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改革探索

文章

用市场办法破解老区发展难题

发稿时间:2013-02-21 00:00:00   来源:人民论坛政论双周刊(总第383期)   作者:作者:人民论坛专题调研组

金秋时节,湖北省黄冈市科学发展硕果累累,有一组数据为证:今年1至9月,该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219.14亿元,固定资产投资额659.79亿元,实际利用外资2638万美元, 地方财政总收入73.9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9%、33.6%、39.6%、19.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207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4651元,同比分别增长14.33%、17.9%。刚刚过去的中秋、国庆双节,全市共接待游客132.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8136万元,同比分别增长45%、48%。

  黄冈的发展成就,得益于一个战略的强力拉动:2011年初,湖北省启动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以下简称“大别山试验区”)建设工作。从此,黄冈成为这个战略的主战场和最大受益者。

 

  五大机遇:加快大别山试验区建设,既是协调发展又是战略举措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关系到我国发展全局的一个重大难题。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举措,为革命老区和贫困山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大别山革命老区横跨鄂豫皖三省,是我国重要的革命根据地之一,近百万革命烈士为新中国的诞生牺牲了生命。同时,这里自然环境优美、历史文化灿烂,是全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受历史、自然等因素制约,大别山老区资源优势难以转化为发展优势,至今仍然是集中连片的欠发达、贫困山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任务十分艰巨。

  为加快大别山老区整体协调发展,湖北、河南、安徽三省近年来相继出台了推进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若干意见。去年2月,湖北省委、省政府召开专题工作会议,正式启动了湖北大别山试验区建设工作。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说:“推进大别山革命老区开发建设,是我们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历史责任和发展责任。”

  黄冈地处大别山区腹地,是中共早期建党活动的重要驻地和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中心。改革开放以来,黄冈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与周边地区和全国发达地区相比,发展仍相对滞后,大多数县(市)仍然是版图大县、经济弱县、财政穷县、收入低县。2010年,全市人均GDP不足湖北和全国的一半。

  在黄冈市委书记刘善桥看来,湖北省委、省政府作出建设大别山试验区的重大决策,并将其写进全省“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和省政府工作报告,还专门制发了“8号”文件,出台了高于、重于、优于、强于、好于省内其他试验区的相关扶持政策,黄冈由此迎来千载难逢的战略机遇,具体可以概括为“五个叠加”:一是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和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两个试验区的叠加,二是武汉城市圈和长江经济带的叠加,三是老区扶持政策与西部大开发、中部地区崛起政策的叠加,四是城市化加快推进和工业化加快发展的叠加,五是后发优势凸显与交通优势突出的叠加。

  光荣的革命历史,赋予了黄冈在湖北大别山老区中的主体地位,也使黄冈成为湖北大别山试验区建设的主战场。处在边远山区的黄冈人民看到了希望。

  六项举措:加快大别山试验区建设,既要突出重点又要改革创新

  推进大别山试验区建设,没有成功的模式可以照搬,怎么办?李鸿忠在黄冈调研时指出,绝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先粗放、后集约的老路,必须围绕建设红色大别山、绿色大别山、发展大别山、富裕大别山的总体目标,突出科学发展的主题,把握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上做到一步到位,建成全省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示范区。

  据黄冈市市长刘雪荣介绍,黄冈市根据湖北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结合自身优势,提出了符合实际的总体思路和原则,即坚持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坚持区域合作联动,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坚持政府政策引导和市场运作相结合,坚持突出重点、分步推进,坚持改革创新、大胆探索。在具体实施上,主要采取:

  ——科学规划引领发展。科学编制黄冈大别山试验区总体规划及产业发展规划、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等五个专题规划。各县(市、区)结合当地资源禀赋、发展条件,确定在大别山试验区发展格局中的角色、功能、目标定位。

  ——产业转型优化发展。一是突破性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引进和培育了中粮、伊利、雨润等一批龙头企业,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二是突破性发展文化旅游产业,“黄冈·大别山号”旅游品牌专列已正式开行。三是突破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园区为载体,促进各类创新要素聚集。

  ——项目建设支撑发展。高起点策划了一批项目,其中有1877个进入省项目库,总投资额9845.66亿元。充分发挥试验区的“招牌效应”,坚持大招大引与招大引大并举,全方位、宽领域地推进开放开发。全市各部门积极主动进行对接,在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争取上级部门对黄冈最大限度的支持。

  ——试点示范带动发展。以“点中点”建设、区域协作、扶贫开发为载体,加速推进试验区建设。把产业园区作为跨越发展的主战场、试验区的“试验园”,做大做强现代产业。

  ——改革创新激活发展。创新多元化的投入机制,解决试验区发展的资金来源。创新土地流转机制,盘活存量土地资源。创新土地增减挂钩机制,确保工业发展项目能够“落地”。创新人才开发机制,鼓励各用人单位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引进人才和智力。创新生态发展机制,充分利用大别山优美生态环境,大力发展低碳环保产业和循环经济。

  ——上下联动助推发展。按照“省里抓宏观指导、统筹规划、政策支持,县市做实施主体,上下结合、共同推进”的原则,强化组织领导,狠抓工作落实,全市形成了竞相发展、你追我赶的大好局面。

  通过以上六项举措,黄冈迈出了大别山试验区建设的坚实步伐。

  四个成效:加快大别山试验区建设,既促经济增长又惠百姓民生

  大别山试验区建设工作的深入推进,助推黄冈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进入快车道,主要体现在:

  一是支持力度加大、项目增多。截至目前,已有75家省直单位与黄冈进行了政策与项目对接,其中17个省直单位与黄冈市政府签订了合作协议或备忘录,33个省直单位出台了支持大别山试验区建设的指导性文件或实施方案。2011年,全省支持黄冈大别山试验区建设的规划项目近200个,涉及资金近60亿元。湖北省委“8号”文件规定的扶持政策基本落实到位,扶持项目资金为19.92亿元。今年上半年,黄冈引进招商引资项目396个,协议总投资709.32亿元,其中亿元项目83个。

  二是“硬实力”飞速提升。2011年,黄冈GDP首次跨入湖北千亿俱乐部,在全省居第4位,人均生产总值等13项指标与2006年比实现翻番。

  三是民生难题得到有效解决。总投资14亿元的大别山红色旅游公路已全线通车,黄冈长江大桥、武汉至黄冈城际铁路和黄鄂高速公路将于2013年同步建成通车,黄冈与武汉同城化步伐加快。就业和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城镇就业累计增加26.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4%以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8.9%。优化教育布局,促进各类教育均衡协调发展。累计投入10多亿元,建成一批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农村和城市社区文化设施得到改善。

  四是居民收入稳步提高。2011年,黄冈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73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438元,同比分别增长14.76%、17.4%。老区人民的生活环境更好了,腰包更鼓了,心情更舒畅了。如今的黄冈,正呈现出底气足、活力强、发展快、变化大的良好态势。

  三点建议:加快大别山试验区建设,既需顶层设计又需跨域协作

  新形势下,加快老区全面振兴,是一项紧迫的时代课题。从黄冈市的探索来看,调研组认为有三点可供借鉴的启示:

  启示一:重视战略研究,形成发展规划体系。欠发达革命老区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把科学的规划体系作为发展的基础和行动的纲领,加强对自身经济社会发展的系统性、战略性研究,借鉴国内相似区域发展规划编制中的经验,在进行充分研究论证的基础上编制多层次、高标准、可持续的发展规划。

  启示二:破除传统观念,增强科学发展意识。黄冈的探索表明,建设大别山试验区,传统的工作思路和方式方法行不通,必须破除等、靠、要等传统观念,树立大胆创新体制机制、用足用好用活政策的新观念;必须破除保护环境必然限制经济发展等传统观念,树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齐头并进的新观念;必须破除地方保护主义等传统观念,树立统筹协调、共建共享的新观念。在增强科学发展意识上,做到认真而不敷衍、全面而不片面、深入而不浮浅。

  启示三:着力改善民生,共建共享和谐老区。老区发展基础薄弱,在改善民生方面“欠账”较多。建设大别山试验区,如果不下大力气解决民生难题,将得不到群众的支持和拥护。黄冈市委、市政府真正贯彻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要求,重点改善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形成了一系列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成果,有力地鼓舞了老区人民抢前争先的信心和勇气,全市正在形成推动大别山试验区建设的强大共识与合力。

  大别山试验区建设,是湖北为了统筹全省区域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助推老区振兴而设立的特殊战略,目前还处在初级阶段,尚有许多难题需要解决。对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教授李春苗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对黄冈市来说,虽然开发起步较晚,但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后发优势明显,更应当把绿色、特色、现代作为产业发展的方向。同时,要继承优良的革命传统和老区精神,在国家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政策支持下,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内聚力、辐射力和驱动力,变红色资源为发展资源,变文化优势为竞争优势。

  对湖北省来说,要深化跨省协作,形成发展合力。大别山革命老区地跨鄂豫皖三省,在自然属性和历史发展上是一个整体,在老区振兴发展和连片开发上也应该是一个整体。未来,应打破行政分割,从省级层面进一步健全协商机制,形成共推大别山发展的合力,促进区域一体化、协调发展。

  从国家层面来说,建议推动“大别山试验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出台“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规划”,将其与陕甘宁、井冈山等革命老区一同列入国家发展规划,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切实增强大别山革命老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执笔:人民论坛记者 陶建群 王志远)

  黄冈:自然与人文交相辉映之城

  黄冈市地处湖北东部、大别山南麓、长江中游北岸,现辖一区(黄州)、二市(武穴、麻城)、七县(红安、罗田、英山、浠水、蕲春、黄梅、团风)和一个县级龙感湖农场,版图面积1.7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740万。

  区位交通得天独厚。黄冈位于楚头吴尾和鄂豫皖赣四省交界,与武汉山水相连。境内依傍一条黄金水道(长江),紧邻两座机场(武汉机场、九江机场),贯通四条铁路,飞架六座长江大桥,纵横六条高速公路,具有“承东启西、纵贯南北、通江达海”的优势。

  自然风光秀丽多姿。大别山巍峨磅礴、神奇多姿,在黄冈境内连绵数百里,其主峰天堂寨集奇、险、幽于一体,堪与泰山、庐山媲美。龙感湖与鄱阳湖相连,是全国重要的湿地保护区。长江流经黄冈200多公里,“百湖千库”星罗棋布。

  历史文化源远流长。黄冈孕育了中国佛教禅宗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宋代活字印刷术发明人毕升,明代医圣李时珍,现代地质科学巨人李四光,爱国诗人闻一多,国学大师黄侃,哲学家熊十力,文学评论家胡风等名贤巨擘,李白、杜牧、苏轼等在此吟咏出千古名篇。黄冈是黄梅戏的发源地,是全国著名的“戏曲之乡”。

  革命传统光辉灿烂。黄冈是中共早期建党活动的重要驻地和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中心。为缔造共和国,先后有44万黄冈儿女英勇捐躯,其中5.3万人被追认为革命烈士。诞生了董必武、陈潭秋等三名中共一大代表,董必武、李先念两位国家主席和200多名开国将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