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我国青少年财经素养教育有待提高

发稿时间:2017-07-03 14:20:24   来源:经济参考网   作者: 记者 金辉

  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创新研究院主办,研究院下属青少年财经素养研究中心及上海百特教育咨询中心承办,花旗集团基金会支持的“面向未来的金融教育——2017全国青少年财经素养教育研讨会”前不久在京召开。会上发布的《2017年中国青少年财经素养调研报告》显示,在我国,财经素养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广大青少年掌握的财经知识较为有限,未来青少年财经素养教育有待提高。

  中央财经大学区域经济与金融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孟祥轶带领的课题组在全国范围内挑选了具有代表性的地区(东、中、西;城镇与农村),共回收有效中小学问卷8181份,其中高中3109份、初中2764份、小学2308份。大学生样本则主要来自直辖市、省会城市及发达地级市的20所大学,回收有效问卷4125份。

  调研结果显示,小学生掌握的财经知识较为有限,但对储蓄、收支平衡等个人财务活动有积极的态度,并正在这方面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初中生在财经素养态度上表现较为良好,在需要满足、零花钱来源、消费与储蓄以及个人对财务管理的态度上均表现较为积极,具有较好的财务管理意识。但是财经知识积累和财经素养的行为表现上却有所欠缺。在知识层面,调查样本中对所有知识题目的平均回答正确率仅为31%,尤其是对复利计算、利息和通货膨胀背景下的货币购买力问题的认识十分有限。在财经素养行为表现上,有74%的初中生具有良好的记账行为,并且超过50%的学生表示自己有勤俭节约的习惯。但是在金融资产账户和金融支付工具的使用上比较欠缺。

  高中生方面,大部分高中生具有正确的金钱意识以及良好的消费观念,懂得节约金钱,有计划地消费。并且,对于金融知识也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能够区分常见的储蓄类型,并计算简单的复利问题。高中生对金融安全知识的了解不够,对于如何保护自己的银行账户以及应对电信诈骗等方面仍有待提高。随着网上购物的普及和支付宝、微信等网络支付方式的兴起,高中生的金融行为也受到了影响。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网上购物,有超过一半的被调查者使用过微信或者支付宝等支付方式,并且大部分学生对支付宝和微信抱有好感,认为这些支付方式非常便捷,极大地方便了他们的生活。独生子女和来自城镇的高中生,更容易接受网上购物。从理财行为来看,尽管有超过一半的学生有自己的理财计划,但是对于理财的具体操作以及预算意识还是非常不足。

  大学生对于理财的态度与意识方面,普遍不赞同为了欲望而借钱消费的观念,其中女生比男生更不赞同。但是,随着年级的上升,大学生更可能持赞同的观点。大学生普遍认为自己管理个人财务的能力不错,同时又认为自己的个人理财知识不足。大学生有一定的节俭、储蓄的意识,但是仍有待加强。在金融技能的掌握上,大多数学生不知道如何使用各类金融计算器,也不知道如何制定个人财务计划。大学生在购买金融服务产品时选择时很少比较金融服务条款和服务内容。超过半数的大学生没有信用卡,有信用卡的额度也不高,这可能会产生因无法满足借贷需求而转向非正规借贷渠道,这也恰好应证了为何“裸贷”事件频发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