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扩大内需要转换机制
刘世锦近年来,我国内需出现结构性变动,以吃穿和其他日常基本消费为主的生存型消费趋于稳定,消费增长更多由社保、医疗卫生、教育、文化、体育、娱乐、金融服务、交通通信等发展型消费拉动,由此,要促进发展型消费、扩大基层内需、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明确政府权责。
近年来,我国内需出现结构性变动,以吃穿和其他日常基本消费为主的生存型消费趋于稳定,消费增长更多由社保、医疗卫生、教育、文化、体育、娱乐、金融服务、交通通信等发展型消费拉动,由此,要促进发展型消费、扩大基层内需、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明确政府权责。
为推进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应兼顾当前和长远,重点要解决好居民消费、房地产、平台经济、民营经济和进出口五个方面的问题。提出扩大居民消费、稳定房地产市场、提振平台经济、支持民营经济、扩大出口贸易的有关建议。
本文围绕平台企业的碳排放与碳核算展开分析,认为平台企业面临较大的碳排放压力,下游的运输和分销是企业碳排放的重点;指出我国目前碳排放政策的缺陷,如在三个范围的碳排放核算没有清晰的标准,并提出平台企业可以提供政府无法提供的政策激励、政府应该为企业减碳提供稳定的政策预期等建议。
数字经济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创造了大量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进而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本文系统分析了数字经济促进就业的现状特征及其背后深层的原因机理,提出在夯实我国数字经济发展优势的基础上,支持相关企业在稳就业、促就业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随着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不断融合,一类同时具备实体企业基因和属性、拥有数字技术和能力的新型实体企业应运而生。新型实体企业从实体中来、到实体中去,能深入理解和精准把握实体经济需求和痛点。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应当把大力培育新型实体企业作为各类经济政策的重要出发点,推动更多这类企业在各行各业中竞相涌现,不断深入巩固高质量发展的微观基础。
本文总结了直播电商助力乡村振兴面临的产品层面、基础设施层面、人才层面的困境,从直播电商行业发展需求出发提出倡议,呼吁各参与主体互通协作,共同发力,促进直播电商助力乡村振兴。其中,政府端要发挥引导作用,包括科学规划园区布局、优化电商营商环境、完善电商人才支撑、构建高效物流体系等。其他参与主体需在政府引导下,积极做好监督、组织、培训、 生产等工作。
俄乌冲突是21 世纪数字时代背景下的一场从火力到算力到舆论的“混合战”,其将传统战争、非常规战争及其他手段融合在一起,是国家权力要素的全面运用。俄乌冲突及国际制裁提示我们,需坚持统筹安全与发展、统筹安排国家网安布局、警惕银行结算系统制裁,需进一步让中国规则引领国际,并培育中国的国际舆论平台。
我国平台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和关键时期,站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高度,本文梳理了中美平台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并提出推进互联网平台高质量发展的三大策略。
平台经济以新技术为支撑,属于典型的双边市场,具有很强的网络效应、跨边网络效应与规模经济性。我国平台经济发展态势良好,但也存在行业结构过于偏重消费领域、发展动力过于依赖商业模式创新、国际竞争力不足等问题。平台经济的发展给治理带来挑战,主要表现为:多重目标要求更新治理理念;治理主体体系难以适应平台经济新特征;现行制度规则体系不能有效处理平台经济发展中的多种关系;现行治理工具难以解决新问题。本文在参照国际治理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如下建议:以促进平台经济创新与发展为导向;建设多元主体治理体系;创新制度规则与反垄断工具;保障平台企业数据合规与数据安全。
ChatGPT 破圈,尽管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但个体对其理解的深度和角度不尽相同。本文将GPT-4 视作一个智能体进行画像,深刻分析其内涵与外延;探索人工智能背景下,自我、意识、智能和人类本身理解发生的根本性转变,指出未来就业市场上,工作的本质将是人机协同和人机融合,认为中国教育应注重社会制度设计改革。
本文从文字、数字、数据发展逻辑,提出数业、数业经济、数业社会、数业文明等概念,揭示了数业诞生的客观必然性,构建了具有浓厚中国表达意识的数业经济、数业社会、数业文明即“三数理论”框架,并应用“三数理论”,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数业振兴对策建议。
本文结合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现状分析,梳理了目前产业发展存在的六个方面问题,提出应持续推进工业互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企业内网数字化改造力度、促进工业互联网设施互联互通、强化关键技术攻关及高端人才培养、拓展工业互联网应用模式及场景、深化“5G+ 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提升工业互联网安全防控能力及构建多元主体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的对策建议。
乡村产业发展是促进农民共同富裕的关键途径,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农村产业发展的诉求发生了变化,亟须针对当前面临的问题完善衔接政策。本文阐述了“产业扶贫”到“产业振兴”的内涵演变,从产业升级、生产要素、体制机制、多元主体等四个方面分析了乡村产业政策衔接的困境,并针对性地提出了较为全面的从“产业扶贫”到“产业振兴”的实现路径。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及科技创新能力的快速提升,以高技术附加值为代表特征的生物药行业迅猛发展,涌现出一大批具有国际视野和竞争能力的生物药企业,开始通过投资并购、专利授权、产品转让等多种形式扬帆出海,取得了一定成绩。然而在这一过程中,企业也遇到了自身创新能力不足、国外政策环境应对能力欠缺、国际化人才缺乏、支持鼓励政策有待完善等问题亟待解决。建议通过国家层面的系统规划引导,在不断加大我国生物药产业培育力度、进一步提高企业自身竞争实力的基础上,着力营造促进企业国际化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大力发展相关配套服务产业,多措并举,助力企业更好“走出去”。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提出的“八八战略”,已经成为引领浙江发展的总纲领,也是浙江国资国企发展的总指引。A 公司自2017 年改建设立以来践行“八八战略”,在深化改革中不断增添活力,在主动服务中持续创造价值,在勇扛使命中积极探索共富,实现了快速发展。新时代新征程中,A 公司奋力打造2.0 版,力求在平台建设、科技创新和人才工作上实现新突破。A 公司创新性探索“八八战略”案例为推进新一轮国企改革提供了新思路和新经验。
本文通过对成渝地区近10 年的校企合作进展、协同创新情况,以及近20 年的创新成果转化情况进行分析,发现两地校企协同创新存在沟通协商制度还不健全、校企合作平台还不完善、校企信息互通机制尚未建立、行业协会商会作用发挥不到位等问题,结合珠三角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的成功实践,提出建立成渝校企互通有无机制、构建新型校企关系、健全成渝协会商会作用机制、建立成渝跨校跨企合作机制等策略,及时解决当下企业技术难题。
国家管网集团组建成立以来,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将公司组建开局与深化改革有机结合,蹄疾步稳推进重组整合,着力释放改革红利。以“四个优化”破除管理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以促进油气管网基础设施公平开放为着力点,推动油气管网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牵稳“三项制度”改革“牛鼻子”,促进市场化经营机制形成;擦亮“最讲政治、最有信仰”管网主标签,在深化改革中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近年来,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创新推出“三度服务”营商环境品牌——招商引资有“热度”、项目落地有“力度”、服务企业有“温度”,打造出各要素相互促进、相互支持、可自我优化的营商环境生态体系。“三度服务”已成为涪城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为推进西部地区县域高质量发展积累了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