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产经

文章

闻一言:中国制造可以向德国制造学什么

发稿时间:2012-06-20 00:00:00   来源:证券时报  

  处于经济危机旋窝中的德国经济何以能够可持续发展?“德国制造”为什么能够长盛不衰?德国企业持续、稳定的创新能力决定了“德国制造”能够春天常驻的秘诀所在。

  德国加强研发投入

  提起“德国制造”,人们就会想到大众、奔驰、宝马、西门子、博世、拜耳、巴斯夫这些称雄全球的著名品牌。柏林经济研究所提供的一份报告显示:目前,在制造业领域居世界同行领先地位的德国企业超过2300家。纵观德国制造业,其之所以一直在世界上领先,是因为研发和创新什么时候都没有停止过,即使在金融危机来临之时,德国企业仍旧没有减少和放慢持续创新的力度和步伐。据德国统计学会公布的权威数据:在2011年,德国研发经费占其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近3%,经济比上年增长3%,经济总量超过金融危机前的水平。

  金融危机袭击了整个欧洲,欧债危机的不断加重,正逐步把欧洲拖入迟滞的泥潭,国内外经济氛围的影响并没有使稳定增加的“德国制造”受到影响,虽说金融危机期间,不少企业订单有所减少,但这些企业的研发投入却在逐步增加。这些企业深知经济危机对企业生存与发展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和制约,但同处危机中的企业又争相在第一时间站出来,把主要精力放在企业的技术创新上,进一步开发新品,营造新的优势。近年来,汽车业每年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3%到4%,生物制药业占6%左右,机械制造业占2%至4%。研发投入的增加,使以先进制造业为强大支撑的德国经济受欧债危机的影响甚微,反而因持续不断的科技创新而更具生机和活力。

  德国企业面对危机狠抓机遇,大众公司腾出精力,将技术研发重点更多放在性能改进和环保节能上。自2008年以来的3年中,大众仅用于研发新品的投入就达137亿欧元。大众是德国企业不断技术创新、超越自我、收获硕果的缩影。今年第一季度,大众、宝马、奔驰、奥迪、保时捷等品牌汽车销售均创新纪录。大众公司第一季度销售额达473亿欧元,同比增长26.3%,汽车销量220万辆,同比增长11.1%。今年4月,德国汽车工业所得到的外国客户订单同比增长8%。危机时期研发投入没有减少,还增加了4.4%,这就确保了德国汽车业技术优势和品牌优势的提升。正因为如此,德国才在欧债危机的阴霾下创造出了经济奇迹。

  德国企业身处危机放手研发创新,从而化被动为主动,对同样处于经济危险中的“中国制造”具有现实借鉴意义。今年以来,由于欧债危机愈演愈烈,国内出口企业订单减少,市场占有量急剧下降,企业经济效益出现不同程度的滑坡。这种“短痛”可以预见,可“中国制造”所面临的“长痛”却无法回避。

  中国研发投入和创新不足

  中国处于工业化进程的中后期,目前中国制造业创造了GDP总量的三分之一,贡献出口总额的90%,未来10至20年制造业仍将是中国经济的立国之本。可是,“中国制造”用于研发的投入占GDP的比重达不到0.8%,自主品牌企业增加值占GDP比重6%,与德国企业相比相差甚远。到2011年底,德国研发经费占GDP比重近3%,自主品牌企业增加值占GDP比重19%。

  “中国制造”研发投入的不足,自主品牌企业增速放缓,自主品牌世界知名度低下,都是中国企业能够持续发展和进步的“软肋”,反映到中国制造业整体竞争力上来,中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较低,约为德国的5.56%。中国制造业在质量上与发达国家仍存在较大差距。从中间投入贡献系数来看,发达国家1个单位价值的中间投入大致可以得到1个单位或更多的新创造价值,而中国只能得到0.56个单位的新创造价值。增加值率是度量一个经济体投入产出效益的另一个综合指标。目前我国制造业的增加值率仅为26.23%,与德国相比低11.69个百分点。

  从行业整体利润回报率来看,德国制造业都是利润率极高的行业。德国制造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1%,在德国对外出口的全部产品中,制造业产品占到71%。而相比之下,近年我国制造业行业利润率和资本回报率呈逐年降低态势。2008年10月以来国内制造业实现利润增幅与2007年同期相比,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回落。企业利润下滑表明企业盈利能力减弱,生产经营形势趋于严峻,产能扩张出现转换拐点。加之,中国制造业仍处于世界制造业产业链的中下游,我国出口的产品大多数是技术含量较低、单价较低、附加值较低的“三低”产品,却大量进口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和高价格的“三高”产品。我国制造业部门对外贸易的价格贸易条件呈现明显的恶化趋势,反映出我国单位出口商品交换能力在减弱,出口的单位商品获得的贸易收益、贸易附加值在下降。

  中国提升空间巨大

  目前,中国经济80%是实体经济,传统产业占有相当比重,存在着巨大的提升、创新空间。这需要从国家层面,拿出有针对性的研发主导战略。在这方面,德国政府推出了“高科技战略”,力促德国制造业全方位的创新。对涉及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尖端及基础科技研究领域,政府就确定了700个创新项目,投入资金达270亿欧元;政府还通过在大企业和科研机构间建立“创新联盟与战略伙伴”关系等举措,以较少的政府投入拉动数倍的经济界研发投资;促进中小企业创新,凡是中小企业有研发项目,经过州政府相关部门考察、通过,均能得到政府提供的资金扶持,补贴比例最高为45%,最高单笔补贴可达35万欧元,另外还可享受信贷等方面支持,在政府政策的鼓励下,广大中小企业舍得投入,不间断地创新、研发,许多企业做到了世界领先。一大批德国制造企业诸如斯蒂尔、费斯托、海瑞克等,成长为机械行业的“世界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