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改革史话

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的“四梁八柱”

发稿时间:2018-12-14 10:31:43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蔡之兵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背景与格局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区域发展战略面临新的挑战和新的使命。针对这些新的挑战与使命,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形成了新时代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四梁八柱”。

  新时代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挑战和新要求

  新时代区域经济发展面临两个新的重要变化:第一,区域发展战略的功能需要由“追赶”转向“引领”,区域发展的难度增加;第二,区域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由“东西问题”转为“南北问题”,区域问题的复杂性增加。

  区域发展战略的“追赶”功能已基本实现,亟须转向发挥“引领”功能。从国际维度分析,1978年我国GDP为1481.79亿美元,仅为美国2.28万亿美元GDP的6.5%、日本9967.42亿美元GDP的14.9%,而2017年我国GDP增加至13.2万亿美元,已经达到同年美国19.6万亿美元的67%,是日本4.34万亿美元GDP的3.04倍。虽然在人均指标上我国与主要发达国家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但从整体指标分析,我国已经跟上主要发达国家水平。从国内维度分析,我国在1999—2006年间先后实施了“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三大区域发展战略,区域之间的经济增速有所收敛,东中西三大区域的经济规模占比从差距最大的2007年的61.1%、22.3%、16.6%下降为2017年的56.3%、24.2%、19.5%,可见东中西三大区域的经济差距在逐步缩小。因此,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方面,区域发展战略的追赶目标已经实现。然而,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我国的发展定位正在由“追赶者”向“引领者”转变,想要完成这一转变,就要求区域发展战略在“引领”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发展格局上的东西问题弱化而南北问题强化,要求区域发展战略更加重视区域问题的空间传染性。首先,从西部看,西南与西北地区的差距正在拉大。1978年西南五省GDP之和为西北五省GDP之和的1.47倍,2017年已经上升为1.88倍。其次,从东部看,东南与东北、华北的差距同样在加速拉大。一方面,东北三省与山西省的经济增速几乎都低于全国水平尤其是低于南方部分省份的发展速度,两大区域间经济平均增速差距在3个点左右。另一方面,天津市、内蒙古自治区、河北省以及山东省都面临较为严重的发展转型问题。因此,南北区域差距正在逐渐拉大且北部省份面临越来越大的增长压力和越来越多的发展问题,南北问题正在取代东西问题逐渐成为我国区域发展战略面临的重大经济地理格局问题。

  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四梁”

  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四梁”主要包括党的领导、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总体目标等四方面内容,其中,党的领导是保障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更有效的核心要素;指导思想是实现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引领;五大基本原则是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坚持的思路,是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形成的基础;而总体目标则是对区域协调发展机制提出的根本要求。

  党的领导指的是坚持和加强党对区域协调发展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中央与地方区域性协调机制作用,共同推动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指导思想指的是区域协调发展应该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新发展理念,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立足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和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围绕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通达程度比较均衡、人民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大体相当的目标,深化改革开放,坚决破除地区之间利益藩篱和政策壁垒,加快形成统筹有力、竞争有序、绿色协调、共享共赢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基本原则指的是区域协调发展应该坚持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相结合、坚持中央统筹与地方负责相结合、坚持区别对待与公平竞争相结合、坚持继承完善与改革创新相结合、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结合。

  总体目标指的是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应该与党的十九大报告所提出的国家发展目标安排相一致,具体指的是到2020年,应该建立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到2035年,应该建立与基本实现现代化相适应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到本世纪中叶,应该建立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相适应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

  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八柱”

  在坚持包括党的领导、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总体目标等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四梁”前提下,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进一步被细化为包含区域战略统筹机制、市场一体化发展机制、区域合作机制、区域互助机制、区际利益补偿机制、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机制、区域政策调控机制、区域发展保障机制等八块内容。

  区域战略统筹机制包括推动国家重大区域战略融合发展、统筹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发展、推动陆海统筹发展等三部分内容,其目标是在经济发展大局中强调党中央的顶层设计与统筹部署作用,保障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性。

  健全市场一体化发展机制重点在于促进城乡区域间要素自由流动、推动区域市场一体化建设以及完善区域交易平台,其目标是最大限度降低区域壁垒和边界效应,发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规模性。

  深化区域合作机制的着力点在于推动区域合作、促进流域上下游合作发展、加强省际交界地区合作、积极开展国际区域合作,其目标是不断加大鼓励不同区域间的合作力度,提高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互补性。

  优化区域互助机制的突破点包括深入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深入开展对口支援、创新开展对口协作(合作)等内容,其目标是实现先富地区带动后发地区,向世界展现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共享性。

  健全区际利益补偿机制的重点在于完善多元化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之间利益补偿机制、健全资源输出地与输入地之间利益补偿机制,其目标是赋予不同地区平等的自主发展权,实现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平性。

  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机制需要做到提升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提高基本公共服务统筹层次、推动城乡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衔接,其目标是尽可能地避免由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导致的不和谐因素,提高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稳定性。

  创新区域政策调控机制的要点在于实行差别化的区域政策、建立区域均衡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建立健全区域政策与其他宏观调控政策联动机制,其目标是提高区域政策的实施效率,保障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科学性。

  健全区域发展保障机制需要坚持规范区域规划编制管理、建立区域发展监测评估预警体系、建立健全区域协调发展法律法规体系等内容,其目标是制度化区域发展过程,提高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规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