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文章

“一带一路”助力新型国际货币体系

发稿时间:2015-10-29 00:00:00  

  在“一带一路”这一宏伟战略构想的推进中,人民币国际化迎来了新的机遇。随着中国与世界经济的深度融入,特别是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贸易金融领域合作的不断加强,国际上对人民币的需求将持续增加,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呼声也正日益高涨。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在亚欧各国致力于打造命运共同体的同时,人民币的国际化也正成为以互利合作为特征的新型国际货币体系的重要推动力量。
 
  “一带一路”为人民币国际化迎来新的机遇
 
  考察近百年来国际货币体系的变迁,一国货币的国际化程度,主要取决于该国的经济实力及其在世界贸易和金融领域中所处的地位。到去年年末,中国已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经济总量突破十万亿美元的国家,进出口总量和外汇储备居世界首位,金融市场交易量、股市市值、吸引外资量和海外投资量均位居世界前列。日益增强的经济实力和全球声望成为人民币国际地位提升的基础。而“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实施,为中国对外开放迎来了新机遇,也为人民币扩大在世界的影响力提供了新的机遇。
 
  其一,“一带一路”沿线的俄罗斯、中亚等许多地区都是世界重要的能源输出地,而中国又是主要的能源消费市场,围绕国际能源贸易以及油气战略通道的建设,恰好为扩大人民币的国际支付,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其二,未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投资缺口高达8万亿美元,而中国正成长为世界主要的对外投资国之一,沿线国家的港口、铁路、公路、机场、通信等一系列基础设施的建设中,中国不仅可以提供技术和装备,还可以为这些项目提供更多的人民币投融资服务。
 
  其三,“一带一路”建设为中国向外输出优质富余产能实现沿线国家共同富裕提供了可能,中国本土企业走出去和沿线国家企业进行对接势必产生更多的融资需求,中国不断发展、不断开放的债券市场、股权市场、股票市场等金融市场,完全可以为其提供更多的人民币业务服务。
 
  其四,亚投行、丝路基金、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以及正在推进的上合组织开发银行和中国—欧亚经济合作基金,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融资支持的同时,也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更多和更为有效的平台。伴随中国在国际金融治理体系话语权的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影响力也将与日俱增。
 
  其五,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亚欧各国增加经贸往来,随着中国参与的各种双边或多边的自贸区协定的签订,各国扩大本币兑换和结算,在大大降低流通成本的同时,人民币的跨境支付和结算不断扩大。而且随着人民币在国际上被接受程度的不断提高,包括人民币债券在内的各种人民币衍生产品不断出现,人民币离岸市场将不断得到发展。人民币甚至还将有可能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央行的重要储备资产。
 
  可见,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加快实施,海外对人民币需求必然持续扩张,人民币国际化将不再只是中国自身的需求,反而会成为许多国家的共同愿望和一种难以阻挡的趋势。
 
  人民币国际化应摆脱“对抗性思维”束缚
 
  自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经济失衡长期积累所引发的后果深刻地改变着世界经济版图,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影响力日增。反映在货币金融领域,就是二战以来形成的以美元为核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和以美国为主导的全球金融治理体系都面临深刻的调整。人民币不断走向国际化,并在国际经贸领域发挥更广泛的作用,则是大多数国家与中国经济紧密挂钩,借以获取更大经济利益的现实需要。包括英、法、德、意、俄、印等世界主要经济体都纷纷申请并成为亚投行意向创始会员国,“一带一路”战略得到许多国家的呼应,恰恰说明人民币提高国际化程度,并成为国际储备货币有着日趋强烈的海外需求。
 
  然而,这并不代表人民币可以取代美元在当今世界货币体系中的地位。其一,迄今为止,国际大宗商品贸易仍以美元作为主要结算货币,在国际金融体系中人民币尚不能如美元一样自由兑换和交易。其二,美元占国际储备货币组合比例在60%以上,全球主要央行和大多数国家仍将美元作为主要的外汇储备和外汇资产。其三,建构在美元体系基础上的两大世界金融机构,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仍在世界金融治理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美国仍在其中占绝对话语权。其四,美国相对实力虽有所下降,但其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等主要领域的实力仍雄居全球之冠,美国的话语权和主导力量仍在今天的世界政治经济秩序中举足轻重。可见,人民币与美元差距明显,运用“对抗性思维”挑战并取而代之并不现实。
 
  从另一个侧面看,人民币的国际化乃至成为国际储备货币也是世界经济的“利好”,人民币完全没有必要刻意去挑战或取代某个国际储备货币。表面上看,人民币地位的提高可能会挤压美元等其他货币的空间,削弱其影响力。但客观地说,这根源于主要发达国家自身经济实力的相对下降。而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恰恰可以弥补现有国际货币体系缺乏代表性这样一种不足。这对于全球金融体系的稳定,并最终发挥中国经济影响力,以帮助世界经济真正实现复苏大有裨益。在货币问题上,应摆脱“对抗性思维”束缚,合作和互利才是主流。毕竟,一个稳定的、健康的国际货币体系才是世界经济的福音,中国和美国这两个世界最大经济体终究也只是世界经济的一部分。从这一角度看,人民币国际化在战略层面上有利于世界经济,人民币国际化与全球金融的稳定并不矛盾。
 
  新型的国际合作模式助推新型的国际货币体系
 
  “一带一路”战略的目标是亚欧“命运共同体”,这也昭示着一种新型国际合作模式的产生。这一模式以互惠互利为准则,推动亚欧各国以更加务实的态度,寻求共同的利益,并致力于破除宗教、文化、制度、领土等问题上的分歧和障碍,共商、共建、共享和共赢是这一模式最显著的特征。无论是在深度和广度上都将超越以往任何一种双边或多边的区域合作模式。
 
  在这种新型的国际合作模式下,亚欧各经济体可以加强货币流通,扩大主权货币的深度合作。随着世界经济多极化形势日益明朗,单极国际货币体系代表性差、国际协调难、关键国货币易超发等各种弊端不断显现。世界经济的发展客观上需要一个更有利于各国货币政策协调、更具代表性的多极国际货币体系。亚欧大陆及其邻近国家集中了世界六成左右的GDP和一半左右的贸易量,拥有上海、新加坡、伦敦、法兰克福等世界知名金融中心,英镑、欧元、瑞士法郎、人民币也都是世界重要的货币。在“一带一路”这一极具包容性的国际大平台上,任何愿意合作的经济体,都可以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参与到货币金融领域的合作中,以互惠互利为原则,携手打造“货币命运共同体”,发挥多种货币的协同作用,共同完善现有的国际金融贸易秩序,进而推动国际货币体系的多极化,以促进世界金融稳定。
 
  从全球金融稳定的角度看,世界各国都是“利益共同体”,人民币与美元、欧元、英镑等世界主要货币负有共同的责任。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只有让人民币更加开放,才能深化国际合作;只有让人民币更加稳定,才能为世界所接受。近年来,各种货币互换协议和清算协议的签订、资本市场开始的逐步对外开放、海外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发展,都使人民币国际化取得很大成效。未来,随着债券市场的放开、资本账户的开放、人民币离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人民币国际化将更进一步。更为重要的是,基于“一带一路”的新型国际合作模式,将使人民币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参与到新型国际货币体系的建构当中。并且,人民币币值的长期相对稳定,也有利于中国与其他国家货币金融政策的协调,使以互利合作为基准的新型国际货币体系拥有更坚实的基础,从而为世界经济走向繁荣提供更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