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巴曙松

文章

金融业要随经济结构调整而转型

发稿时间:2017-02-10 10:31:34   来源:大河网   作者:巴曙松

  “进入新常态,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是主线,金融业也要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而及早转型,以便使金融业在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的过程中创新发展。”10月18日上午,出席金融资产管理与河南金融业发展高端研讨会暨中原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揭牌仪式的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香港特别行政区经济发展委员会委员巴曙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巴曙松在当天的主题演讲中首先谈了对经济形势的看法。他说,当前全球经济增速总体上处于弱势复苏状态,我国经济虽然受累于国际经济,但结构上出现了积极变化,这主要表现在第三产业持续扩张,金融业和其他服务业同比回升。而随着基础建设的投资逐渐加大,房地产投资边际逐步改善,居民消费也将平稳增长,我国经济稳中向好、稳中有进的趋势不会改变。这一趋势将带动金融产品和融资模式的不断创新,而金融创新又在很大程度上助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巴曙松同时认为,风险防控仍是地方政府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特别是地方债务的化解需要通过金融市场来实现风险重组。从这个意义上看,作为地方版的“坏账银行”,作为“金融豫军”的新生力量,中原资产管理公司的诞生,可以充分发挥其与本地政府部门协作效率高、更了解不良资产包括所涉及企业具体情况的优势,弥补地方金融体系的不足,守住区域性金融系统风险底线,进一步增强为地方经济转型发展的能力。

  金融体系作为资源配置的核心环节,在推动经济转型过程中无疑需要发挥关键性的作用。同时,金融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自身也面临着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问题。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巴曙松说,中国经济正在从依赖资源粗放投入的传统制造产业转向一、二、三产业协调均衡的集约式发展,普遍特征是从重资产转向轻重资产并存,从有形资产转向无形和有形资产并存,经济领域的这些动向产生了多样化的资金需求,而现有的银行融资体系习惯于资本密集、重资产的工业企业,企业往往需要拥有足够的固定资产进行抵押,而且要有充足的现金流以确保还本付息,才能从银行获得贷款。类似的产融不协调不仅延缓了中国产业转型的自然步伐,也使得个别重资产领域产生了大量的“过剩产能”,导致资源配置效率的低下。

  “在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转型中,金融结构也亟须转型。”巴曙松说,金融结构要不断创新理念适应经济新常态。首先,金融部门要从主要服务制造业转向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并重,着力于强化对农业和服务业的支持,促进第一、二、三产业的均衡发展。其次,要从主要服务于大企业转向服务大企业和小企业并重,着力于加强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以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在产业创新中的功能。其三,要从主要服务于生产性领域的投资需求转向服务于投资和消费需求并重,着力于拓展居民消费的多元化渠道,顺利改变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失衡局面。其四,金融调控手段从主要依赖总量工具转向依赖总量工具、增量调节和定价机制并重,在总量平稳的条件下,着力于通过增量调节和定价机制实现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

  “总之,为服务于经济转型,金融业要转向多元化的融资结构体系,信贷结构比例要合理化,增加直接融资的比重;要继续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利用资本市场汇集流动性,促进科技创新成果的资本化,分散科技创新过程中的风险,助推经济向自主创新方向转变,从而实现金融业和实体经济的双赢。”巴曙松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