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恒山

文章

以“特”“联”为抓手推动太原和山西中部城市群高质量发展

发稿时间:2023-08-22 14:09:27   来源:中国网   作者:范恒山

5月9日,山西中部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山西太原召开。著名经济学家、国家发改委原副秘书长范恒山受邀出席会议并作了《以“特”“联”为抓手推动太原和山西中部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主旨发言。

  范恒山指出,山西的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过去数十年来,山西经济在曲折中运行,保持了较快的发展势头,各项事业发生了巨大变化。近两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位居全国前列。但从总体上看,山西还没有全面实现高质量发展。当前山西的主体经济结构、运行模式、动力体系仍然是与欠发达成长阶段、粗放型发展模式及不够先进的科技体系相联系的。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与短缺市场和能源价格波动直接连在一起的。一个明显的事实是,能源产品特别是煤炭价格上涨比较快的时候,山西的经济增长速度也就快;反之,价格低迷,经济也减速。“近几年山西经济总量在全国的排名有所提升,推进资源性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发挥了积极效应,但主体上还是依赖于以煤炭为主体的能源结构或经济结构做支撑。在国家迈进全面建设现代化征程、高质量发展成为现代化建设的首要任务的形势下,转型发展成为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关键举措。”

  从区域角度看,范恒山认为,基于特殊地位、综合实力和潜在能量等因素,太原及整个中部城市群在实现山西转型跨越和高质量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就2022年的情况看,太原的人口占到全省的15.61%,地区生产部值占到了21.73%;而整个中部城市群5市人口占到了全省的46.44%,地区生产总值则占到49.20%。“可以说,太原的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中部城市群的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直接影响到整个山西的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反过来说,加快山西转型跨越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发挥中部城市群的引领带动作用,而推动山西中部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又必须发挥太原 作为龙头的引领带动作用。如此,太原和中部城市群必须突破传统思维,创新发展模式,以超常的努力实现超常的发展。”他说。

  转型发展的有效路径是怎样的?范恒山认为,从总体上说,是要走一条适合于山西区情的跨越之路。“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把视界仅仅局限在山西的土地上。我们要充分考虑山西、山西中部城市群和太原的具体实际,又要总结提炼全国乃至全世界一些地区或城市发展的经验,充分加以利用借鉴。也就是说,既要从实际出发,又要遵循一般规律。这是一个大课题,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但也可以化繁为简、提纲挈领。抓住关键,持之以恒的做下去就可以实现事半功倍、一举多得。”在他看来,推动太原和整个中部城市群转型发展和高质量发展,分别要扣住“特”和“联”两个关键字下功夫、做文章。对太原来说,要以“特”为导;对整个中部城市群来说,要以“联”为桥。

  以“特”为导,推动太原经济强势腾飞

  范恒山认为,未来太原要实现强势腾飞,唯“特”不能,要高度重视做好塑造特殊城市风格,增强凝聚力和创新力。太原要努力基于城市格局、城市品位、城市精神等一体塑造特殊的城市风貌。要统筹考虑优美、舒适、通达、协调、风情、安全等多种因素谋划、改造进而重塑城市格局,使太原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同时,树立长远眼光,基于百年大计甚至更长时间,高标准规划高水平建设各类城市基础设施,通过更新改造,把文化、科技、绿色等融入到每一栋建筑、每一项设施和每一个场景之中,彰显城市的文化底蕴、美学色彩、社会活力、发展韧性与精神风貌。

  他指出,太原要这现强势腾飞,需要在产业变革上下足功夫,太原要发挥引领带动作用需要率先在产业转型上走出新路,要在建立现代化的产业体系方面进一步发力。在产业发展上,太原还是要坚持双管齐下,一方面强化能源科技创新,推动煤和煤化工产业高端化、低碳化、多元化发展;另一方面大力培育和拓展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太原提出打造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等六个千亿级的产业链,这是富有远见的谋划,关键要有务实的举措。在现代产业体系构建方面,太原不能把视角局限于省内周边地区,要敢于对标上海、深圳这些先进地区。

  范恒山表示,发展高新产业也包括谋划未来产业,在这方面既要深谋远虑,也要量力而行,应从自已的能力和潜力出发,集中培育2~3个,一鼓作气做强做大,抢占制高点,形成比较优势。

  “政府的有效治理直接影响着城市运行的效率与活力,太原要实现强势腾飞,各级政府必须有特别的作为,这主要体现在拥有良好的治理能力上。在我看来,太原的城市治理应秉持战略思维、从众心理和争抢意识展开。”范恒山强调,所谓战略思维,就是要善于运用战略推动各行各业发展。一是要积极借势国家战略。无论是与本地区直接相关国家战略,还是涉及到其它地区的国家战略,能为我所用的都要积极利用,要利用这些战略,放大先行先试权利,对接先进地区的规制与做法,加强同各个地方的紧密合作。二是要主动谋划战略推动相关工作。战略具有高位势和凝聚力,能够起到总揽全局的作用,也能够有效动员各种资源协同解决某方面的发展问题。无论是借势国家战略,还是自主运用发展战略,都要注重发挥功能平台的作用,有了功能平台就有了工作载体、试验基地,就能使其发挥先行先试和辐射带动的功能。功能平台的作用不可低估,广东这些年为什么一直发展很好,战略功能平台可谓功不可没。与全国相比,广东各类功能平台为数众多,有了这些平台,很多有改革创新就可以有效推进。像“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对高端人才、紧缺人才实施特殊个人所得税等创新,都是依托这些平台进行的。我们要争取特殊政策,也要依托这些平台。否则就容易招致批评、形成攀比。顺便说一句,比较而言,山西以及太原的战略功能平台总体较少,这导致了很多机会的丧失。现在虽然有了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也有了转型综改示范区,但由于涉及范围比较广,不太容易争取到特殊政策。所以功能平台的设置也是有讲究的,太原应当在这方面思谋的深入一些。

  所谓从众心理,就是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的意志当作政府的意志。政府的管理一定要以人民利益为重,满足人民的需求,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一个城市的活力,很大程度反映在“烟火气”上,因为“烟火气”就是人民的气息。我的观点是,不要把城市搞的西装革履般的那样板正,要让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生机,如此就必须把所有市民的积极性充分调动出来。政府的决策要立足于此,治理也要立足于此,不要为了保障安全就动不动的封路,为了城市整洁就时不时驱赶小商小贩。不要把管理与禁止划等号,不要使“对着干”成为城市治理的核心内容。要把绝大部分市民高不高兴、愿不愿意作为衡量我们的各项举措是否合适的重要标准。总之,政府治理要以老百姓的利益为重,把所有人的积极性发挥出来。

  所谓争抢意识,就是要树立敢为人先的观念,积极开拓进取。这既包括从自身实际出发,探索实施具有创造性的举措;也包括把握国家政策导向,积极主动争取发展条件和机遇。我国发展靠市场和政府两个轮子驱动,因此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同时也要用好政府的功能,包括加强同上级政府部门的衔接沟通,争取必要的战略、政策与项目支持。在发展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不叫不到、不给不要”并不是一个好的习惯。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即地区间的比拼不应该放在争资源、争人才、争项目上,而应当争抢学习先进的规制、标准与做法。太原要当好中部城市群的龙头,这方面的争抢要走在前面,要学习对接雄安新区建设的软硬标准,要向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学先行先试的开拓精神,学良好的管理体制和治理方式。在具体操作上,要恪守包容、敬畏、谦逊和精细的原则。

  所谓“包容”,就是要以开放的胸怀,为政处事。思想基点要高、工作视野要宽,不被眼前利益所惑;正确对待竞争者,正确对待各类人群,正确对待不同意见。所谓“敬畏”,就是把市民当家人,把增进民生福祉放在首位,不断提升市民的幸福感和舒适度。所谓“精细”,就是要把每一项举措落到实处,让管理和服务延伸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不把发展停留在炫目的规划和时尚的口号之上。所谓“谦逊”,就是要坚持对标先进地区,注重优良经验特别是体制、规制、标准、管理等的动态对接,注重通过共建园区借力借势发展。

  (二)以“联”为桥,一体做强中部城市群

  范恒山指出,“联”就是联动。地区间联动的表现形式就是区域合作,实质性的内容则是一体发展。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能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自身内在潜力的发挥,一是区域间的紧密合作。他认为,近些年开始受到重视,但实质性的合作仍不够普遍,嘴上热、行动慢的状况比较常见。其实,开展区域合作的好处是多方面的,有利于突破行政区划限制,在更大空间利用和配置资源要素;有利于促进合理分工,避免形成恶性竞争;有利于整合资源要素,以区域最高水平展现创新能力;等等。区域合作不会防碍地区内部动能的发挥,反而会有利于激活和放大内部动能。要推动山西中部城市群高质量发展,使其真正成为山西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乃至成为整个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地,只有走联动合作、抱团发展这条道路。“山西中部城市群五市已经建立了协调机制,并且规划开展了五六个方面的合作,也出了一些成果,但这还只是刚刚起步,需要向深层拓展。”对此,他认为,下一步要特别重视以下五1方面的合作联动。

  第一,协力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范恒山表示,营商环境与地区资源要素的集聚水平、科技创新强度等密切相关,直接影响着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与速度,这些年已成为各个地区比拼的重要领域。太原要成为龙头带动整个中部城市群发展,应当与其它4市一起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而地区间合力打造优良的营商环境,不仅能有效提升创新资源要素的单位集聚度,也能够增强区际间资源要素分布的平衡性。在现有的基础上,优化营商环境要着力向两个方面努力:一是从着力解决共性问题延展到解决个性问题。这些年,“放管服”改革是营商环境建设的主要抓手,即从整体上压缩审批项目、简化审批程序、优化审批方式,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从目前情况看,这方面还有改革的空间,需要继续努力。二是通过改革“给方便”进一步深入到“壮信心”。“放管服”改革的主要效果还是在给企业提供方便,企业对这方面也是在乎的,但比较而言,企业和企业家们更在乎的是制度公正、政策稳定、法规透明和良好环境的可持续性。这是他们确立市场信心和投资能动性的基础保障。所以,各地应围绕这些方面深化改革,把基础制度建设好,保障企业放心、痴心对开展投资经营活动。

  第二,协同推进产业优化提升。范恒山认为,地区发展主要依赖于产业发展,地区竞争力直接体现为产业的竞争力。地区间发展的潜在危险在于产业老化,而同质竞争则必然导致产业老化。因此,中部城市群五市要把协同提升产业结构放在突出重要位置。在这个方面,要特别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以制造业为本,协商制定中部城市群产业发展规划,并建立有效的机制和举措,促进规划扎实落地;二是以比较优势为基础优化地区产业布局,根据产业链供应链一体化的要求,调整完善各市的产业类型和环节分工;三是以园区为载体,合作打造先进的产业集群,协同培植未来产业。

  第三,合力打造协同创新体系。范恒山强调,以科技创新为主体内容的创新体系是产业优化提升的根本支撑。在我国一些地区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科技创新能力不强,而科技资源又割据分散,形不成合力。中部城市群要提高产业创新水平,必须提高科技创新水平,而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必须合力打造协同创新体系。为此,要打破各种有形和无形障碍,推动人才、资本、信息、数据、技术等创新要素加速区域融通;建立协同机制,实现各类各方科技资源的有机整合;强化制度约束,包括建立产权纽带、强化股权激励等,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一体联动;等等。

  第四,一体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建设共享。范恒山指出,基本公共服务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的福祉,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重要反映,也是区域协同发展的标志所在、动力所在。中部城市群要把一体促进公共服务建设共享作为核心任务。特别要抓好两点:一是协同建立基本公共服务动态提升的标准体系,以标准化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二是创新跨地区公共服务机制,保障人民群众在区域内不同地区以最好的水平自主享受各种公共服务的权利。

  第五,统筹建设高水平的数字基础设施。范恒山表示,数字基础设施是未来发展的基本支撑。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将会显著大于传统基础设施,并且传统的“铁公机”也需要依托数字技术提升。“数字经济和数字技术对欠发达地区有着特殊的益处,它能够颠覆传统时空模式、化解地理区位不良困境,超越现实发展的基础并一定程度地克服行政治理缺陷,促进地区后发先至,实现跨越发展。无论什么地区,在建设数字基础设施方面都不可迟疑。”他进一步指出,对中部城市群来说,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应特别重视两点:一是坚持一体规划、一体建设,防止各自为政和数字封锁;二是坚持高标准,动员各种有效力量,能走多快就走多快,能搞多好就搞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