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唐钧

文章

让人无所适从的“奥特卫普”

发稿时间:2017-03-01 10:15:44   来源:中国改革网   作者:唐 钧

  “奥特卫普”不是笔误了的“安特卫普(比利时一城市)”,它根本就不是一个地名或者人名,是我故意杜撰的一个带点洋味的名词,用来表示我的一种困惑及担心。

  “奥特”即英文“OUT”,现在在网上常被写成“凹凸”。但后者读音偏差更大,何况凹凸在中文语境中自有其含义,更主要的是与“OUT”好像没有半毛钱的关系。在中国人嘴里,“奥特”,即“OUT”,最常见的解释应该是“外行”或“门外汉”、“不专业”。引申义便是一种诧异:“这都不懂?”——“OUT”了吧? “卫普”,则是“卫生知识科普”的缩写。目前在媒体上,尤其在视听传媒上,这类节目很热门。而且在老年人群体中,非常具有权威性。要获得现场参与的资格,更是一票难求。综上所述,“奥特卫普”的全部含义是:只要打开电视看这一类节目,第一感觉就是自己又“OUT”了。

  但是,看这类节目多了,常常又碰到一个问题,当同一个事物或同一种情况被两个类似的节目甚至是被两个同档不同次的节目作出两种截然相反的解释时,到底听谁的?

  有朋友从微信传给我一个视频,内容是一个著名的“奥特卫普”节目。节目一开始就以一个罹患过敏性鼻炎的小伙子不断打喷嚏,不断留清水鼻涕的镜头做由头。因为我也患有同样的疾病,便抱着很大的希望看下去。但是,医生检查的结果令我大吃一惊,居然这毛病是早上起来喝一杯凉白开所致。医生的诊断意见大致是:早上喝一杯凉白开,少则一二年,多则三四年,一定会出现类似的“阳虚”症状。好事的传贴者更使这个诊断升级到:凉白开﹦慢性自杀!这很使我失望甚至绝望,因为我并没有喝凉白开这样的“坏习惯”或“坏毛病”,但鼻炎却照样会不时发作……

  转念又一想,世界上习惯喝热开水的好像只有中国人,其他各国人民一般都喝凉水,甚至还喝自来水。譬如到国外住酒店,早餐佐餐的都是冰凉的饮料,甚至拿冰牛奶泡麦片或麦圈,那么他们的健康岂不令人担忧?现在因为中国旅客多了,餐厅里才会为迎合中国人的生活习惯有热水供应,或者可以到前台借个不属于客房标配的热水壶自己动手烧热水。但是,关键的是,并没有看到老外都个个阳虚,都在打喷嚏、留鼻涕。

  早上喝凉白开,并不是中国人的传统习惯,非常可能也是某次“奥特卫普”传授的。记得在同一电视台的同一档或另一档节目中,医生们曾经告诉我们,人的消化器官,尤其是食道和胃,特点是怕烫不怕凉。怕烫暂且不说,但“不怕凉”这一点,和刚才所说的那位医生的诊断是不是截然相反了。

  声明一下,我个人绝对尊重中医,相信中医,并且还经常看中医。对于过敏性鼻炎,一位老中医开了个“药汤蒸熏呼吸道”的方子,还很管用。我也无意对这位医生的诊断所根据的中医理论提出质疑,而且还很认可她“阳虚”的诊断。唯一觉得疑惑的是,过敏性鼻炎或阳虚是否因早晨喝凉白开所致。

  另外,既然是“奥特卫普”,也就是说,节目的使命是向广大非专业甚至绝对门外汉们传授普及科学的专业知识。因此,在举例的时候是否应该多多考虑一下。当然,现在是一个文化多元的世界,允许有不同的观点存在。但在挑战普通人的生活习惯时,是否多花点时间作解释。譬如大家都已经烂熟于心的“隔夜茶会致癌不能喝”的说法,现在有人为其平反,说早上喝杯凉茶败火通便。诸如此类的例子,在各种“奥特卫普”的视听传媒或纸质传媒上多得很。现在倡导“健康中国”,在此大背景下,“奥特卫普”的确也很重要。但国人要的是真正的健康知识和常识,节目的主持者和医务工作者嘉宾不把问题说清说透,本来很正确的理论和方法却导致了受众的左右为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