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体制

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

发稿时间:2019-05-21 13:49:1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高培勇

  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我国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坚持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理想,尊重人民主体地位,聚焦人民实践创造,自觉把个人学术追求同国家和民族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努力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研究成果。2019年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时强调,要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这些重要讲话都为我们做好新时代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指明了方向。

  1、精品是致力于满足人民需要的

  践行“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的基础和关键所在,是在“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理想”的同时,全面而系统地把握好“精品”的深刻内涵。

  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主要任务是做学问,无论是做什么样的学问,首先都要回答为什么人做学问这一问题,才能找准服务对象,履行好自身的使命,担当起自身的责任。这种使命和责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就是为人民做学问。做学问不是学者个人的私事,也绝非仅同个人学术偏好和学术兴趣相关的小事,而是一项事关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工作,是一项同党和人民的利益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事业。自古以来,中国知识分子便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和传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从人民的需要出发,始终以满足人民的需要为己任,以自己的研究成果报效祖国和人民,这是每一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理应担当的历史责任。有了这样的学术理想,就能够自觉地将个人兴趣和社会需要统一起来,将学术责任和社会责任融为一体,把牢、把稳为人民做学问的方向,把为人民做学问落实到做学问的全过程、各方面。

  为人民做学问有着实实在在的内容,绝非一句空洞的口号。其中最为根本的,就是做人民所需要的学问,亦即做学问必须立足于人民利益,立足于提供关切人民利益的研究成果。只有满足群众需要、符合人民利益的学问,才可能成为精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不能仅仅满足于偏好什么便研究什么,对什么问题感兴趣便研究什么问题,或者自己认为什么重要便研究什么,而要坚持“换位”思考: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上,设身处地地为人民着想,着眼于为人民解疑释惑,立足于为人民排忧解难,聚焦于人民最急需解决的问题,将服务于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作为自己必须履行的历史使命。为此,学者要扎根人民之中,了解人民群众所思所想,建言献策也要集中体现人民的利益和愿望。

  具体到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从课题的立项、研究力量的配置,到研究过程的组织以及阶段性成果和最终成果的提炼与形成,都不能脱离满足党和国家需求、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这一最重要的着眼点。当前不断释放出的党和国家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强烈需求,实际上折射的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供给同需求之间不相匹配的现实。表面上是需求问题,实际上是供给问题。表现在需求一侧,根源则存在于供给之中。所以,以“人民所需”为标尺,聚焦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不断优化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资源配置,是实现以精品奉献人民的必由之路。

  2、精品应该反映现实、观照现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切有价值、有意义的文艺创作和学术研究,都应该反映现实、观照现实,都应该有利于解决现实问题、回答现实课题,并强调“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提出具有自主性、独创性的理论观点”。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我们要为人民做有用、能用、管用的学问,多出有利于解决现实问题、回答现实课题的精品。在这一点上,学术研究和智库研究各有分工,智库研究距离实践较近,偏重于提出政策建议、解决实际问题;学术研究距离实践相对较远,更关注发展学理、提出观点,体现的是对实践的支撑和指导作用。

  学术研究要坚持问题导向,也要有现实感和方向感。即便是所谓纯学术研究,也不能为理论而理论,在理论推导的层面兜圈子,而须跳出理论分析的局限伸展至实践层面,不坐而论道,不隔岸观火。既要在实践中发现、筛选理论问题,又要在理论与实践相互联系的过程中研究和解决理论问题。当前,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必须立足于国情,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致力于将中国的事情搞清楚、说明白。为此,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走出象牙塔,多到实地调查研究,了解百姓生活状况,把握群众思想脉搏,必须重实情,立足于一线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把学问写进群众心坎里。

  这些年来,学术界开的各种研讨会不能算少,发表的论文、出版的专著不能算少,呈交的研究报告和政策建议也不可谓不多,但以反映现实、观照现实,有利于解决现实问题、回答现实课题这一标准来衡量,就不难看出,有不少成果与党和国家的需求、人民群众的需要之间尚存有距离,尚需要提高。多出精品,重点不在量而在质、不在规模而在结构。所以,聚焦于党和国家关注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着力提升学术产品的供给质量,也是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的必经之路。

  3、精品是能够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坚持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理想,尊重人民主体地位,聚焦人民实践创造,自觉把个人学术追求同国家和民族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努力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研究成果”。做人民所需要的学问,要从长期大势中考量,将科研成果置于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加以鉴别,以对实践高度负责、对人民高度负责、对历史高度负责的精神来做学问,努力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精品。

  研究成果是否真正为人民所需,还需用更长远的历史眼光来审视,还要经由实践过程来评判。当前,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之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存在重数量、轻质量,只想速成,热衷看风向、赶时髦、搞短平快等不正常现象,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职业素养的缺失、勤业敬业精神的不足。所以,以“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为标尺,将做人、做事、做学问统一起来,在明德、立德方面多下苦功、多练真功,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守得住底线,立志做大学问、做真学问,亦是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的必由之路。

  学术道德是做学问的底线,攸关科学发展和价值传承,也攸关学术研究者的学术声誉乃至学术生命,是每一个做学问的人都应该坚守的学术操守。要真正为人民做学问,就必须树立良好的学术道德,自觉遵守学术规范,筑牢学术道德基础。做学问与做人具有内在一致性,没有良好的思想修养就不可能有良好的学术道德。为此,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不断加强道德修养、提高精神境界,锤炼品格、塑造人格,实现做人、做事、做学问的真正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