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应提速

发稿时间:2017-02-28 13:01:04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作者:童彤

  近日,一则“教育部和各地加快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消息,对外传递出教育主管部门与有关地方积极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的努力。应该说,这是各方所乐见的,对于弥补我国义务教育短板,以及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而言都是必须为之的举措。

  而作为推进这一改革的政策源头,2016年7月由国务院出台的 《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已然明确提出,要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加快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

  根据《意见》提出的一系列目标,不难发现,统一城乡义务教育涉及方方面面。比如,到2020年,城乡二元结构壁垒基本消除,义务教育与城镇化发展基本协调;城乡学校布局更加合理,大班额基本消除,乡村完全小学、初中或九年一贯制学校、寄宿制学校标准化建设取得显著进展,乡村小规模学校(含教学点)达到相应要求;城乡师资配置基本均衡,乡村教师待遇稳步提高、岗位吸引力大幅增强,乡村教育质量明显提升,教育脱贫任务全面完成。义务教育普及水平进一步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

  自《意见》印发以来,教育主管部门已经围绕一系列目标要求展开了工作。据介绍,教育部广泛开展文件宣传解读,积极推动部署落实。其中,诸如明确分工、印发《关于做好消除大班额专项规划的通知》、完善城乡经费保障机制、深化教育治理结构改革、制订配套落实文件等工作均意在将《意见》任务和要求逐一落实。

  但值得注意的是,城乡义务教育的统一绝非简单的追评标准,深层次的结构调整更显重要。这一点在决策层也早有共识明确。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不是简单的农村学校向城市学校看齐、低标准学校向高标准学校靠拢的问题,不是简单做加法、扩资源的过程,而是一个补短板、达标准、优结构、提质量的过程,其中还涉及一系列的内涵发展、管理改革、体制机制建设。

  对于统一城乡义务教育发展,显然应将其置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大格局下看待。毕竟,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到来之际,尽快补齐原本在教育领域的欠账,对于全面小康的实现有着决定性作用。而对于一体化发展,补齐短板至关重要。

  毋庸讳言,对于城乡义务教育的一体化发展,包括统筹推进均衡教育资源、提高教师待遇、保障贫困生源就学等政策落实,都无法绕开教育经费的投入和使用。因此,摆在各级教育部门面前的问题是,如何用好这些投入以促进义务教育均等化更快实现。显然,这不光是投入经费就能实现的,必须仰仗严密、高效、公开、透明的经费保障和运行制度设计方可达成。既然教育主管部门正在积极促成《意见》各项要求的逐层落实,不妨呼吁各界对此抱以期待,静候2020年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目标的最终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