论英雄的路径依赖,任务是多方面的,其中创新发展是东北新一轮振兴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依靠创新把实体经济做实、做强、做优,坚持凤凰涅槃、腾笼换鸟,积极扶持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尽快形成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产业发展格局。”“要以培育壮大新动能为重点,激发创新驱动内生动力”。

  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创新发展的指示,从现实情况看,东北面临的任务是相当艰巨的。东北前十年振兴,创新就是短板。现在的情况也不容乐观。尽管机器人和一些互联网+产业在东北有较大的发展,但从关系创新发展的一系列数据看,挑战还是相当严峻的。我们看一看近年来东北高新产业占比、主营业务研发人员占比、各地区研发经费投入占比、研发投入强度和新产品收入占比情况,有关数据都不太乐观。例如,东北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从2011年的5926.2亿元上升到2017年的7153.4亿元,5年中增加了1227.2亿元,年均增长4.1%,自己与自己比,还是不断进步的,但远滞后于全国18.1%的平均增长水平,在全国新产品销售收入中的比重,从2011年的5.9%逐步下降到2017年的3.7%。此外,从研发经费来源结构看,东北地区研发经费来源中政府资金投入比重逐渐增强,从2010年的27.2%上升至2017年的30.5%,企业资金投入有所降低,从69.5%下降至67.4%;国外资金维持在0.2%的水平;金融机构等其他来源占比从3.1%下降至1.9%。这说明企业作为创新的主体还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针对以上状况,我对东北创新发展简单提几点建议。一是激发创新动力形成发展新格局,关键是要发展壮大实体经济,抓住全球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我国经济转型的大趋势,推动实现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促进传统产业技术升级,向产业链的中高端迈进,依靠创新把实体经济做实、做强、做优。二是激发创新动力形成发展新格局,重点是积极扶持新产业加快发展,利用各类新技术、新产业、新产品、新商业模式为发展积聚后劲。三是激发创新动力形成发展新格局,根本在于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东北地区大企业的研究所、大学科研院所比例很高,现在很多大学和科研院所创新成果还是有的,但是转化地却不在东北,到内地转化,被沿海投资。这是东北下一步创新发展应该重视的问题。四是激发创新动力形成发展新格局,人才是第一资源。应根据东北地区的具体情况,针对管理、科研、企业发展的问题和需要,稳定人才、激励人才、吸引人才和优化人才,激发人才的活力与潜力。

  开创创新发展的新局面,对东北而言,最关键的还是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在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方面,至今我觉得很多方面还是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不能一讲创新,又是政府规划、政府投资、政府分解指标层层落实创新项目。我也不赞成把传统产业叫旧动能,把新兴产业叫新动能。如果还是政府投资拉动,靠政策洼地吸引,靠政府做规划,靠政府干预投资,甚至于有一些地方还采取分解招商指标、下达投资指标,通过下达行政任务去搞创新,我认为这实质是用旧动能发展新产业。而以创新的理念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充分发挥已有的资源禀赋优势,利用信息技术改造存量资产,提升传统产业技术含量,做优做强优势产业,并通过管理体制创新,科技体制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投资营商环境改善,尽可能减少制度性成本,为传统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转型升级环境,以新动能推动老产业升级。无论是新兴产业培育还是传统产业升级,对东北来说都要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以企业和企业家为主体,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在推动一些基础研究项目方面,如建天眼,大型粒子加速器,搞航天工程、探月工程等,要由政府出力推动。在商业竞争性领域则一定要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发挥企业家的风险精神。在商业竞争领域,100个创新,有5个成功就很了不起,到底哪个创新成果最终能成功,政府是规划不出来的,还是让企业家冲在第一线,政府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例如,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让胜出者获得应有的红利,使失败者得到适当的保障。当然,政府也要更好的发挥自己的作用,特别是对于东北的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这些地方来说,弥补历史的欠账这是政府的责任。改善民生,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更是政府的责任。。

  贯彻中央全面振兴东北的精神,首先要落实创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这是发展理念的转变。要改善营商环境发展民营经济,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实行混合所有制。对于东北老工业基地来说,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应该并重。同时,加强区域合作,整合资源优势,加大对外开放,加强东北亚和作,拓宽国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