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医务人员为何不愿做全科医生?

发稿时间:2011-07-13 00:00:00  

  

  图表:到2020年我国将初步建立全科医生制度 新华社记者 周大庆 编制 

  当前,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相对滞后,居民不信任社区医生的资质和能力,小病不进社区医院,一个感冒都往大医院跑,是造成看病难、看病贵的直接原因之一。国务院提出,到2020年初步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全科医生制度,基本适应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这对保障和改善城乡居民健康,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全科医生是基层卫生服务的主力,是居民第一道健康防线的“守门人”。但长期以来,全科医生一直人数较少,不受重视。目前,湖北的注册全科医生仅有200多人,且大多由专科转岗培训而来。据悉,收入低、劳动强度大是医务人员不愿做全科医生的最主要原因。

  目前,在社区卫生服务站和乡镇卫生院,不少医生实际长期从事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其职责近似于全科医生。武汉市以开小处方闻名全国的全科医生王争艳,每月收入仅2300多元。孝感一名全科医生更是反映全科医生难当,工作强度大,琐事多,经常加班,每月工资才千元出头。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全科医生的积极性。

  调动全科医生的积极性,让其“下得去、留得住”,是关乎全科医生制度成败的核心环节。而要调动其积极性,必须让全科医生成为一个更有尊严的职业。

  全科医生必须是能够独立处理多种临床和公共卫生问题的全能型人才。优秀的全科医生“下得去、留得住、用得好”,才能从根本上实现“首诊在基层”的服务模式。如果不切实解决全科医生的收入问题,不能建立起有效的激励机制,全科医生的积极性会受挫,责任心会削弱,优秀的全科医生“下不去、留不住”,“劣币驱逐良币”,最后让全科医生制度大打折扣,全科医生就会成为医技水平不高的代名词,难以获得居民信任,违背了这一制度建立的初衷。

  要让全科医生成为更有尊严的职业,各级政府必须要统一思想,高度重视,切实增加投入,使全科医生能获得与付出基本相对应的劳动报酬,吸引相当数量的优秀医务人员走上全科医生岗位。为此,要推出与全科医生制度相应的配套政策措施,真正落实全科医生多点执业制度,建立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和相应的激励措施。

  如果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让全科医生通过劳动过得更好,受到全社会尊敬,得到更多培养,有职业优越感,都愿意留在基层服务居民,那么这项制度就真正具有了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