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让文化旅游成为欧中相互了解的基石
—— 访欧中“一带一路”文化旅游发展委员会主席乌伊海伊·伊什特万

发稿时间:2016-12-22 14:27:0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刘军

  欧中“一带一路”文化旅游发展委员会日前在布鲁塞尔海航唐拉雅秀酒店举行周年庆典。光明日报记者专访了该委员会主席、欧洲议会旅游交通委员会副主席乌伊海伊·伊什特万先生。

  记者:您是如何想到成立“一带一路”文化旅游发展委员会?

  答:2014年之前,我任匈牙利国会副主席。近十年来,我一直致力于发展匈中友好伙伴关系,数十次访华。在与中方各级领导会见时,他们经常提到“一带一路”倡议,我因此对这个全球性的倡议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我目前在欧洲议会担任交通旅游委员会副主席一职,希望能结合自己的工作和“一带一路”倡议,在专业领域尤其是在文化旅游发展方面促进欧盟同中国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合作。

  记者:现在仍有一些西方人对“一带一路”心存疑虑乃至偏见,您如何看待?

  答:所谓的怀疑或恐惧,主要缘于对中国缺乏了解,或者受到西方媒体的偏见和错误误导所致。经历了数十次访华,我对中国数千年的文化内涵有了充分的了解。在当前纷争不断、充满动荡的世界,中国文化中“求同存异,共同发展”的原则显得弥足珍贵。“一带一路”倡议是在这个原则下中国与沿线国家合作共赢的倡议,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体现。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向欧洲各界答疑解惑,让一些人抛弃偏见,了解真实的中国。

  旅游既促进人文交流,又能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同时也能带来投资合作机会,这是我积极推动成立文化旅游委员会的初衷。我希望看到一个统一的欧盟,一个和平发展的世界。中国秉持的政治、经济、外交原则,让我相信,世界需要同中国全面合作。

  记者:委员会成立一年来,在欧盟和欧洲议会产生了什么反响?对促进中欧之间的理解沟通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

  答:委员会成立以来,主办和协办了多场推介中国各地旅游及文化的活动。在我们的积极努力和斡旋下,许多中国推介会、演出、展览在欧洲议会举办,我们还参与举办了欧盟—中国文化艺术节等活动。可以说,通过委员会和中方的共同努力,越来越多的欧洲议员和欧盟工作人员加深了对中国的了解。

  我们也同中国官方和民间机构合作,组织多个包括欧洲议会议员、欧盟官员、欧洲民间组织代表以及西方主流媒体记者等在内的欧洲代表团访华。我们的代表团不仅访问北京、上海等国际化大城市,还深入到甘肃、四川、河南、海南等地,旨在让欧洲各阶层人士通过自己的眼睛,看到和感受到一个全景中国,效果非常好。当然,我们在欧盟委员会和欧洲议会还有很许多工作要做,但我相信量变会引起质变,我们会看到一个更加和谐、稳定的欧中关系,进而对世界和平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作为欧洲议会交通旅游委员会副主席,我在欧洲议会和欧盟长期游说,希望达成一项具体的欧盟对华文化旅游合作项目。今年五月在北京举行的欧中高层峰会上,双方领导人正式提出将2018年作为欧中“旅游年”,这是对我工作最好的肯定。委员会已在今年秋天同甘肃省签署了合作协议,并同四川和陕西等省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向欧洲推介中国地方性旅游资源,同时也争取更多中国公民能访欧。今年夏天,委员会帮助上海东方卫视在欧洲四国策划和拍摄了旅游真人秀节目,让中国人更多地了解欧洲的旅游资源。

  从明年开始,委员会将重点筹备“2018欧盟-中国旅游年”。我们会通过在欧洲建立的旅游网络推介这一项目,同时也将在各种场合向中国各级地方政府、大型旅游相关企业进行推介,为“旅游年”打下扎实的基础。最后,我希望更多的中方机构甚至是企业加入欧中“一带一路”委员会,欧中共同努力,把委员会的工作和影响力推上新台阶。

  (本报布鲁塞尔12月21日电 本报驻布鲁塞尔记者 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