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文章

王杰秀:推进民生事业高质量发展

发稿时间:2022-08-08 13:38:02   来源:中国改革网  

  编者按:2022年7月30日----31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与中共江西省新余市委、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民生系统集成改革暨“新余实践”高层研讨会。本文为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王杰秀演讲实录。


  民生事关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经济发展,事关人心向背和党的执政基础。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的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历来重视民生、不断改善民生。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民生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民生工作永远在路上,新的历史时期民生工作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也面临新的挑战,仍有很多痛点堵点制约着民生事业高质量发展。这次会议以民生系统集成改革和新余实践创新为主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借此机会,我围绕这一主题谈三点认识和体会。

  一、深刻把握民生工作的特点和规律

  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政治立场,提出了一系列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发展民生的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为我们科学把握民生工作的特点规律,做好民生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第一,民生工作具有极端重要性。民生工作事关全局,事关国本,其重要性非同一般。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更高的经济收入,更放心的食品,更优美的生活环境,更有保障的老年生活等实实在在的民生是测量人民群众幸福感的硬指标,只有聚焦解决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操心事,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方面持续取得新进展,才能切切实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民生是执政之要,民生决定了民心,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人民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最深厚的根基,只有始终做到惠民、利民、富民、安民,改善人民生活,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理解和支持,党的执政基础才能得到巩固。民生是社会和谐之本,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我国取得经济长期发展和社会长期和谐稳定两大奇迹的根本保障和宝贵经验。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必须不断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社会才会更加和谐稳定。

  第二,改善民生和经济发展辩证统一。经济和民生一个是做大蛋糕,一个是分好蛋糕,二者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民生是发展的目的,发展是民生的保障。经济发展是民生改善的物质基础和重要手段。发展经济根本目的是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经济的发展,保障民生无从谈起。而离开保障改善民生,经济发展就失去了意义和方向。新余之所以民生工作做得这么好,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有很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另一方面民生也是发展的动力。科学有效改善民生,不仅不是发展负担,而且是发展的重要动力源。保障和民生对于经济发展有直接贡献也有间接贡献,政府通过购买公共服务,增加公共服务支出,有利于扩大社会公共消费,从而增加社会总消费。根据一般规律,人均GDP超过一万美元之后,居民消费升级会带动服务业和消费较快增长,消费已连续多年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此外,收入水平越低,边际消费越高,向中低收入群体、困难群体提供福利,可以更好地转化为消费。提升中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有助于减少城乡居民预防性储蓄,大力提高我国整体消费水平,并使得我国消费结构更为健康,经济增长更为稳定。当然,脱离了经济发展的民生也是空中楼阁,超越经济发展阶段的民生更是难以为继,必须把握好民生和经济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实现两者良性协同,在发展中保障经济民生,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在经济和财力持续增长的基础上久久为功推动民生事业发展。

  第三,坚持群众主体地位,激发改善民生的内生动力。中国共产党的一切执政活动都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人民群众中蕴含丰富智慧和无限创造力,要把广大基层群众组织起来、动员起来、凝聚起来,激发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通过广泛调动人民群众主观能动性,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民生治理格局。

  二、民生事业要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地改革创新

  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正在发生着史无前例的社会变革,同时我国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仍有很大差异,这决定了民生工作要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的要求,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地改革创新。

  第一,要坚持把改善民生摆在突出位置。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民之所望,施政所向”,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就要以人民忧乐为忧乐,以人民甘苦为甘苦,把民生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坚持不懈保障改善民生,千方百计把群众排忧解难,应该成为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

  第二,统筹协调推进民生事业发展。民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独创概念。习近平总书记对民生工作的要求是全领域、开放性的,民生涵盖脱贫攻坚、收入、就业、教育、医疗卫生、食品药品安全、住房、社保、养老、交通、生活环境、生态环境、社会治安等和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可以说凡是关乎人民群众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的事情都属于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民生范畴。民生工作涉及面很宽很广,进入改革深水区之后的民生领域需要提升体制改革的系统性、耦合性,实现民生工作高效协同推进。

  第三,全力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从最困难的群体入手,从最突出的问题着眼,从最具体的工作抓起。通堵点、疏痛点、消难点,集中全力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夯实兜底性民生建设,要充分发挥社会政策的兜底作用,确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兜住民生保障的底线,坚守社会稳定的底线。也就是说兜住底,兜好底。加快基础性民生建设,实现制度最广泛的覆盖,让人人都能享受基本民生保障。统筹推进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合理缩小社会保障领域的城乡差距,逐步推动普惠性民生建设,在促进教育、医疗、社会福利等公共服务均等化高质量发展方面深耕细作,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逐步发挥民生建设撬动消费和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

  三、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农村养老服务这篇大文章

  养老服务是重大民生事项。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养老服务工作成效不仅关系到亿万老年人的晚年幸福,也关系到千千万万家庭和全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好养老服务是为党和政府以及千千万万家庭分忧,也是替天下儿女尽孝,不仅是履职尽责,更是德行善举。养老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需要怀着大爱之心,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2022年底我国60岁老年人口达到2.67亿人,占全国人口比例是18.5%,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已经超过2亿人,占全国人口14.2%。快速老龄化使得中国养老问题具有明显的未富先老、未备先老特征。高龄少子化是未来一个时期的大趋势,积极应对老龄化以及上升为国家战略。随着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养老服务工作将越来越重要。

  农村养老是我们国家养老服务当中的短板,与城市养老相比,农村老龄化程度更高、老年人收入更低、空巢比例更高、服务设施更加不足,未富先老、未备先老的状况更加突出。快速城市化、工业化给中国农村家庭和人口结构带来了巨大的变化,2020年农村老龄化率达到了22.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个百分点。按照常住人口统计有一些地方农村老年人比重高出城镇20%甚至更高。我看到人民日报去年对新余的报道,其中的数据表明2016年新余60岁以上的老年人六成以上在农村留守,城乡老龄化的差距在新余也是比较大的。由于人口外流,农村家庭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呈现出农村家庭规模小型化、分散化,子女难以提供足够的照顾和照料工作,农村传统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弱化。同时,农村老年人缺少稳定的收入保障,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进行社会化养老的能力不足。受地域广、服务成本高的制约,农村养老服务缺乏成熟的盈利模式,市场力量参与养老服务的积极性不够,社会力量参与活力不足,以失能照顾为主的养老服务中心没有实现全国普遍覆盖,乡镇养老服务设施不完善,县乡村统一衔接的三级服务网络没有得到健全。

  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面临更大的困难,农村养老服务需要党和政府强有力的领导和支持。新余党建+颐养之家的养老模式是一个很好的探索,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期待以此为基础,以党中央关于加强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要求为指引,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探索形成布局完善、功能互补、统筹衔接的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构建起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