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湿地公园建设的功能定位及应对之策

发稿时间:2020-06-10 13:56:28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王艳峰

  核心阅读

  湿地公园建设需要树立系统治理思维,既要认识其生态功能的基础性和先在性,也要观照湿地对人的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这样才能实现生态、经济、文化等功能的协同发力,实现人与湿地的和谐共生,走好湿地保护与利用双赢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强化湿地保护和恢复”作为“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各地湿地公园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到2020年3月,经国家批准和试点建设的国家湿地公园已达901处,湿地公园建设已经成为湿地建设和开发、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的重要载体。但湿地公园建设也进入瓶颈期,需要我们厘清其功能定位,以期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

  湿地公园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载体。湿地是地球上介于水生和陆生生态系统之间的一种独特的水文、土壤、植被、生物等特征的过渡性生态系统。在涵养水源、调节水量、降解污染、促淤造陆、净化生态、美化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素有“地球之肾”“储碳库”“物种基因库”等美称。湿地公园是美丽中国建设的独特一环,集湿地保护、生态恢复、休闲游览、科普科研等功能于一身,是自然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湿地公园承载着三重功能:其一,生态保护和建设功能。湿地公园具有“渗、滞、蓄、净”等水土保持功能,像海绵一样涵养水体、维护生态安全、维系生物多样性,以及降解人类消费物。其二,经济发展功能。作为良好的自然生态系统,湿地公园对人类社会的物质生产有着直接或间接、有形和无形、可量化和不可量化的经济效益和价值功能。其三,文化教育功能。湿地公园因其自身具有美学价值,可以通过设立文化美育基地来提升人类的人文素养,实现生态美与心灵美的“美美与共”。这三重功能表明,湿地公园建设需要树立系统治理思维,既要认识其生态功能的基础性和先在性,也要观照湿地对人的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这样才能实现生态、经济、文化等功能的协同发力,实现人与湿地的和谐共生,走好湿地保护与利用双赢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国家湿地公园面临的新问题。从现实情形看,国家湿地公园存在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湿地景观资源开发程度不高等困境,并衍生了湿地水质污染、知名度不高等问题。

  首先,湿地保护与开发建设失衡。现实中,湿地开发过度而保护不足。由于湿地的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单一的投资渠道与较大资金需求量之间形成突出矛盾,特别是由于湿地建设资金来源的不可持续,一方面造成一些湿地建设项目的滞后,另一方面又造成当地湿地公园主管部门过度开发湿地,比如无限制发展湿地旅游业,这种粗放式开发湿地资源的涸泽而渔的做法,严重违反了湿地保护底线和建设初心。

  其次,整体开发利用不当引发水体污染与物种单一性。一些湿地公园在建设时出于生态系统的整体性考虑,将附近的农村耕地一并规划在内,结果出现了农村土地使用方向与湿地建设方向相冲突。农村用地由于种植业、水产养殖业、畜禽业等生产需要而产生的污水被排入湿地,造成湿地水体污染。再加之未能拦截的工业污水、湿地旅游产生的垃圾,都使湿地的自净功能严重退化。此外,由于盲目引进外来物种,使湿地的本土物种受到威胁,湿地物种单一性日渐凸显。例如,互花米草在我国沿海地区湿地的泛滥就是一个典型事例。

  再次,建设水平低与品牌效应差并存。湿地公园建设面貌单一,缺乏当地的生态和人文特色。国内大多湿地公园只提供简单的游览休憩设施,很少开发有趣丰富的湿地旅游产品,不能满足游客的体验性、参与性的旅游需求。再者,由于当地政府对湿地公园的“生态旅游”形象不明晰、定位不准确,使湿地公园的开发建设游离于本地旅游产业之外,缺乏官方媒体、社会媒体的广泛宣传报道,湿地公园即使在本地居民当中也“少有耳闻”,在更大范围产生品牌效应就难上加难。

  这些问题从深层来看,主要涉及三个问题:一是缺乏系统思维和战略眼光,不能从生态系统的整体性角度来保护和开发湿地。二是没有解决好湿地建设“钱从哪里来、用到哪里去”的问题,不能在公益定位的基础上有效利用社会资本,使湿地建设能够可持续发展。三是没有守好生态建设的底线,特别是在解决湿地水体保护这一“湿地之灵魂”的问题上,出现了很大的偏差。

  新时代国家湿地公园的突围与超越。国家湿地公园的建设该向何处去?只注重湿地原生态建设,或者只注重湿地的资源开发与经济效益,都是片面的。由于湿地的保护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任何单一维度的建设,都不能打好这手牌,必须把生态保护、经济建设、文化品牌建设融合起来,同步打好这“三张牌”。

  一方面,打好“生态牌”。保护生态系统是湿地公园建设的首要目标,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展示各地生态建设成就的有力抓手,因此要抓好湿地公园的生态治理。一是生态优先。当生态效益与经济利益相冲突时,湿地公园建设应优先保障生态效益。二是适度干预。遵循“最小干预”原则,保持湿地原生态,不建亭台楼阁,不盲目引进危害生态食物链的外来物种,减少对湿地的人为破坏,使生态自然修复。三是有序开发。结合当地的生态城市建设实际,有序开发湿地资源,形成生态优先、有序开发的可持续发展格局。

  另一方面,打好“经济牌”。湿地公园建设是公益性事业,需要注重生态效益,但由于维护湿地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也需要讲经济效益,因此既不能无视生态效益的“竭泽而渔”,也不能舍弃经济效益的“缘木求鱼”,而是要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融合互动、良性发展。一是采取多元融资、差异化建设的模式。在国家和当地政府项目资金支持的基础上,可按照“谁治理、谁受益”的原则,通过社会投资、公益捐助、门票收入、开发体验式旅游产品等办法,拓宽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因此,国家湿地公园建设也应合理地开发各类生态资源,增强湿地公园的吸引力。二是留好“底牌”,确保不超过湿地生态资源的承载限度。以保护湿地生态资源为底线,合理控制湿地旅游、湿地体验项目的规模。对湿地公园生态保护的管理和宣传要落小落细,对破坏湿地资源的行为处罚要从重从严且起到重大警示意义。三是培育“生态养生”品牌。湿地公园是“天然氧吧”,应突出“生态养生”的经济价值,着力发展健康休闲、养生度假、民俗体验、环湖特色体育等新兴业态融合发展的湿地旅游养生产业。四是用足“乡村振兴战略”政策红利,统筹推进周边地区居民的乡村建设,积极吸纳转移劳动力参与湿地公园的特许经营活动,使当地百姓从吃“公家饭”到吃“生态饭”转变。

  同时,打好“文化牌”。文化是人类共有的精神家园,湿地文化的挖掘是绿色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也只有打造独具文化特色的湿地景观,才能实现湿地公园建设的“腾笼换鸟”和“换挡提质”。一是探索“湿地+教育”模式,积极传播湿地生态文化。例如,依托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积极开发和推广自然教育课程,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二是探索“湿地+文化”模式。不同的地理、水文、气候,孕育不同的湿地文化,要从尊重历史的前提出发,深入挖掘当地湿地文化资源,力避“千城一面”。比如,在社会文化打造上,收集有关历史传说、反映湿地文化的实物等,赋予湿地公园以历史文化元素,让游客置身其中“忆得起乡愁”。特别是不断开发湿地文化的深度体验项目,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建设的成功案例,增强湿地公园对游客的吸引力。三是探索“湿地+互联网”模式。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的现代科技成果,为游客提供“智慧化服务”。提升湿地生物文化的宣教功能,大力普及生态文化和湿地知识,使游客通过实地观摩、人与自然的交互性虚拟体验、户外科普的可视化活动、生物多样性数据采集与监测等,给游客上一堂生动的“自然生物课”,完成探索大自然的生态教育之旅。四是加强湿地的保护宣传。利用新媒体、融媒体平台,大力宣传和推广湿地公园的社会价值,在全社会和当地学校开展户外游学活动。在社会宣传方面,建设含有湿地景观元素的文化长廊、生态步道、生态文化公共设施等,举办环湖自行车赛、湿地文明行、湿地垃圾清理志愿活动等公益活动,提高公众对湿地公园的保护意识,在全社会营造爱护湿地、建设湿地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