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改革人物

第一书记应具备哪些能力

发稿时间:2019-11-06 15:58:28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叶雷

  选派机关优秀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是党中央重视基层党组织建设和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体现,也是培养锻炼干部的一条重要渠道。第一书记制度是创新的产物,是村级党组织建设的组织者,是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领路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第一书记这个特殊群体在乡村振兴中具有关键作用。

  根据中组部的部署,驻村第一书记承担着乡村治理中经济发展、政治维稳、社会建设等繁重的工作任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明确指出:“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创新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持续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建立选派第一书记工作长效机制,全面向贫困村、软弱涣散村和集体经济薄弱村党组织派出第一书记。”在资源有限、地理不便、交通和其他基础实施普遍落后的乡村地区,要完成如上任务,这也给第一书记的能力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应具备与乡村治理体制相适应的创新能力。在基层,如何应对上级任务分配与监管,干部们积累了较为成熟的经验,有些做法甚至会游走于乡村治理体制的边缘。比如,乡镇政府和村干部具备控制基层信息和资源的能力,如果他们选择了对自身有利的行为来执行上级政策,就可能导致“乡—村”关系与体制网络的闭合,继而造成排斥“外来”第一书记的事实。按照现行体制安排,乡镇政府和村干部在村庄长期规划和扶贫策略上有决定权,一般不会接受第一书记在任期内“动作过大”的任何决策,否则将会采取不同措施进行阻碍甚至是对抗。一方面,对第一书记带来的项目加以抗阻。比如,关于扶贫项目,鉴于村庄的发展规划和脱贫工作都属于乡镇政府的统筹安排,乡镇机关在项目的批准和推进中会进行较为谨慎的选择,如果没有良好的事前沟通,则容易出现项目不被批准的现象。另一方面,乡镇政府对所辖的各个贫困村下派联村干部,并通过联村干部和村干部进行政策传递和信息沟通。第一书记一般难以打破这两者之间的连接状态,他们对于基层现状不够了解也缺乏经验,政策的执行以及项目的安排严重依赖当地村干部。如何适应这种体制并创新新时代的乡村治理体制,考验着第一书记的治理能力。

  应具备被村民认同接纳的亲和力。我国的村民自治已经实施了30多年,村民自治体系渐臻成型,村民的权利意识与自主意识也在逐步增强。比如,关于民主选举村干部并展开村庄的自我管理,在村民中已经形成共识。除了少数“瘫痪村”,村民对经过民主选举产生的村委会保持着较高的政治支持与认可度,村党支部也基本类似,村民接受村两委干部的治理权威。在法理上,第一书记则不具备这种治理优势,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方面,第一书记多为委派或选拔,不是选举产生。作为“外来精英”的第一书记,他们来自于上级的支持和任命,代表党和政府,但是在基层却缺少足够的群众认同基础,村民视其为“上边的干部”而不是“身边的干部”。要获得村民的认同需要时间,更需要“强村富民”的实际绩效。另一方面,村委会是法定权力机构,对本村公共事务行使管理权,如果出现意见分歧则需要党支部出面协调,第一书记不具有动员村民参与的条件。在一些地方,如果没有当地村干部的“领路”,驻村干部甚至进不了村民的家门,因此第一书记无法有效了解村庄概况和群众真实生活面貌,难以迅速有效地开展治理工作。再一方面,第一书记大多任期短、考核和激励均不受村庄制约,村民难以进行监督并与其交流。

  需要注意的是,当前不少地方还存在着群众排斥第一书记的现象。以扶贫工作为例,精准扶贫要求第一书记对贫困户进行精准识别,那些被划出贫困户名单的村民会因为心理不平衡和自利行为而进行上访和闹事,这对第一书记的扶贫工作开展产生了较大阻碍。在实践中,不少第一书记对这种排斥采取妥协和忍让的策略,从而使精准脱贫陷入恶性循环。当然,在乡村治理的其他方面也存在程度不同的村民抵制现象。如何扩大村民的政治认同,如何使村民尽快接纳,第一书记还需要沉下心、落地生根,积极作为,这是第一书记能力建设的长期任务。

  应具备提升乡村治理水平的学习能力。对于大多数第一书记来说,乡村是一个充满未知的领域,工作环境与工作对象不熟悉、评估标准与考核体系是全新的,而且人际网络与工作团队有别于机关或原先单位。因此,履职的第一书记只有工作热情与先进的治理理念是不够的,须在乡村治理实践中不断学习:一方面,需要自我发展的学习能力。第一书记要从乡村实践中汲取知识、更新观念、锐意创新,重岗位的自我。第一书记是带着组织和上级部门的任务履职的,既是为了实现乡村振兴的时代任务,也是为了自己的成长做准备,学习能够使第一书记在乡村实践中不断成长。另一方面,跟踪乡村治理前沿的能力。第一书记需要在学习中认知和掌握乡村知识,发现乡村治理规律,为乡村发展做好积累和储备。乡村治理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同相关治理体系保持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第一书记需要在学习中保持同相关方的合作关系,协同实现乡村治理愿景。再一方面,善于学习的能力。第一书记不仅有向村民学习的机会,而且有向团队成员学习的条件,即便是那些后进村、组织“瘫痪村”,原管理者的治理教训,总结得当就是学习。善于学习不是第一书记个体的单兵作战,是能够组织团队共同学习,是能够营造村领导集体学习的氛围,养成集体学习的习惯,以便达成治理共识,在学习中真正成为“三农”工作的行家里手。

  综上,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第一书记是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最终目标的“关键少数”。要解决体制机制、群众认同和主观素质等问题,第一书记首要而长期的任务是在农村治理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建设上有所作为,放弃短期效应转而发展村民自治能力。第一书记要致力于乡村治理的人才队伍建设,当前的有效路径是以外力嵌入。通过大学生村官、农民企业家、专家等社会精英,以及社会组织参与到乡村治理与发展中,让这些外在人力资源与村民开展协商合作,丰富村庄治理的制度与手段。同时,第一书记要不断发掘资源动员的制度能力,使乡村发展的资源供给制度化,不能出现“人走茶凉”现象。最后,不但要使第一书记的选派和任命过程制度化和规范化,而且还要改变对第一书记的考核和晋升激励机制,并建立行政问责机制。可以借鉴山东省多年的干部驻村实践,以“固定+轮流”的机制使短期目标考核与持续性考核有效结合起来,避免第一书记制度流于“形式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