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文章

日媒:中美不适用"修昔底德陷阱" 机构间应更包容

发稿时间:2015-05-22 00:00:00  

日本外交学者网站5月20日文章,原题:修昔底德有助于解释中美关系吗?几年前,美国学者格雷厄姆·艾利森提出“修昔底德陷阱”一词,此后美国人谈论美中关系时总提到它。连习近平主席都讲到这个词,强调美中要努力避免。“陷阱”一说意味着,一个崛起大国实力逼近一个守成大国时,爆发冲突的可能性很大。换言之,修昔底德陷阱是西方政治学家所讲的权力转移理论的一种简称。

但是,在用诸如权力转移这种理论来框定美中关系时,首先必须要注意几点。从量的角度讲,历史记录告诉我们有关权力转移的结论是不同的,这取决于如何量化权力。必须指出的是,一些研究发现,根本不存在权力转移冲突这种现象。而且,主张权力转移理论的学者找到的例子大多是近代欧洲历史的冲突,而那是一个崇尚军国主义和明确讲究现实政治的时代。

斤斤计较于历史记录不如评估支撑修昔底德陷阱理论的假设。这些假设是,守成国家有能力以损人利己的方式对国际体系明确施加其偏好,而且这种利益分配要么令新兴国家难以忍受,要么对守成国家利益很大,所以一方或双方都愿意为此兵戎相见。无疑,美国在建立当前世界秩序方面施加了巨大影响力,并从中大大受益,但还达不到权力转移理论所假定的那种支配地位。当今世界秩序在利益分配方面并非零和,也不是最强大国家单方面发号施令。许多政治学者认为,今后大国强加自己偏好的能力只会进一步减弱。

目前,国际秩序仍由美国主导,与其相关的国际机构有必要进行调整以顺应新现实,变得更加包容,但它们原则上并不只是美国的权力工具。正如美国学者约翰·伊肯伯里所认为的,这些机构可能继续以更包容的方式提供稳定的秩序,同时变得“去美国化”。如果发生这种转变,那将进一步减弱新兴大国强力挑战现秩序或建立平行秩序的动力。这个过程无疑是困难的,但从这些方面思考,也就消除了权力转移和陷阱之说所暗示的紧迫感和互相不安全感。(作者阿利克·钱斯,乔恒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