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文章

柴桑:世行改革不值得期待

发稿时间:2012-10-11 00:00:00   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柴桑

  世界银行年会正在东京举行,在会议开始前夕,世行行长金墉表示,将对世行进行改革,调整运行方式以便更快地满足贫困国家的需要。对于将协助减贫作为自身使命的世行来说,这一改革无疑是正确且必要的。只是有一个问题需要关注,即便世行做到了提高效率,它在减贫方面又能发挥多大作用呢?

  按照现有的运转方式,世行提供贷款大致上要经过选项(立项)、准备、评估、谈判、提交董事会、实施和后评价这样一些过程。就整体流程而言,与一般金融机构的运转方式大同小异,世行究竟是会在流程上做出重大改进呢,还是只是对各过程进行一些效率上的调整呢?由于必须保证资金运转的安全性,在效率方面而言,世行能够做出的调整并不多。

  这也注定了金墉所谓的改革只会是徒有其表。世行这样一个国际机构,虽然它拥有十分重要的国际地位,也得到很多国家和政府的青睐,但世行本身的能力实际上十分有限。

  根据世行2011财年报告,世行旗下的两个主要资金提供机构国际复兴开发银行(IBRD)和国际开发协会(IDA)的贷款余额分别为1324.59亿美元和1252.87亿美元。鉴于贫困国家数量的庞大以及世行已运转多年,不到2600亿美元的贷款余额在减贫方面到底发挥了多大作用值得怀疑。

  自1981年开始与世行合作以来,作为世行的主要援助国之一,中国从世行得到的资金大约有400亿美元,高峰期世行大约每年会向中国投入十几亿美元。这样的资金规模能对中国的减贫有多大贡献呢?按照世行的说法,从1995年开始,累积投入2.4亿美元的西南扶贫项目是它在中国实施的最大规模的扶贫项目,也是世行扶贫实施成功的典型项目,帮助广西、贵州、云南的35个国家贫困县的350万人口实现了温饱。只是这个项目资金并非世行单独承担,中方提供了大量的配套资金,在累积42.3亿人民币的总投入中,世行提供的资金不到一半。考虑到中国的经济增长率以及中国政府对国贫县的诸多优惠政策,世行在这些地区的减贫努力不宜高估。

  这并没有否定世行成绩的意思,在某些地区,世行实施的一些项目给当地的确带来了便利,也给部分贫困人群带来了希望。但总体上而言,世行项目只在某些点上具有实际意义,在面上并无太多帮助。

  这是由世行自身的缺陷所决定的。世行作为一个国际组织,它成立之初的美好目标不可避免地受到国际关系的影响。作为一个国家间的合作组织,世行不得不在各国特别是大国之间踩钢丝,平衡考虑各方利益。这也许无可厚非,但这样一种复杂局面显然会严重影响世行协助减贫目标的实现,也会或明或暗地干扰世行的改革。

  2011财年,各国对IBRD的承诺提供贷款额为267.37亿美元,实际支付了218.79亿美元,中间有约50亿美元的缺口。这并不奇怪,IDA也存在类似现象,而且IBRD和IDA几乎每一年都会发生这种情况,只是缺口数额的差别而已。

  世行的无力是显而易见的,各国对IBRD和IDA区区400多亿美元的承诺贷款额度尚且无法全部兑现,又怎么能在减贫方面实现真正的步调一致呢?用各怀鬼胎来形容或许有些过分,但各国都将自己的国家利益置于优先位置则是毫无疑问的。

  贫困是动荡和混乱的根源,消除贫困能够减少动荡和犯罪已成为国际间的共识。在消除贫困的过程中,世行最大的优势并不在资金方面,而在国际经验的总结与输出。世行已经建立起一整套的数据收集和研究体制,取得的各种研究成果十分丰富,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世行在这方面能够提供的帮助远远大于资金。

  当然这是建立在受援国自愿接受的基础之上的。世行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不同,并没有太多的强硬手段。世行基本上只有一副慈眉善目的温和面孔,只能将希望寄托在受援国的合作之上,而这恰恰是最困难的。多数的贫困国家政治上都存在的诸多缺陷,不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结构制约了世行与其合作的程度。更为重要的是,政治和社会的动荡会进一步导致贫困,不断制造出新的贫困人口,而这又是世行无能为力的。所以,当世行把阿富汗3年内婴儿死亡率降低22%和儿童死亡率降低26%列入自己工作成果的时候,很难相信世行认为自己真的在这其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这种成绩的取得首要原因是阿富汗安全局势和政治局势的改善,而非世行资金和项目上的介入。

  从这个意义上说,世行的减贫努力特别是资金和项目上的努力其实是无效的。一方面,世行只能与政治和社会比较稳定的国家积极合作才有可能协助减贫;另一方面,政治和社会比较稳定的国家又可以依靠自身解决贫困问题。这种悖论对世行是一种讽刺,对资金并不充裕的世行来说,多国合作的架构决定了它不可能将资金集中投向少数国家和地区,这也注定了它在提供资金方面无法发挥太多作用,也无法强行输出一些经验和制度框架,这与IMF截然相反。

  因此世行所谓的改革并不值得期待。将改革目标放在项目和资金的运作方面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回避姿态。假如真的把协助减贫作为目标的话,世行需要的改革并不在金墉所说的那种操作层面,而是需要对世行的整个架构进行全面彻底的改革,需要各国在政治上让渡一部分权力,这在国际政治上却又是完全不可能的。

  处于国际政治夹缝中的世行无疑是尴尬的,在可预见的未来,它或许只能一如既往,不断地在各种场合继续罗列出自己可疑的减贫成果。

  作者系财经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