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产经

文章

梁达:我国文化产业亟待做大做强

发稿时间:2011-12-12 00:00:00   来源:上海证券报  

  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与支撑因素

  据统计,2004年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一直快于整个经济发展。2004年至2008年间,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3.3%,比同期GDP的年均增长速度高近5个百分点;2008年至2010年间,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4.2%,比同期GDP的年均增长速度高了近一倍。2010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突破1.1万亿元,比上年增长了25.8%,占GDP的比重为2.75%。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精神文明建设也在蓬勃发展。城镇居民更加注重充实自己,文娱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服务支出559元,比2005年增长127.4%,年均增长17.9%。

  旅游及参观游览等休闲方式,越来越被大家所接受和热爱。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团体旅游和参观游览支出分别为316元和73元,分别比2005年增长135.4%和143.5%,年均分别增长18.7%和19.5%,旅游消费仍有巨大的增长潜力。

  同时,健身也成为城镇居民一项重要的业余活动。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健身活动消费支出比2005年增长175.9%,这也标志着居民生活质量的显著提高。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城镇居民越来越注重教育投入。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培训班支出及家教费支出分别比2005年增长134.2%和131.6%,年均分别增长18.6%和18.3%。

  近年来文化产业增速很快,主要取决于几个因素:

  一是我国经济的繁荣发展,带动了强劲的文化市场需求,物质生活得到不断满足的人民群众,对精神生活的追求越来越强烈;二是文化体制改革的丰硕成果,过去文化单位一直是事业单位,文化市场发展不够充分,导致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文化体制改革激发了市场活力,增速快是因文化需求和市场供给得到了释放;三是进入“十二五”时期,各地陆续出台了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许多地方将发展文化产业写入了“十二五”规划;四是科技与文化相结合,带动文化产业不断走向高端,为广大投资者创造了新的投资空间,许多民间资本、社会资本跻身其中,带动了文化产业整体趋向繁荣。

  从各地的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看,经济发达地区由于经济基础好、市场需求强,其文化产业的空前繁荣已毋庸置疑,而中西部地区在文化产业发展中也展现出强劲的上升态势。一些地区通过整合资源、推出了一批有实力的文化骨干企业、出台了优惠扶持政策、打造文化产业基地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成为文化产业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文化产业总量仍然较小,结构调整的压力仍然很大。

  文化产业总量小,占GDP比重低。文化产业以中小企业居多,单位的人员规模偏小,文化产业集约化、规模化水平亟待提高。

  2.文化投入总量仍显不足。

  资金是否充足是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为了促进新兴的文化产业发展,政府的资金支持是非常重要的方面。虽然各级财政对文化建设的投入不断增加,但由于长期以来文化建设经费基数低、底子薄、基础条件差,财政投入的增长与文化发展的需求之间仍有不小的差距,目前文化投入总量仍显不足,文化产业发展基础条件薄弱。

  3.文化消费水平较低,动力不足。

  文化消费市场具有巨大潜力,但从实际情况看,这种潜力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0年全国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支出中,食品支出比重达到35.7%,人均文化教育娱乐服务支出比重仅为12.1%,仅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2010年全国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中,食品消费支出比重达到41.1%,人均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比重为8.4%,比上年低0.1个百分点。可见,城乡居民文化消费的潜力还远未得到释放。

  相对较低的文化消费制约了文化市场的发育,主要表现在一是居民的收入水平较低。无论是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还是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全国均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这是影响文化消费的主要因素;二是创新产品缺乏,全国的文化产品依然是在传统之中徘徊,文化消费水平和消费层次较低,新兴文化消费品和传统文化消费品发展不平衡;三是文化产品的供给滞后。文化产品是文化消费链条的上游,因此文化产品的丰富度如何,文化产品的质量和数量等都深刻地影响着文化消费的发展。

  4.多种因素仍制约文化消费空间的扩大。

  一是没有时间消费。年轻居民、高收入居民、高学历居民拥有丰富的文化消费需求,他们在各种文化休闲娱乐项目上的参与率显著高于一般居民,然而休闲时间不足成了其文化消费最大障碍;二是没有钱消费;三是文化消费价格过高。一些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价格超出了普通居民的承受能力,使得一般老百姓对文化消费望而却步;四是缺少合适的文化设施和活动场所。一些地区文化设施和场所离居民的需求还存在较大的差距,特别是乡镇和农村缺乏良好的文化消费环境,公共文化基础设施薄弱,如图书馆以及图书馆的藏书、文化馆及公共文化活动的组织开展、科技馆及科技知识普及等不能满足居民的文化需求;五是随着网络的普及,对书、报、刊以及电影市场带来一定冲击;六是农村文化消费主要群体外出务工,对农村文化消费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文化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文化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和朝阳产业,市场空间广阔、发展潜力巨大,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产业升级、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不仅切切实实地体现在增长速度上,更体现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传统产业升级的巨大推动作用上。

  文化产业在解决不同层次群众的精神需求、解决劳动力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等方面将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据有关专家测算,网络游戏对相关产业会产生1:10的带动效果,它每赚1元钱,所带动的产业链相关行业就能赚到10元钱,文化产业的吸金能力不容小视。

  相关研究发现,发达国家的家庭文化支出一般占到家庭总收入的15%至18%。我国人均GDP目前已经突破4000美元大关,可以据此推算出文化市场大约有5万亿元左右的潜在需求,足见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多么巨大。

  文化产业相对于一般产业所独有的特点和优势,使其成为最符合科学发展观内在要求的产业之一,发展文化产业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文化产业以创意为动力、以内容为核心,其发展主要依靠精神成果、智力和科技投入,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低,是典型的绿色产业、低碳产业,具有很好的可持续发展特性。同时,文化产业属于高附加值、高回报产业,一个故事、一个人物形象可以转化为出版物、影视作品、动漫游戏、舞台演出等系列衍生品,只要消费者认可,就能在经济收益上产生叠加效应,实现一次投入、多次转化、持续回报。

  当前文化经济一体化的趋势非常明显,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相互渗透与融合日益加深,普通的物质产品融入特色的文化元素,其内在价值就会得到显著提升。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世界经济出现一个重大变化,即商品的文化价值、符号价值逐渐超过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而成为主导价值,人们购买一件商品不仅要得到它的使用价值,而且要得到艺术、文化价值,得到精神享受。文化产业中创意设计等领域与工业、农业和服务业的结合尤为密切,对传统产业文化内涵和内在品质的提升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文化产业涉及近百个行业,跨度很大,这些行业对资金、技术、人力资源的要求各不相同,差异也很大,因而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适合各种类型的企业、人群和资本的进入,既可以发展拥有高新技术装备的现代化大型企业集团,也可以接纳个体式的工作室或家庭式的生产作坊,既可以吸纳掌握高新科技的高端人才,也能满足具有一技之长的普通劳动者的就业要求。在经济结构调整时期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对于吸纳劳动力、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创造条件加快文化产业发展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为发展文化产业注入了强大的动力,提供了强有力保障。

  1.优化文化产业结构,实现产业升级。

  为了建设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将文化产业建设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一是要提高现代新兴文化产业比重,提升文化产品科技含量。以网络服务和信息咨询业、文化电子商务、文化旅游等为代表的新兴文化产业有着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巨大的市场潜力,应采取措施加快发展速度,提高比重,形成主导地位。同时,要用高新技术手段改造传统文化产业,加快开发新兴文化产业,努力提高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提升市场竞争能力;二是打造更多的大型文化集团,提高文化产业的市场竞争力;三是大力发展信息产业,以信息产业带动文化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数字电视、数码电影、宽带接入和视频点播、电子出版和数字娱乐等新的文化产业群有较大的发展前途,将成为文化产业的主流,在文化领域的广泛运用和创新发展趋势非常明显,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给文化产业形态、发展方式、产业模式带来重大变革,促进文化产业加快转型;四是理顺文化产业内的各个链条、环节、要素之间以及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关系,建成良性互动机制。

  2.扩大文化消费,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强劲的需求动力。

  虽然目前文化产业有着巨大的文化消费空间,但城乡居民的消费潜力却一直没有很好发挥出来。文化消费作为文化产业链上的终端环节,有文化消费才会有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与空间,因此如何刺激文化消费需求就显得尤其重要。大力促进文化消费,是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必然选择。

  努力降低成本,完善流通网络,扩大传播覆盖,提供价格合理、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加强文化产业基地和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努力为人民群众生产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支持建设和改造剧院等文化消费的基础设施,为文化消费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

  3.统筹规划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合理界定公益性文化事业的范畴,做到既要保证充分发挥文化事业的社会职能,又要使文化产业充分走向市场。加大财政对公益性文化事业领域的投入,集中力量,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为市民提供满意的公共文化服务。积极推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事业单位向企业转制,利用公司化、集团化、股份制改造等经济手段提高全市文化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4.精心打造创新亮点,努力提升科技附加值,激活文化产业发展内在潜力。

  文化产业是“内容为王”的产业,文化原创力是文化产业的生命线。只有放开视野,学习创新,才能引领文化创意经济新风向,促进城乡区域文化产品的丰富,完善文化产业门类结构。应立足不同的文化资源和经济基础,采取不同的产业培植措施和市场运作方式,建立支柱型文化产业,找准发展的“切入点”。要突出高技术、高智能特征,提高文化产品生产和文化服务手段的科技含量。在数字化装备、网络化系统、多媒体技术等领域,与科研机构协同攻关,力争突破。发挥创业园、大学科技孵化基地的人才技术优势,为做大做强文化产业提供科技创新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