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改革絮语

不妨先做个“动手家”

发稿时间:2018-02-24 14:40:42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游宇明

  世间有些事“动嘴”(也包括理论研究)与“动手”必须适当分离。然而,生活中有的事又需要将“动嘴”与“动手”融为一体。雍正十年(1732年),郑板桥在杭州写信给堂弟郑墨,信中说:“若事事预留把柄,使入其罗网,无能逃脱,其穷愈速,其祸即来,其子孙既有不可问之事、不可测之忧。试看世间会打算的,何曾算计得别人一点,直是算尽自家耳!”郑板桥这样说,也这样做。他还是秀才时,就翻捡出家奴的卖身契,但并不出示给那些人看,而是将其一把火烧掉,以免家奴难堪,一点也不“算计别人”。在郑板桥看来,人与人是平等的,主仆相得,仆人自然可以留下来;不能和谐相处,仆人即可离开,靠契约束缚,是一种不人性的行为。乾隆九年(1744年),郑板桥为范县县令已两年,经过精心治理,此地政通人和、百姓安居乐业,他又晚年得子,正是一生得意之时。由自己之顺想到某些亲朋故交之逆,于是决定出手相帮,他写信给堂弟郑墨:“设我至今不第,又何处叫屈来?岂得以骄倨朋友!敦宗族,睦亲姻,念故交,大数即得;其余邻里乡党,相周相恤。”“可怜我东门人,取鱼捞虾,撑船结网;破屋中吃秕糠,啜麦粥,搴取荇叶蕴头蒋角煮之,旁贴荞麦锅饼,便是美食,幼儿女争吵。每一念及,真含泪欲落也。”他拿出自己的薪俸,嘱咐堂弟,代他挨家挨户逐一散给,抚寡扶孤,“务在金尽为止”。

  与郑板桥相比,晚清的曾国藩在“动嘴”与“动手”的结合上名气更大。曾国藩希望子弟做到“八本”,即“读书以训诂为本,诗文以声调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少烦恼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居家以不晏起为本,居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这些家训有几条是关乎做人的,它实际上是曾国藩自身经验的概括。就拿“事亲”来说吧,曾国藩很懂得讨长辈的“欢心”。初入京时,他得赡养六位老人:祖父母、父母、无后的叔父母,尽管个人的事很忙,但每隔那么十天半月,他一定会给长辈写信,告诉他们一些开心事。那时曾国藩极穷,年年都要借钱度日,即使如此,他仍会每年寄一些银两回家,害怕“子欲养而亲不待”。其父曾麟书中过秀才,好出风头,也有些贪小便宜,喜欢干预公事,曾国藩知道这将导致自取其辱,必须及时制止。但他写给父亲的信里,从不提此事,怕父亲不高兴,在致弟弟、叔父的信中却一再叮嘱,希望他们及时转告。曾国藩是个“不妄语”的人,答应了别人的事,一定会去做。看《曾国藩日记》,你会发现他要忙到深夜才能睡觉,其中的工作之一是为人写序跋、题匾额、写墓志铭。曾国藩做官“不要钱”。晚清,陋规盛行,而且公私不分,但曾国藩取用陋规全部用于公事,仅此一项,他每年少拿的银子就在十四万两以上。他做湘军统帅,过手的军事经费近三千万两,也不贪一分一毫。

  其实,世间绝大多数事情都是相对简单的,完全可以做到“动嘴”“动手”两不误。某件事,你嘴上说干了之后如何如何好,没多少人信服;你亲自去做,用行动证明它的好,别人就会相信。郑板桥和曾国藩归纳的家训内容各异,一个共同的特点是他们自己实践过,行之有效,最后才推荐给家人。换句话说就是,在“动嘴”之前,他们先学会了“动手”。因此,其“动嘴”归纳的东西才显出了一份慎重、真诚、高远,后人心甘情愿照着去做。流传到今天,依然被我们视作珍宝。

  与空头“动嘴家”相比,社会其实更需要说做一致的“动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