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改革动态

改革动态

黄守宏:形成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的合力

发稿时间:2022-04-02 11:21:39   来源:瞭望   作者:黄守宏

  ◇从近几年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关联带动效应看,经济增长1个百分点可带动约200万人就业,今年要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的目标,经济增长应在5.5%左右

  ◇稳增长也不能沿袭传统方式,不能为把一时的速度搞上去而采取损害长期发展的政策和做法,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把稳增长、调结构、推改革有机结合起来

  ◇心怀“国之大者”,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把准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着力做好攸关国家发展和安全大局的重要工作

  今年将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进程中十分重要的一年。做好政府工作,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持续改善民生,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社会大局稳定,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综合研判国内外形势,今年我国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明显增多。全球疫情仍在持续,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足,大宗商品价格高位波动,地缘政治风险上升,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国内疫情点多、面广、频发。消费和投资恢复迟缓,稳出口难度增大,能源原材料供应仍然偏紧,输入性通胀压力加大,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困难,稳就业任务更加艰巨。一些地方财政收支矛盾加大,经济金融领域风险隐患较多。

  越是面对困难,越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待我国发展,越要坚定信心。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发展的基本支撑、内在动因没有改变,持续发展具有多方面有利条件,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最为重要的是,我们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导,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有持续快速发展积累的坚实基础,有长期稳定的社会环境,有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完全有条件有能力战胜各种风险挑战,实现经济社会发展行稳致远。

  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和政策取向。

  5.5%左右增速主要考虑

  稳就业保民生防风险需要

  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全年控制在5.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进出口保稳提质,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能耗强度目标在“十四五”规划期内统筹考核,并留有适当弹性,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

  今年的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与去年相比,总体上保持了稳定,同时根据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求,对经济增速、能耗等指标作了适当调整。今年经济增长目标设定为5.5%左右,遵循了经济发展规律,主要考虑稳就业保民生防风险的需要,并同近两年平均经济增速以及“十四五”规划目标要求相衔接。

  受周期性、结构性、体制性因素以及突发性因素等影响,年度间经济增速有一定波动起伏是正常的,但大起大落会带来多方面的严重后果,必须尽力避免。这就需要政府运用预期管理、政策工具等进行宏观调控,尽可能减小波动幅度。经济增速预期目标作为基础性、综合性指标,各方面历来都比较关注,具有很强的预期导向作用。多年来我们在设定年度经济增速目标时,既考虑当年经济运行状况,也考虑年度之间相互衔接,以引导经济平稳运行、避免大起大落。

  从2010年以来的情况看,随着我国发展环境条件变化和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经济实际增长速度总体呈放缓态势,设定的经济增速目标也是逐步“下台阶”,相邻或相近年度间的增长目标相差未超过0.5个百分点。我们在2012年和2015年将过去多年设定在8%以上的增长目标分别下调至7.5%和7%左右,2016年首次采用6.5%~7%的区间形式,2017年和2018年将增长目标设定为6.5%左右,2019年设定为6%~6.5%的区间,2020年因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未设定增长目标,2021年设定为6%以上。

  从这些年的情况看,我们设定的目标与实际增长总体相符,较好发挥了预期引导作用。比如2019年,当年实际增长6.1%,处在设定的6%~6.5%区间。今年设定增速目标,也得考虑年度衔接、预期引导等因素。2020年实际增长2.2%,2021年实际增长8.1%,两年平均实际增长5.1%。在当前经济增长面临新的下行压力的时候,气可鼓不可泄,今年预期目标的设定有必要略高于过去两年平均增速,以更好引导预期、提振信心、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就业是民生之本、社会稳定之基。从近几年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关联带动效应看,经济增长1个百分点可带动约200万人就业,今年要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的目标,经济增长应在5.5%左右。“十四五”规划虽没有设定具体的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但要求保持在合理区间、各年度视情提出。综合这些因素,今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设定为5.5%左右,是较为科学合理的。这同我国经济潜在增长水平基本适应,多数机构和研究人士认为目前经济潜在增长率为5%~6%,实际增长速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策力度。去年党中央、国务院在制定宏观政策时就考虑了跨周期调节需要,既保持对经济恢复必要支持力度,同时考虑了为今年应对困难挑战预留政策空间。5.5%左右的增长是高基数上的中高速增长,需要付出艰苦努力才能实现。

  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是

  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

  完成今年发展目标任务,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各地区各部门要切实担负起稳定宏观经济的责任,各方面要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

  需要注意的是,新形势下发展不能穿新鞋走老路,不能再走粗放型发展的路子,稳增长也不能沿袭传统方式,不能为把一时的速度搞上去而采取损害长期发展的政策和做法,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把稳增长、调结构、推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推动经济实现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今年七个方面的政策取向,包括宏观政策要稳健有效,微观政策要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结构政策要着力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科技政策要扎实落地,改革开放政策要激活发展动力,区域政策要增强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社会政策要兜住兜牢民生底线。

  这些政策取向和要求,是今年各方面制定和实施具体政策措施的遵循。各地区各部门要通过细化实化,推出更多有利于提振有效需求、加强供给保障、稳定市场预期的实招硬招,形成一揽子稳定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具体政策举措。要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多元目标统筹,做好各项具体政策措施协调衔接,防止顾此失彼,防止局部合理政策叠加起来造成负面效应,不能把整体目标任务简单一分了之,不能把分工负责变成只顾自己不管其他,不能在政策执行中搞“一刀切”、层层加码。要增强宏观调控及经济运行调节的前瞻性和针对性,加强经济监测预警,对苗头性趋势性问题早发现早处置,确保经济平稳运行。

  按照宏观政策要稳健有效的要求,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增强有效性。要优化宏观政策组合,注重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联动、跨周期和逆周期宏观调控政策有机结合,形成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的合力。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积极的财政政策取向体现在多个方面,要根据不同年份情况合理搭配政策工具、综合权衡各项具体政策力度,优化政策组合,以取得最佳效果。今年统筹考虑各方面情况,对积极的财政政策作出了符合实际的安排。赤字率拟按2.8%左右安排,比上年预算下调0.4个百分点。这样做,主要是考虑增强财政可持续性,为应对可能出现的更为复杂局面预留空间。今年财政赤字率虽有所下降,但通过统筹安排,可用财力明显增加。一是随着经济增长,今年财政收入将继续增长。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安排21.01万亿元,增长3.8%。二是安排特定国有金融机构和专营机构依法上缴近年结存的利润1.65万亿元,其中9000亿元调入一般公共预算。需要指出的是,安排特定国有金融机构和专营机构上缴利润,符合我国法律规定,也是世界主要经济体的通行做法。但这是一个非常规手段,在紧要之时才予以动用。2019年为弥补大规模减税和社保降费率带来的收支缺口,动用了这个手段。世纪疫情发生以来,为备不时之需,对特定国有金融机构和专营机构暂停上缴利润、作为储备政策工具。今年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安排特定国有金融机构和专营机构上缴了2021年以前形成的、应上缴的结存利润。三是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及使用结转结余等。

  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今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23.34万亿元,比上年增加1.92万亿元。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26.71万亿元、比上年扩大2万亿元以上,增长8.4%。今年还安排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额度3.65万亿元。综合起来看,今年积极的财政政策实施力度是比较大的。新增财力要下沉基层,主要用于支持落实助企纾困政策和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今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增加约1.5万亿元、规模近9.8万亿元,增长18%、为2012年以来最高增幅。中央财政将更多资金纳入直达范围,省级财政也要加大对市县的支持。要充分体现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注重精准、提升效能的导向,大力优化支出结构,保障重点支出,严控一般性支出,切实把宝贵资金用在发展紧要处、民生急需上。

  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稳定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是反映金融与实体经济关系的主要指标。针对前几年货币供应量增长率持续下降特别是2017年、2018年下降幅度较大问题,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明确“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要与国内生产总值名义增速相匹配”,除2020年疫情暴发特殊情况外,2021年和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均延续了这一要求。2021年末,广义货币M2余额同比增长9%,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增长10.3%,总体上看是基本匹配的。今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根据逆周期调节的需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支持,要求扩大新增贷款规模、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要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引导资金更多流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推动金融机构降低实际贷款利率、减少收费。

  宏观杠杆率(非金融部门总债务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是衡量一个经济体债务总水平的指标,也反映了货币政策的松紧状况。疫情发生以来,世界主要经济体实施量化宽松政策,宏观杠杆率大幅上升。国际清算银行(BIS)数据显示,2021年三季度末,美国宏观杠杆率为281.1%,日本宏观杠杆率为416.8%,欧元区宏观杠杆率为282.1%,分别比2019年末提高26.0、36.4和25.0个百分点。我国在应对疫情冲击中,宏观杠杆率2020年曾出现阶段性上升,随着经济恢复即趋于下降。2021年末我国宏观杠杆率为272.5%、比2020年末降低7.7个百分点,不仅远低于发达经济体的同期水平,也低于我国2009年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时的水平。统筹考虑稳增长、防风险,政府工作报告强调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要加大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力度,促进经济持续恢复发展,同时保持债务水平合理增长,使宏观杠杆率保持在合理水平。要有效应对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调整和国际金融市场震荡的外溢影响,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就业优先政策要提质加力。近年我国人口出生率下降,但城镇新成长劳动力供给仍处于高峰期。今年需要在城镇就业的新成长劳动力近1600万人,达到近10年来的新高。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增加到1076万人、再创历史新高,加上中职毕业生、留学回国毕业生等,需要就业的青年规模更大。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城镇调查失业率全年控制在5.5%以内,比去年5.5%左右的要求更高。为此,要强化就业优先政策。财税、金融等政策都要围绕就业优先实施,加大对企业稳岗扩岗的支持力度。各类专项促就业政策要强化优化,对就业创业的不合理限制要坚决清理取消。各地都要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加强就业监测和失业预警,防范局部地区和重点群体规模性失业风险。

  着力做好攸关国家发展和安全大局的重要工作

  在当前诸多困难和挑战交织叠加的背景下,我们必须心怀“国之大者”,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把准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着力做好攸关国家发展和安全大局的重要工作。

  一是继续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这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公共安全,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刻认识国内外疫情防控的复杂性、艰巨性、反复性,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坚持科学精准、动态清零,不断优化疫情防控举措,科学精准高效处置局部突发疫情,努力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二是确保粮食和能源安全。保障初级产品供给事关国计民生,决不能出现闪失。我国农业连年丰收,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应和储备是充裕的。但也要看到,部分农产品进口量不断增加。2021年,我国进口粮食3291亿斤、相当于国内产量的24.1%,其中进口大豆1930亿斤、相当于国内产量的5.9倍,进口玉米587亿斤、相当于国内产量的10.4%。我国石油、天然气的进口依存度分别超过70%和40%。今年以来,国际粮食和能源市场价格高位震荡。我们必须把确保粮食和能源安全的立足点放在国内。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推进各领域节约行动。抓好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生产、运销和市场调控,保障供应和价格稳定。继续做好能源、重要原材料保供稳价工作,保障民生和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用电。增强国内资源生产保障能力,加快油气、矿产等资源勘探开发,完善国家战略物资储备制度。

  三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针对今年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增多情况,要更加注重统筹发展和安全,继续按照稳定大局、统筹协调、分类施策、精准拆弹的基本方针,做好经济金融领域风险防范和处置工作。要压实地方属地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加强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和能力建设,设立金融稳定保障基金,发挥存款保险制度和行业保障基金的作用,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方式化解风险隐患,有效应对外部冲击,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