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改革絮语

文章

简政放权的创新实践

发稿时间:2018-04-13 15:38:21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邢正军

  通过运用互联网技术将服务窗口、服务机制拓展到PC端和移动端,走出一条“网上办、集中批、联合审、区域评、代办制、快递送、不见面”的新路径,其本质是“互联网+大数据+政府”的具体生动实践,使互联网从“工具”属性向提供信息服务和平台服务延伸,逐渐发展成为政府智慧治理的施政平台。

  不见面审批是为民服务的延伸

  不见面审批使申请人足不出户便可获得审批和服务,实际是政府部门自身实现从审批到服务角色的转变,让政府承担全方位治理角色,体现政府执政的理念从市场主体和公众需求导向出发,由“政府管制、百姓服从”变为“社会需要、政府服务”以及“群众需要、马上服务”的全天候在线服务,基本实现从“管理”到“治理”的转变,虽一字之差,体现的却是执政理念和治国方略的改变。不见面审批实现送政上门,化解公众服务需求日益增长和政府服务能力滞后的矛盾,将互联网的思维和技术融入不见面审批改革之中,实现审批服务事项“全程互联网在线办理”,以“互联网+”的模式代替公众在各部门间的奔波,且互联网“不见面”办公大大缩短信息传递路程,在时间和空间双重维度上压缩了基层政府的行政审批流程,满足公众对时效性的需求,实现了群众和企业办事从到处跑到少跑乃至不跑的转变。

  不见面审批是政府效能的提升

  自2001年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启动以来,国务院已先后六次取消和调整审批项目,但所带来的效率提升并非真正让公众满意。主要原因是:行政部门横向分割的许可权的配置形成了碎片化的行政审批管理体制,审批领域表现为各行政部门标准林立、条件丛生、程序繁冗、互为掣肘势态,造成行政审批的高成本低效率。随着国家“放管服”改革的深入推进,加之日渐成熟的互联网技术管理模式和工具方法,为“放管服”改革提供高效的保障机制,促使各行政部门相互隔离的信息变为互通有无,“互联网+政务服务”趋势最显著。而视频对话、人证核对、电子签名、手机验证等支撑“不见面”科技的迅猛发展,促使“互联网+政务服务”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从简化审批、缩短审批时间向不见面审批的目标过渡。不见面审批在“互联网+”基础上,建立跨部门、跨组织、跨机构的治理结构,通过“联合”和“协同”方式,促进传统政府的结构重组,构建“制度+技术”的现代政府治理路径,推动政府职能的转变,提升政府公共产品供给能力和工作效能,最终达到增强政府公信力的目的。

  不见面审批是审批监管的协同

  在大量缩短审批时间的基础上,政府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切实为市场主体和公众服务。

  同步推送审批结果。实行信息双向推送机制,以“互联网+”促进监管和服务效能实现二次飞跃,将每天通过不见面方式新增的商事登记审批结果同步推送综合执法信息平台,综合执法大队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上门服务,告知政策、检查承诺、查看现场,发现问题及时推送信息平台,强化对自身审批行为和事项的监管。

  加强信用监管。完善“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机制,强化职能部门对审批对象批准设立后的行为监管,对投诉举报多、有严重违法记录的增加执法频次。构建包含市场主体和经济法人的大数据库,加强“信用监管、联合惩戒”。

  探索执法新思路。在现有法律框架下改革执法体制,将相关执法力量和与群众密切相关的检查事项下派基层,组建基层综合执法大队,有效解决基层“看得到管不到”、部门“管得到看不到”的执法难题,基本形成基层检查、部门处罚相互支撑的基层执法新路,切实通过科学有效的“管”,实现更大力度的“放”和更加优质的“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