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产经

文章

厉以宁:国进民退中的企业出路

发稿时间:2011-07-04 00:00:00   来源:商界  

  计划经济还没有退出舞台

  受2008年金融危机冲击后,大家都很关心“国进民退”的话题。其实经济紧缩的时候,民营企业受到宏观调控的现象比国企明显,从而会出现退缩。但不能认为“国进民退”是一种正常现象。

  从1979年以来的30多年,中国经济之所以有巨大变化和发展,首先归功于体制的改革,也就是从计划体制转向市场体制。但是,能不能说计划经济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没有。计划经济体制有两个支柱:一个支柱是国有企业制度,另一个支柱是城乡二元体制。不把这两个支柱搞掉,计划经济就还没有退出历史舞台。当然,并不是说市场经济中就没有计划。

  实际上,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为什么要有国有企业?是因为国有企业应当自觉地完成国家发展战略,如果国有企业连这个职能都不能履行,那么要国有企业干什么?这就要求国有企业朝着符合国家发展战略的方面发展和改革。国有企业下一步的任务主要是进行重组,同时,国有企业中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改革,比如行业垄断,激励机制和监管机制结合等等。

  要使民营企业符合国家发展战略,就要通过国家的财政政策、税收政策、货币信贷政策和产业政策,给它们以影响、对它们有吸引力,这样它们才会转到符合国家的发展方向的战略上来。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为什么大量民间资本不投向实体经济,而投向虚拟经济或者参与资产炒作?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很多领域是限制民营经济进入的。民间资本没有好的去向,于是纷纷流到资产市场。即使民间资本可以进入的领域,由于竞争不公平,利益常常得不到保证。“新36条”是一个重要信号,要把民间资本引导到国家需要发展的领域和行业。

  国企和民企是各有优势的。国企的优势是资本雄厚、技术力量强、人才多;民营企业的优势在于,机制灵活、自负盈亏、敢于冒风险,所以应该把二者优势结合起来,二者可以更好地合作。今天,国有企业能够保持盈利的现状,如果没有民营企业的协作配套行吗?假定民营经济萎缩了,难道国有企业就能够一枝独秀吗?不可能。

  应该说,无论“国退民进”,还是“国进民退”,都不是政策追求的目标。我们政策目标应该让国民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不断地提高。至于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进退机制,前提应该是公平竞争。谁的竞争力强,就把其他企业淘汰掉。

  从国有企业的角度看,民营企业既是竞争对手,又是合作伙伴。大型国有企业,离开一大批民营企业怎么能发展起来?计划经济时代国企没有竞争对手,自身也难以有大的发展。现在有了竞争对手,在市场中各自应取长补短,才能有所提高。

  从民营企业的角度看,民企也并不需要追求“国退民进”。尤其在国际市场上,无论是国企还是民企,都是中国的企业,都是民族企业。无论哪个企业,只要竞争力强,能打入国际市场,扩大市场份额,就是我们的骄傲。

  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应该形成互赢、共赢的格局。

  政策是民企转型的障碍

  但是,有些国有企业似乎不愿意和民营企业共赢。我在调研中发现,国有企业拖欠民营企业债款的情况并不鲜见。有的地方,小企业交货后至少三个月后才能收款,很多拖到半年以上。很多国有企业、大企业还在推行“零库存”制度,即把仓库腾空。小企业作为供货方竞争激烈,为了拿到订单就要有超常规储备,以便随叫随到。小企业本身资金非常紧张,遇到拖欠问题更是雪上加霜。

  企业拖欠问题还要和融资难问题结合在一起考虑。我们在调研中发现,没有一个地方不反映融资难。人民银行汇报说解决了融资问题,但民营企业仍反映融资难,为什么?因为统计方法有问题。雇员3000人以下的企业都属于中小企业,占到企业总数的90%以上。银行说给中小企业贷款,实际受益的都是中等偏上企业,至于中等企业、中等偏下企业拿不到贷款,小企业更不可能拿到,这些才恰恰是民营企业的主体。我们在与小企业家闲谈中了解到,很多小型民营企业融资实际上靠高利贷、地下钱庄,它们没有正规融资途径。

  商场不是战场。战场上,一方吃掉另一方为胜利。商场上,我们今天是竞争者,说不定明天就成为合作伙伴。只要市场能够做大,企业都能得到好处。肥水要流入外人田,企业自身能做大,市场也能做大。一家企业兼并另一家企业,目的应当是实现双赢、共赢。企业家要有这种眼光。

  有了这种眼光,就会发现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在经济发展中是有广阔前景的。国有企业跟民营企业应该发展、平行发展,走到国外的企业不管是国有还是民营都是中国的企业,不管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创造的品牌都是民族品牌。

  事实证明,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可以很好地合作共赢。

  大家都知道,最近几年我们都在谈经济转型。原本,经济危机是逼迫企业进行转型的重要因素,但转型尚未完成,经济已经很快回升,转型没有达到预想目标。经济转型是国家发展战略,应该是国有企业的主要责任,但是因为投资决策的体制改革还没有完成,国企在很多投资决策方面还没有承担作为市场主体投资的决策权;资源定价体制的改革又遇到了困难,资源定价的不合理加剧了结构的不协调;由于结构调整可能在一段时间内影响地方的GDP增长率,地方政府下不了决心,从而影响了国企的转型;尤其是既得利益的存在,让国企对行业垄断的利益感到满足,大大减少了创新的动力,这些因素决定了国企的优势没有发挥出来,经济转型没有收到预料的效果。

  而民企没有体制的束缚,但是也不急于转型,主要是因为政策上还存在障碍。一是对民营企业非常重要的融资问题没有解决;二是企业技术人才,包括熟练工人储备不足,人才引进又存在各种问题。在辽宁调研中我发现,职称、户口、社会保险等问题都是技术人才流向民营企业的重要障碍。三是技术转型必须有市场,这样才能有效益,但市场对民营经济存在很多限制,甚至准入问题尚待解决。在广东和辽宁,民营企业家都对进入政府采购名单难反应强烈。不被列入政府采购名单,即使产品创新做得再好,也无法得到市场,产生效益。总之,以上融资问题、技术力量问题、市场准入问题得不到解决,民营企业靠一己之力,很难完成经济转型的任务。

  国企的优势在于技术力量雄厚、规模大,民企的优势在于机制灵活、敢于创新、敢于自担风险。2011年年初的“光华新年论坛”上,我给国有企业的掌门人提出了一个思路,告诉他们民营企业在很多方面是可以成为国有企业的合作伙伴或配套的协作单位的。最近,国企跟民企在自主创新方面,正在探索合作的形式,大约有三种合作形式:一是纵向模式,即同一条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都有国企和民企,要共同探讨本产业链上的薄弱环节,以取得自主创新的突破。二是横向模式,即同一个行业中有代表性的国企同民企合作,共同解决本行业中的重大技术难题,解决发展中的瓶颈问题。三是子公司模式,双方出资、出人,建立子公司,把国企和民企的优势都吸收进来,专门从事研究、开发、推广。

  在自主创新上,国企和民企可以合作。在扩大就业、打造品牌、抵御危机等方面,国企和民企也可以很好地合作。

  市场是“开发”出来的

  对于民营企业来说,重要的是做精、做稳、做强。企业不在大小,精才能强;稳才能做大,大而不稳,迟早要垮。我经常讲,小富靠勤奋,中富靠机遇,大富靠智慧。今天正是我们靠智慧的阶段。要大发展必须有大智慧(601519,股吧)。要有大局意识,要了解当前形势和经济走向。

  有了大局意识,就会时刻关注形势和经济走向,就会发现市场是变化的。静态地看待市场,市场就这么大,你占的份额多了,我占的份额相应的就少了。但GDP是增长的,人均收入是提高的,所以市场将扩大。不仅如此,市场还是可以创造的。民营企业的体制决定了它的灵活性,加上大量民营企业规模不大,船小好调头,民营企业要千方百计去寻找和创造新的市场。

  市场是怎样开发出来的?

  1.开发新产品,就等于创造了一个新市场。假定国外已经有了某种产品,而某个企业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同样意味着创造了一个市场。这叫做再创新。再创新不等于侵犯别人的专利和知识产权。

  2.赋予产品以新功能,等同于开发一种新产品,创造一个新市场。今天的手机同十多年前的手机相比,功能增添不少。消费者不断购买功能更新的新手机,新市场也就产生了。

  3.消费者的需求发生了变化,为了适应这种变化,需求创造供给,创造市场。快餐食品、方便面,都是先有对消费品的需求,供给就产生了,市场就创造了。

  4.随着新产品的开发,与之配套的一系列服务就兴起了,市场也就扩大了。这方面的例子可以举很多。例如,许多家用电器被开发出来以后,与之配套的一系列服务,如修理服务、租赁服务等等,随之兴起,市场必然相应扩大。

  5.换一种营销方式,可能发生一场市场革命,从而也就创造了市场。房地产市场上的按揭,还有各种消费信贷方式,都导致了市场的革命,创造了新市场。

  6.在变动的市场中抓住机遇。这与不同行业、不同商品的销售规律有关。以服装和粮油市场为例,一般说来,服装和粮油的收入、价格和销售量的关系是不一样的。假定价格上涨,以及收入下降,粮油的销售量变化不大。因为低收入者和高收入者都需要购买粮食和食用油。服装销售量却不一样,低档服装可能销路减少较多,因为低收入者在减少收入时,首先顾吃的,服装可买可不买的不买。高档服装的销路不一定下降,因为购买者是高收入者,他们只要想买衣服就会购买。从这个例子可以联想到其他商品的情况。

  总之,一个有眼光、有胆量、又有组织能力的企业家,就是一个善于创造市场、扩大市场的企业家。企业家可能也是某一专业的专家,但也可能不是某类专家,企业家就是经营管理专家,他站得高,看得远,能用人。这就是他的过人之处。

  企业家要学会看政策

  我们天天讲“挑战与机遇并存”,但民营企业的机遇究竟在何处?其实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已经讲得很明确了。

  经济转型后,经济增长的突破口可能在四个方面。一是新能源和汽车行业技术改造。新能源能够减少污染,节省石油,带来全球汽车行业的改造。国际上对环保、节能减排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如果我们的技术不符合标准,我们的产品就无法走出去。中国必须对此心存警觉。二是新材料和信息化带动装备制造业和房屋建筑业的改造。

  如果能够在新材料方面有所突破,在数控、智能装备制造方面有所创新,建造出全新的住房,我们就打开了市场。三是环保产业。要大力发展我们自己的环保产业,带动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四是生物科技新医药,包括新型农业。这些行业未来前景很广阔,百姓衣食都在其中,大有发展潜力。

  这四个突破口都需要技术创新。民营企业机制灵活,敢于承担风险,在自主创新方面具有的潜力是国企不具备的,但是很多民企没有利用好这个优势。企业当然要重视现实收益,但未来收益却更加重要。企业要兼并另一家企业,重视的不是它目前值多少钱,能给自己带来多少收益,而在于今后值多少钱,能带来多少收益。

  企业的任何投资,都应当从这个角度来分析。有眼光的企业家一定是能清醒地、准确地判断投资和未来收益的企业家。自主创新,既着眼现实,更着眼未来。贴牌生产不可能持久维持,即使引进技术,不等于引进技术创新能力。真正的核心技术不是买来的,也是买不来的。

  调研中,我们发现有的企业一边抱怨“用工荒”,一边死守着沿海不走。但真实的情况是:一方面“人找事”,另一方面“事找人”。我们遇到的其实不是“用工荒”,而是“技工荒”。目前,国家大力增加基础建设投资,修建公路、铁路主要需要农村青壮年男性为主的劳动力,但仍无法解决返乡农民工的就业问题,部分返乡农民工还是找不到工作。为什么?其中有些人外出打工多年,体力不如农村中刚出来的年轻人。

  而且,他们多年来在沿海制造业中工作,已经掌握一定技术,有一定经验,他们不愿到基建工地工作。对这些人,可以扶植他们回乡后创业。

  而另一方面,农民工的子女教育、医疗保障、社会保障问题正在逐步解决。民营企业不要老把眼睛放在传统的沿海发达地区,应该放在内地。在那里,民营企业不但能解决“用工荒”问题,还能比国企更容易地招到合适的技工。但企业的内迁绝不要带来污染源的内迁。该淘汰的就淘汰,不要把技术落后、有污染的企业内迁。技术落后和有污染的企业,要先技术改造,改造了再内迁。

  让我再回到一开始的话题,国家通过财政政策、税收政策、货币信贷政策和产业政策吸引民营企业在符合国家发展战略的前提下迅速发展。

  我最近到重庆调研。重庆出台了一个政策:大力扶持微型企业发展。什么是微型企业呢?一是包括业主本人在内,工作人员不超过20人的,就是微型企业;二是创业时的资本不超过10万元。微型企业可以得到政府所给的优惠政策,如减免税;资金全补助;帮助得到小额以解决融资难问题;政府承担职工培训费用;加快注册登记、银行开户手续等等,这就掀起了全民的创业热。

  哪些是国家需要发展的领域呢?民营企业家需要明白,我国的GDP应该由更多的高科技产品构成,因为这代表中国未来发展的方向。要知道,GDP是总量,我们更应看重它的构成。现在,中国的GDP已经超过日本了,但从GDP的构成来看,我们还不如日本,因为我们高新技术产业不如日本。

  此外,科技创新、农业产业化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县城和中心镇的建设,都提供了扩大内需的很多选择,民营企业家应该根据当前形势调整自己的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