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改革探索

文章

“两型同步”:开创党建带社建新路径

发稿时间:2015-05-07 00:00:00   来源:《国家治理》周刊   作者:作者:李 成

涌泉街道立足实际,以打造党建工作引领下的“积极型社区”建设为具体项目化抓手,全面实施四大提升工程,促进“六有”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和“积极型社区”建设“两型同步”,为基层党组织在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中发挥作用、体现地位、实现价值,做出了有益探索,取得了实在效果。

基层党组织班子队伍建设与社区治理同步,为“积极型社区”提供支撑

通过思想建党、制度治党、人才保障等,发挥党建引领带头作用,为“积极型社区”建设夯实根基。

一是更新治理理念。牢固树立“党建强则社区强”的指导思想,全力推动基层党组织转变意识,将“积极型社区”建设作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具体任务、内容、指标予以落实。确立“以党组织的服务功能推动社区的积极发展,以社区是否积极发展检验党组织的服务效果;以党组织的全面服务换取社区积极性的全面发挥,以社区积极性的全面焕发回馈党组织的贴心服务”的新理念。

二是优化治理体系。突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区域化和功能型。依托精细的小网格,将党组织嵌入社区、楼盘小区和居住单元,推动服务体系向横向延伸,在集体经济组织、“两新”组织等新兴领域积极建立服务发展、服务生产经营的功能型党组织,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确保“积极型社区”建设事事有人抓,件件有落实。通过全域、全员、全面、全时“4Q”模式实现党建工作全覆盖,建有党委、党支部34个基层党组织,划分9个大网格55个小网格,以稳固的党建组织系统,以完善的服务网格体系,为社区治理导航领航。

三是提升治理能力。建设本领过硬的服务队伍,以专业化、社会化、精细化服务为目标,构建了“专业社工+党员义工”、“专业社工+志愿服务队”等服务模式,建立党员联系服务企业“三员三相”工作结构、开展“党员义工日”、“周四零距离”、“展个人所长、助社区居民”菜单式服务等活动,提升党员干部组织动员、统筹协调、处突应变和办文办事等8个方面综合能力。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专业社工的职业化作用和群众广泛参与的聚力作用融会贯通,实现了服务由丰富的单一性向整体的丰富性转变。

基层党组织平台载体建设与社区服务同步,为“积极型社区”丰富内涵

通过建阵地、搭平台、多服务、搞活动等方式,开创党委推动、政府带动、社企联动、居民行动“4D”工作格局。

一是提档升级服务平台。打造集党务政务、公共服务和便民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服务阵地,在社区服务供给者和需求者之间搭建优质平台,使服务落地生根。将党建、政务服务资源进行高度整合并向社区各类服务组织输出,提档升级社区(村)活动中心,腾置大量物理空间,用于养老、文娱、助残、培训等各类服务,扩建瑞泉馨城、凤凰社区和洪江村活动中心及“银龄凤凰”、“乐龄洪江”等服务项目场所共1400平方米。

二是完善专业多元服务。以居民需求为导向,基层党组织核心引领,社会组织广泛协同,凝聚各种社会力量多元化参与社会治理,有效促进党建资源与社会资源的融通互动。培育和引进社会组织,构建专业社工引领、专职社工辅导、志愿者参与的多元互动格局。建立“七星拱月,众星环绕”工作构架(七星依轨运行——爱心帮扶社工服务中心、居家养老社工服务中心、青少年社工服务中心、24365便民社工服务中心、创业就业社工服务中心、矛盾调处法律咨询社工服务中心、企业社工服务中心等专业型社会组织;一月核心运作——“涌泉•滴水”枢纽型社会组织;众星灵活运转——各类草根社会组织),找准服务需求和对象、优化服务内容和方式,让服务更加贴近群众需求。全年投入204.1万元用于购买13类37项社会组织服务。新培育爱心妈妈队、情满邻里协会等社会组织10个。开展首届公益创投“三亮项目”比拼大赛,评选表彰23个公益之星和6个优秀社会组织。

三是活动领域组团推进。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以共青团、工会、妇联、协会等组织为联系纽带,让党员骨干在“积极型社区”建设中带头示范。尊重群众主体和群众智慧,双向互动,将“向群众取经”作为服务型党组织坚持群众路线、落实群众工作的硬规定,党委政府去征集、调研群众诉求,由群众自己“点菜”,最终达到服务型党组织效能最大化、积极型社区治理效果最优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群众在享受幸福生活时不忘党恩,将街道 “泉心泉意” 首届公益文化节贯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始终,全年共开展8大类58项活动100余场次。

基层党组织制度机制建设与工作成效同步,为“积极型社区”保驾护航

坚持日常考核和定期考核、定性评价和定量评分、组织考核和观摩评比相结合,通过上级点评、同级测评、群众参评的考评体系,全方位检验“积极型”社区治理成效。

一是健全制度机制。健全党员干部服务群众承诺践诺制度,普遍推行党员亮身份、“党员先锋岗”、党员服务窗口等做法,建立“平均1名机关干部+2名社区(村)两委+6名议监事会成员+30名群众骨干+260名群众”的党员干部联系群众“金字塔”机制,开展“夜话访谈 民情日记”等走基层活动,动态了解群众需求,有针对性地组织党员点对点帮扶困难群众。对“走基层”收集的民生、困难、稳定三大台账解决情况进行反馈,实行公开向群众“晒报账”制度。按照“三带三回三决不”工作法,开展 “双联”“五进”等活动,党员领导干部联系4户以上企业楼盘及建筑工地,全年共计531人次。

二是完善考核规则。将“积极型社区”的发展目标、具体内容、评价标准、奖惩激励等分解成可把握的5大类62项细化指标,以此考核“全覆盖”的组织系统。引入“贡献指数积分、竞争发展”机制规范党员管理,年终考核时对9个社区(村)党组织书记履职目标承诺和完不成目标辞职承诺“双承诺”,进行“双述双评”和第三方机构测评。培养锻炼入党积极分子64人,评定星级党员13人,新发展党员15人,转正19人。

三是践行志愿服务。以“涌泉•滴水”为平台,组建党员群众志愿者队伍、高校学生志愿者、企事业单位志愿者,分别取名“蓝水滴”“绿水滴”“红水滴”,开展志愿者服务能力建设培训,参与社区7大类公益服务活动。由单纯的服务消费者转向服务生产者,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志愿服务理念,通过“公益银行”的积分管理,量化党员群众的服务行为,“以服务换服务”,形成互帮互助互敬互爱的积极氛围。注册社区志愿者5745人,其中党员2306人,占总人数40%,每名党员认领1个公益服务项目,人均累计完成义工服务时间16小时。

“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和“积极型社区”建设“两型同步”,将党建思路和社会治理思路融为一体,开创了党建工作与社区治理“协调同步,和谐发展”多赢共赢、互促互惠局面,夯实了党的执政基础、提升了党建科学化水平、促进了社会治理现代化。

 (作者系成都市温江区涌泉街道办党工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