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文章

徐晗:不忘改革初心 牢记改革使命 长春市集成高效全面深化改革情况交流

发稿时间:2019-12-26 13:54:40   来源:中国改革网  

  【编者按】:12月21日,由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长春市委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不忘改革初心、牢记改革使命——中国改革(2019)年会”在吉林省长春市举行。本文为吉林省长春市委副书记徐晗的交流内容。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很高兴能够借助中国改革年会这个平台,将长春市不忘改革初心、牢记改革使命,集成高效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情况与大家作一个交流。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上强调:“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为全面深化改革系统集成、协同高效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现在要做的是,推动各项改革向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靠拢,让各项改革相得益彰、发生化学反应。”可以说,系统集成、协同高效是党坚守改革初心与改革使命的必然要求,也是未来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势所趋。近年来,长春市委深改委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振兴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围绕建设长春现代化都市圈的奋斗目标,以“1+7+3”集成改革工作体系为载体和抓手,在推动全市改革由夯基垒台、全面推进向系统集成、协同高效迈进进行了有益探索,为长春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提供了前进动力和内生活力。截至今年11月底,全市共完成改革任务1085项,出台制度性文件336个,一些改革事项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一、构建1个高位统筹的组织领导体系,为实现改革集成高效发挥强有力统领作用

  长春市委深改委坚持以组织方式创新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将解放思想、统筹谋划、制度建设作为统筹推进全市改革工作的“三驾马车”,从战略全局上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组织领导,构建上下联动、条块结合的工作推进体系。

  一是突出思想变革。市委深改委坚持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讲话精神作为深改委会议的首要议题,组织开展“抢抓机遇、创新发展”解放思想大讨论和解放思想推动高质量发展大讨论活动,着力破除党员干部思想观念上的桎梏和藩篱。

  二是注重规划引领。市委深改委先后制定了《长春市全面深化改革实施规划(2014-2020年)》《中共长春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会重要改革举措实施规划(2016-2020年)》《长春市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重要改革举措实施规划(2018—2022年)》,建立以要点落实规划、以台账落实要点的工作机制,推动全面深化改革串点成线、由线及面,形成整体效应。

  三是强化制度保障。建立完善组织制度,市委深改委下设办公室和10个专项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委市政府政策研究室,副市级领导担任专项小组正副组长,相关责任部门为专项小组成员,确保人有专管之责,责有落实之期。建立完善工作制度,建立深改委定期例会、重大事项联席会议、上报事项领导会签等工作推进机制,协同推进全市改革。建立完善督察考核制度,通过督导检查辅以“第三方评估”,验成效、抓整改、促落实,确保全市改革衔接有序、彼此配套、协同推进,始终朝着既定的总目标聚焦发力。

  二、打造7个方面集成改革体系,全市改革形成整体迈进、聚合集成的良好态势

  改革进入深水区,必须深刻把握各领域改革的关联性和各项改革举措的耦合性,使改革产生的“物理变化”催生治理效能的“化学反应”。长春市委深改委紧紧围绕建设长春现代化都市圈的奋斗目标,把治标与治本、当前与长远、过程与效果有机地统一起来,推动改革系统集成、协同高效,产生聚合效应。

  一是打造精准有力的实体经济集成改革体系。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服务业综合改革、民营经济综合改革等国家级改革试点,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2014年的16.2%提高到2018年的19.6%,服务业占长春经济比重由2014年的41.1%提高到2018年的46.9%,民营经济占GDP比重上升到51%。深化人才、资金、技术等关键领域改革,出台了《关于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关于鼓励支持各城区、开发区发展实体经济的若干政策》,多措并举推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出“专班抓项目”“万人助万企”两项重大改革举措,对重要项目实施领导包保、专班推动、部门落实,对企业难点问题实施专题分类、集中攻关、长效化解。今年5月至11月,全市共谋划签约项目151个,总投资额5998亿元;签约项目45个,总投资额1362亿元;共接收企业反映问题8174件,已解决6270件,占76.7%。

  二是打造固本强基的农业农村集成改革体系。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小切口”推动乡村振兴的“大战略”,构建了典型带区域、亮点带周边、特色带整体的系统化格局。全市获批省级引领村23个、省级示范村212个、省级美丽乡村80个,陈家店、平安堡等6个村荣获“国家级美丽休闲乡村”称号。以“三权分置”为核心,审慎稳妥推进农村“三块地”改革,创新做法走在了全国前列。农业产业化迈出坚实步伐,全市完成农村土地流转63.5万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50.7%,农民合作社达到17076个,家庭农场达到5095个。

  三是打造综合施策的城市发展集成改革体系。按照“软硬适配、内外兼修”的发展思路,对规划建设、城市管理、生态环境和文化品质进行了全链条改革,人民大街改造工程、“两横三纵”快速路、轨道交通1、2、3、4、8号线、伊通河综合治理等一批重点工程深入推进。扎实推进“多规合一”,在改革实践中形成了“共编共管共施共用”的“长春模式”。以“城市乱象集中整治”为牵引,建立完善立体化、智慧化、标准化管理机制,全面推动城市管理改革向纵深发展。

  四是打造协同高效的政务服务集成改革体系。全力打造“审批不见面、办事不求人”的政务服务新模式,市、区(县)、街(镇)、社区四个层级的1200多项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统一归集到192个政务(公共)服务中心办理。初步实现了办事“一网通办”“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的改革目标。积极推行区域评估、“标准地+承诺制”等改革集成措施,9类项目从立项到竣工验收最长审批时限50个工作日,最短15个工作日。改革以来,受理满意度、出证满意度分别达到99.93%和99.97%。

  五是打造“三治”融合的基层治理集成改革体系。发挥市里顶层设计、县(市)区一线指挥、街道统筹、社区兜底的四级联动作用,把街道社区作为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的核心,把行政执法队伍下沉到街道,把社区公益专干下沉到网格,变坐等反映受理为主动巡查发现。同时,创造性推出了“1+3+X”基层治理模式,在屯(组)形成了纵横连锁、上下贯通、立体交叉的管理体系,有效解决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六是打造暖心普惠的品质民生集成改革体系。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从老百姓身边的操心事烦心事着手,持续推进幸福长春建设。把公交体制改革作为向深水区挺进的突破口,大力推进公用事业领域改革,有效解决了一批民生领域的突出问题。统筹推进基础教育、公立医院、创业就业、文化惠民等重点改革工作,不断提升民生工作质量和品质,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着力解决饮水、危房、道路、医疗等扶贫中的重点问题,确保如期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长春市连续十次被评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七是打造从严从实的管党治党集成改革体系。构建“1+3”绩效考评机制,出台鼓励干部担当作为系列激励制度,实施党支部“1+7”标准化建设,贫困村“第一书记代言”等活动,建成了全国首家独立设置的吉林长春社区干部学院,使全市基层党建工作迈上了新台阶。完成了市县两级监委组建和人员转隶,正式构建了新的纪委监委合署办公体制,实现了对行使公权力公职人员监察的全覆盖。

  三、强化3项务实保障措施,为集成高效推进改革保驾护航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扎扎实实把改革举措落到实处”的要求,长春市委深改委建立了改革工作项目化、督察考评一体化、典型选树认同化“三化统筹”机制,以强有力的保障措施推动各项改革举措执行到位,形成“整体增效”的良好局面。

  一是以改革工作项目化为载体推进责任落实。通过改革任务台账将全市改革分解成具体项目,明确项目推进的路线图、时间表、评估标准和责任主体,市委改革办对项目实行动态监控,各相关部门对项目分兵把守,确保全市改革按进度统筹协调推进。

  二是以督察考评一体化为载体推进工作落实。形成突出公正性、科学性、严密性的“100+20”绩效考评办法和实施细则,将改革督察纳入年度绩效考评,在东北四市率先实施改革第三方评估,构建了上下贯通、横向联动的督考一体化工作机制,全时段、多维度地推动改革落实,评价改革成效。

  三是以典型选树认同化为载体推进效果落实。主动介入、培养和选树改革典型,放大典型引路“效应”,浓厚改革强大气场。小学生课后免费托管“蓓蕾计划”、“一门式”政务服务改革经验受到中央改革办的充分肯定。政务服务综合改革、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商事制度改革、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秸秆综合利用等工作受到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彰。科技创新服务、空间规划试点、发展民营经济综合配套改革、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等改革工作,经省委深改委会议审议后在全省推广经验。

  潮涌催人进,风正好扬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长春市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集成高效推进改革中不断开创新局面,让改革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人民群众,为加快建设长春现代化都市圈,实现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提供强有力的改革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