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改革探索

应群众之所需 满群众之所感
—— 香河县蒋辛屯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

发稿时间:2020-07-17 10:50:04   来源:香河县委改革办  

  香河县蒋辛屯镇被确定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区以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充分运用临近副中心的区位优势、临河富水的生态优势,围绕“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作文章,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走出了一条符合环京地区推动乡村发展的新路子。

  一、坚持产业带动,壮集体、强个体,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

  蒋辛屯镇坚持以增强集体经济实力、带动群众增收为项目导向,在引进项目之初就注重其与农业农村农民的融合,以项目拉动乡村经济发展、促进群众增收。

  “企业+农地”,升级传统农业。由镇村出面协调,自愿有序有偿流转农民土地,交由有资质的企业统一经营、统一管理,进而发展新型农业、乡村旅游,这样不仅没有改变土地性质、土地使用效力,还增加了单位土地收益,促进了农业生产转型升级。目前,共引入集种植、采摘、观光一体的农业旅游项目12个。其中,水岸潮白田园康养综合体项目,在领子村推行成规模种植胎菊花,不仅吸引游客可观景、采摘,还实现了300万元的农产品收入;在李庄村举办的“恐龙+风车文化艺术节”活动,去年累计接待北京游客2万余人,实现收入16万元。此外,锦仓里乐园、雨润潮白农庄等7个村企融合项目正在抓紧建设。

  “企业+农宅”,打造精品民宿。结合“空心村”治理工作,有村委会(合作社)出面协调,企业与农户签订协议,有偿租用农户群众闲置房屋。同时,以“土得干净、土得高雅、土得文艺”为方向,把土炕留下来,把柁檩露出来,把现代生活设施装上去,建设独具乡土气息的民宿,真正把游客“留下来”实现“过夜游”。近年来,先后建成“香居小筑”“别处潮白”等精品民宿品牌2个,建成“精一别舍”“松息别院”等主题宅院26处,节假日入住率均达90%以上。年内还将在4个村街新建45家,初步形成精品民宿聚集效应。

  “企业+村街”,促进百姓增收。以村街为单位成立农民合作社,负责与企业对接生产经营过程有关事宜。同时,试点建立起村企共建共享的分配机制,合作社按企业在本村经营收入的5%提取管理费,其中:管理费的50%部分在村街支出村内卫生、路灯修缮、供水管路修缮等相关服务费后,剩余部分分配给本村村民;另50%部分由入社农户进行分配。在“房屋土地挣租金、上班打工挣薪金、旅游服务挣现金”的基础上,通过项目运营分红,进一步壮大了村集体经济。今年一月初,李庄村旺丰合农宅旅游合作社社员实现分红近20万元。

  二、坚持美丽打底,优环境、靓乡村,不断提升群众“舒适感”

  按照“片区统揽、村街为核、绿色打底、廊道串接”的思路,成片连线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大力提升群众人居环境舒适感。

  修路跟着产业走。以香河获评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为契机,按照“产业发展到哪里、道路就修到哪里”的思路,打通断头路、接通国省道、增加客运点,串连旅游点和美丽乡村,全力推进镇域内交通路网建设。同时,依托全县2元智慧公交,构建起县镇通、镇村通、村村通、路路通的交通格局。截至目前,镇域内累计建设道路125公里,道路硬化19.38万平方米,全部连村路由3.5米宽提升到5米宽,沿途种植沙地柏、鸢尾野花组合,再配以统一风格的灯杆,不仅有效改善了群众出行,也为下一步发展产业、吸引旅游奠定了路网基础,把全镇农村公路打造成为了风景线、发展线、增收线。

  环境按照禀赋优。针对临近潮白河的镇域特色,以全面落实河长制为抓手,积极开展河渠治理工作,既引水造新景,又治水净风景,全面提升水系饰景功能。近年来,通过多元化筹资,先后治理沟渠清理河道12公里,新建闸涵2座,对8个村街的污水处理设施实施改造升级并全部达到国家标准,减少污水增量,有效保证了水质环境,真正让风景活起来、流动起来。在此基础上,按照“市场运营、村街实施、政府督导”的工作思路,将镇环卫保洁、村级垃圾清运、镇容镇貌清洁业务推向市场,外包给专业公司,建立起镇、村、户垃圾处理三级组织管理网络,通过为辖区村民免费发放垃圾桶、根据垃圾重量兑换生活用品、建设阳光堆肥房等举措,逐步革新村民生活观念、转变生活方式,构建起垃圾分类、收集、转运、处理体系。

  庭院突出个性妆。坚持以“政府引导、村街组织、群众主体、干部带头、奖补撬动”的工作思路,扎实推进美丽庭院建设。各村街选定5-8户示范户和一条主街主巷为“美丽庭院”示范街,由镇政府聘请的设计师逐户因院制宜制定方案,由统一的施工队负责厕所改造、院内硬化、景观小品打造。同时,由镇政府免费向各户提供花籽、花卉苗木,并聘请美丽生活指导员,开展家居整理、文明礼仪、绿植养护、生活技能培训等。截至目前,全镇已打造完成精品庭院480户,美丽庭院1203户,群众的居住环境和精神面貌都有很大提升。

  三、坚持治理有效,夯基础、淳民风,不断提升群众“安全感”

  突出抓好新时代农村治理工作,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群众生产生活安全感。

  发挥党支部作用强治理。坚持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激活党员先锋意识、夯实基层堡垒。创新党员教育方式,录播《党员风采录》,通过广大党员亮身份、作承诺,进一步增强党员的自律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擦亮党员名片。始终坚持“大党建”运行机制,将基层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融合。特别是针对急难险重工作,创新成立51个党员攻坚队,坚持干部先上、党员先上,以干部带党员、以党员带群众。在依法拆迁拆违工作中,先从村干部、损失较大的企业拆起,然后再是一般群众和小微企业。党员干部打头阵、做表率,有力带动了群众自觉拆违。在路网攻坚、环保治理等工作中,全镇共协调解决疑难问题300余个、村街矛盾200余个,没有引起一件信访问题。

  弘扬新时代精神淳民风。坚持立足于农村、农民的特点,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不断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坚持强化显政,在镇《政民桥》广播开创《辛屯建设大家谈》栏目,并坚持每月更新2期,镇政府公众号每日更新,把最新的信息推送到百姓身边。开展家风文明培育行动,聘请美丽生活指导员对村民开展文明礼仪等培训,引导树立生态、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营造淳朴现代的农村生活氛围。充分发挥新时代农民讲习所的平台及载体作用,采取群众点题我请专家的方式,邀请高级讲师到村围绕乡村旅游政策、乡村旅游经营管理、民宿打造、餐饮服务等方面进行现场教学,切实把群众思想凝聚到集中精力奔小康的道路上来,以最广泛的思想共识引领群众的主流行为。

  推出全视角举措保安全。突出人民安全的基础地位,坚持以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把矛盾和问题化解在萌芽、化解在基层的思路,突出抓好维护稳定和治安安全。全面推行“一村一法律顾问”制度,不定期由法律顾问进村普及法律知识,解答群众涉法难题。特别是在推进急难工作时,由村主动与法律顾问对接,加大入村宣讲解疑频率,及时化解矛盾隐患。同时,建立镇级网格管理数字系统,统一录入网格内的人、地、物、事、组织等各类信息,实行联网式动态管理,特别是对重大矛盾、安全隐患、特殊人群、孤寡老人等重点服务对象,实现全天候跟踪、掌控。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天网工程”监控系统,对村口、主干路口进行实时监控,并为辖区群众提供失物找寻、人员救助、抢险救援等各类服务,赢得了群众好评。

  四、坚持民生为先,祛所忧、兴所乐,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

  始终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目标,扎实推进民生领域改革工作,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

  增就业,鼓民腰包。突出把千方百计增加群众就业放在首位,在谋划引进项目之初,便将群众就业工作统筹考虑之内,由镇政府出面协调联系工作岗位,吸纳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就业。近年来引进的水岸潮白、绿野农庄等12个农业旅游项目,既包含景点物业服务岗位,也包括生产劳动岗位,共为群众提供就业岗位200余个,促进人均年增收近3万元。同时,在旅游景点大力发展“地摊经济”,依托水岸潮白、锦绣潮白等国家3A、2A级景区,通过引入废旧火车皮、划定摊位点等方式,设置售卖摊点并强化管理,促进农村群众充分就业。在此基础上,结合镇区和村街常设的保洁队、保洁员,把“5060人员”也纳入就业服务对象,提供公益性岗位,增加群众收入。

  兴文娱,乐民所乐。坚持把文娱活动与本镇的传统历史和区域特色结合,与乡村旅游相结合,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丰富。成立本土特色的锦绣潮白艺术团,以“传承潮白文化,点亮辛屯亮点”为主题,将本地民俗文化和美丽乡村、生态旅游融为一体,开展系列乡村文艺汇演活动,目前已开展5场巡演。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改造提升村内民俗文化馆、农家书屋和文化活动广场、文化墙,浓厚农村文化氛围。同时,举办书画笔会、特色美食厨艺大赛、美丽乡村骑行赛等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优服务,祛民之忧。面对中央和省市县越来越多的惠民政策落实任务,以乡镇改革为契机,对镇、村服务平台进行全面升级。目前,全镇村级便民服务站全部规范建设到位并投入使用,实现便民服务全覆盖。在村级大力推行“六办”工作法(领着办、代理办、上门办、预约办、联网办、延伸办),镇村两级累计办理、代办群众事项2800余件,真正给群众提供了实实在在的便利。强化村务规范化运行,研究制定支部书记抓党建责任清单、小微权力清单和帮扶对象清单,规范村干部干事创业。目前,新农合、新农保办理、低保户申请、林木采伐等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政策规定,全部在村街公示公开,让群众明明白白办事,办得明明白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