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文章

谭翊飞:台湾农会:改革还在进行中

发稿时间:2011-12-19 00:00:00   来源:台湾政经观察网   作者:谭翊飞

  对于大陆来说,台湾农会一直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因为工人有工会,商业有商会,但农民却没有农会,虽然有些组织不尽人意。对于农会的认识,大多数认为他是一个代表农民利益的群体,处于政治上的需要,而实际上台湾农会是个综合体,而非简单的争取权利的政治组织。

  台湾农会承担的功能可能包括大陆的农村信用社、供销社、中粮储、农委和科技局等等机构。当然,大陆的这些机构近年也在进行改革,但本文却不希望对两岸机构进行对比,而是从农民所需服务的角度来比较两岸台湾农会。

  不得不先交代台湾农村的一组基本数据,台湾具有的专职农民大约100万人口,兼职农民七八十万,总计不到两百万。相对大陆,九牛一毛。另外,台湾年人均的粮食消耗量,已经从100多公斤降低到46公斤,饮食结构改善之后,粮食消费量下降。

  对于台湾地区政府来说,粮食安全也是其关注的重点,因为即使国际市场上可以买到粮食,但是如果粮食价格因天灾、政治等原因导致价格激升,导致成本支出增加。台湾所称的粮食安全并非养活所有的人,而是4个月全台湾的粮食消耗存量。但是除粮食外,诸如玉米、小麦,台湾资深的产量只有百分之一二左右,几乎完全依赖进口。因此,现在甚至有人提倡开始复兴小麦种植。

  因为基本盘面的差距巨大,任何一种制度都不可能完全照搬,但是却可以借鉴。台湾农会不仅仅存在于农村,还存在于都市繁华区,连接城市消费者。因此,其势力相当庞大,目前有302家农会,40家渔会。过去,甚至至今都被称为国民党的票仓。因为农会的干部大多是国民党出身,早年由国民党推荐候选人。而这些人士一般是乡绅,与政府官员平起平坐,甚至地位更高。

  也正因为此,触发了民进党时期对农会最大的一次改革,但改革并不彻底,至今仍遗留相当大问题。接受我访问的台湾的两名资深农业记者和台湾农训协会秘书长。此文记录的主要是与秘书长的对话部份,未经受访人审阅。

  问:我在台湾农训协会网站上查到,台湾农会包含信用、供销和推广等等,能否介绍一下?

  台湾农会有四大功能,除了你说的三个之外还有一个保险。但是保险做得不太理想,主要是做人的保险,而非财产或者农作物的保险,对于农业灾害,就要靠政府提供补助。大多数农会的保险部门其实人很少,只有一两个人,负责政府发给农民钱的发放,如老农津贴,也是从农会领。政府对农民补贴的钱也是存放在农会。

  信用部是农会里最赚钱的部门,他们为农渔民提供的贷款占全部对农渔民贷款的八九成,其它银行都不愿意做,因为不仅仅是农地价格低,而且农民资产的流动性差。供销部份包括农药、化肥、农产品等等。

  现在农会还在推动农渔会百家精品产品的评比,(拿出信宜农会的酒,用瓷器包装,做成牛角状),我们称为六级农业,一级是初级,二级是加工,三级是休闲农会。供销部份配合政府做很多事情。如手机农民的原创产品,然后评选出最好的送给大型企业,帮他们推销。我们第一二年要求包装漂亮,有创意,第三四年要求食品符合政府的标准,第五六年反而反思,要减少过度包装,要走环保低碳的路子。现在是第六年。

  农业推广其实包括三大块,农事、家政和事件。农事推广员以前很像农渔民的老师,直接培训农民,现在农民越来越厉害,农事推广员就找大学老师帮他们上课。家政推广主要是家庭理财、亲子教育、烹饪、舒压等等方面。事业指导员主要帮助9到23岁的农村小孩或青年,从小通过做志工,认识农渔会,未来有机会成为农会的接班人。

  过去全台湾的农事推广人员有3千人,现在只有1千人,因为都都市化了。都市化之后,农会扮演的角色也在发生改变,如板桥农会,帮助南部的农户销售农产品。

  问:还有其它功能吗?

  现在有些农会还办幼儿园、诊所、医院、超市,甚至涉足殡葬行业。现在农会办的超市已经超过100家。但是办银行和幼儿园要特许,他们获得了这样特许才能办。

  问:农训协会如何生存?做些什么?

  农会收入的4%要交给我们这里,一般还不够用,靠场地出租补充费用。我们主要做两方面工作,一是培训农会人员,尤其是专业知识;二是研究发展方面。农渔民会员有100多万(一个家庭只能一个加入),一年我们有100多个板,一万多人次参加。

  问:我们从推广说起。在大陆,过去也有七站八所,其中有些机构的功能是农业技术服务,还包括农业局、科技部门,都承担服务农民的职责,但是不少部门根本没有为农民服务,有些甚至成为官员亲戚的后院。于是,大陆湖北也进行过一些改革,如实现市场化服务,服务人员凭农民签字的票据到政府才可以领补助,养事不养人。台湾农会如何做到农会人员会尽职尽责为农民服务呢?

  农民是农会会员,会员由选举产生,4年换届,如果服务不好,农民就不会选他们。而且政府有许多对农民的补贴,一般每年都有,但需要农会提交计划书、项目数,一年结束后,会有竞赛,前几名会有奖励,当然做的不好自然也影响自己的绩效成绩。做得好是对农会领导加分的事。

  另外,农会面临和其他合作社的竞争,包括有些运销合作社做得规模非常大,农民可能不与农会合作,产品不卖给农会而给了这些机构。所以,农会要积极吸引农民。台湾最厉害是应该是农渔会,因为谁家种了葡萄还稻谷,多少亩,谁家女儿考上了大学,农会人员一清二楚,他们不断地在乡下跑,和农民吃饭喝酒,了解农民的需求,这样农民也会更愿意存款在农会。

  问:农会的资金来源如何?农民会费多少?

  各地不一,有的一年一百块新台币,有的一千块,各个农会理事大会决定,也有的免会费,因为主要还是靠经营赚钱。另外,政府的补助占很大比例,但要申请。

  农会的经营扣除理事、监视和员工等酬劳外,每年盈余62%要作为农业推广的费用。但是这与政府补助是分开的,政府补助的另外计算帐目。例如政府支持30年农业贷款免抵押和担保,利息很低,政府就要提供补贴。还有针对活动的贷款,如办一个农产品的展会。一般来说,农渔会出一半,政府出一半,这些专款专用,自付的部份盈利要拿出来作农事推广。

  问:农民如何选农会领导?

  会员先选会员代表,会员代表选理事,9个理事3个监事,他们再选举理事长和常务监事。理事长是负责人,但实际经营的是总干事,总干事的竞争很激烈,一般月薪台币15万元,奖金另外,高的话,奖金可能有上百万。其它人员也是聘用的,但要通过统一考试。

  问:供销方面在大陆分两套体系,一个是粮食储备系统,保护价收购,但问题也很多,主要是保护价和实际市场价出现较大差异的情况下出现。二是非粮食农产品,这里供销社在某些领域发挥一些作用,但这两个系统都化费了大量财政经费来化解困境,至今似乎体制上的问题还很难解决。台湾农会在粮食和非粮食市场上发挥怎样的作用?

  不管粮食还是非粮食,都是开放市场,但政府特别关心粮食。农渔会不过是一个供销商之一,还有许多其它的合作社。在完全自由的市场下,农渔民可以将农产品交给农会,也可以给其它的合作社或者私人商贩。

  但是有一个问题,如果米价一上涨,政府就会开仓放粮,打压粮食价格,目的是平抑物价,但是农民利益受损。这是个难题。在韩国和美国签订FTA后,韩国五年内农产品的关税为零,协议签订后,韩国GDP每年以5%-6%增长,但是农民收入每年下降10%。韩国农产业只占2%,但也引起了农民的激烈抗议。这个协议当时在韩国国会以170票对11票通过。政府的补救办法可能是从三星、现代汽车增长里面收更多的税,不知道是不是这样。

  台湾的粮食储备是农会在做的,政府修建粮仓,但土地是农会的,管理粮仓的机构也是农会,但粮食是政府收购的。去年还是前年有一个事发生,政府明朗嘉义的太保农会放粮,但是他违抗命令,不放。后来好像被起诉了,最后不了了之。

  这时候农会处于一个很尴尬的角色,一方面要保护农民利益,一方面却要执行政府命令,而且粮食是政府的。

  问:下面想谈谈农渔会的信用合作部门。大陆这些年农村金融有些小幅度改革,包括村镇银行和农村资金合作社,但规模都不大,不过小额贷款倒发展非常快,包括扶贫基金会都介入这一块,据说进入了一千多个县,效益非常不错。农信社估计还是好不了,虽然政府帮他们化解了债务。听说台湾的农会信用部门是最赚钱的,但是在民进党时代曾进行过整顿。

  2002年,农训协会组织向政府抗争,纠集了13万农会上凯达格林大道。农会的主要营收来自信用部门,当时我们感觉政府是要消灭农渔会。在2002年以前,已经有36家农会的信用部门被并购或关闭。2002年七八月份,财政部又发了一个文件,说要对农会信用部门分级管理,按照呆坏账覆盖率等,分为三级,不达标的有两个级别,又细分不同层次采取不同措施,如限制不可以给企业发放贷款,最坏的情况是停止发放贷款。

  问:是不是当时农会信用部门的经营也不太好。

  是的,最高的有50%的贷款收不回,没办法处理。但是我们提出了,让农会之间互相兼并,但是政府不同意,因为他们担心农会互相兼并之后,势力更大了。

  问:民进党觉得农会是国民党票仓?

  八成左右的农渔民的领导是国民党的,一成左右的民进党的。但民进党的这个手法有些残忍和粗糙。后来立法会通过了一个农业金融法,成立了农业金融局,并且成立了农业金库,前者专门管理农会信用部门,不再归财政部管,而农业金库则由农会持股51%,总股本200亿,其余的政府持有,后来有些农会缺钱,减持,现在只占不到三成股份(未记清:这是指之前的合作金库持股,还是指后来的农业金库)。

  问:信用部门的股东是谁?对谁负责?

  过去农会实行股金制,加入的叫会员,一人一票。但到了1974年,政府突然修改弄会法,把股金叫事业资金。当时是戒严时期,要是现在,政府就被推翻了。事业金可以继续,不能退,有些人要退,他们就会说按缴纳的面额退,过去都是十块,几十块,现在都不值什么钱,但当时值钱。这个问题到现在没有解决,把股本金转为事业金是违法的事。

  问:那么农会信用部门是如何管理的呢?法人治理结构是如何实现的?另外,您刚才说到农会还可以投资诊所、幼儿园等等,如何保证资金不左手吸储,右手投资的风险呢?

  2002年以后,有些改革,如另外设立信用部门的总经理,理论上是听总干事的,但是总干事不参加放贷审议小组,信用部审核并承担责任。总干事不参加,有的认识是削弱了总干事的权力,但是也有的说好,包袱也减轻了。2002年有一批总干事和信用部主任被抓判刑,一般总干事判三四年,信用部主任一两年,所以总干事不管这块风险也小了。

  现在看来,2002年的阵痛是好的,现在都还不错,也按照银行的资本准备金要求8%的比率,过去,一二十年前,根本不需要任何存款准备金。

  问:农会能跨区经营吗?因为都能跨区经营就会导致资金流向富裕地区,对贫穷地区不公平。

  农渔会其实在推着政府走,现在的规定是毗邻的农会可以,也就是周边的,其它的不行。这也会导致两个农会之间的冲突,其实哪一家到另外一边去放贷或吸储,另外一家马上会知道。东部曾有两家农会为此吵架。

  问:内部的风险控制似乎还做得不够。

  后来还有个改进,就是设立一个会计科目,叫“内部融资”,左手借给右手,要记帐,要付利息。政府从风险管控的角度希望农会不要这样做,但农会说,如果自己能给很低的利息自己,为什么要去其它家借钱?

  问:农业金库的角色是怎样的?监管吗?

  2005年成立农业金库之前,农会的钱存在合作金库,合作金库现在搞得很不错,股利很高,比存银行划算得多。查帐不是农业金库的事,而是农金局委托中央存保稽核,他们才有能力和人员。农业金库的存款太多了,要支付利息,所以买了雷曼兄弟的债券,损失了很多,栽了个大跟斗。

  问:在您看来,农会是经济组织还是政治组织?

  都存在。这几年来,总干事还是要赚钱,很多精力是赚钱。以前,政治色彩很浓。以前理事选举总干事,先开理事的党团会议,一般党团书记会拿出一个信封拆开,然后念:本党兹提名某某担任总干事,请大家支持。其实大家就知道,只有一个候选人。而这个总干事的候选人需要面谈,一般由政府官员和农学院的教授一起和他面谈。这些人在地方很有影响,一般是意见领袖。

  问:农渔会在选举中会保持中立吗?

  不会啊,农会是人民团体,可以帮忙拉票。

  问:农会资金公开有要求?

  会在网站、年报上简单地公开。

  问:好的,我的问题就这么多,还希望能有一些材料学习,并且希望能去南部的农会看看。

  很欢迎你去,如果需要介绍,你可以打电话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