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改革探索

文章

南京市玄武区推动科技赋能街巷 以“硅巷”建设激发老城新活力

发稿时间:2020-11-11 14:30:29   来源:南京市玄武区委改革办  

  玄武区作为江苏省南京市的中心城区,区域内有9所高等院校、24家科研院所,科教资源密集程度全市、全省屈指可数;作为老城区,开发强度高、规划约束紧、载体资源少,创新驱动、集约发展是优势与出路所在。近年来,玄武区把“硅巷”建设作为重要抓手,主动融入南京创新名城建设和江苏高质量发展大局,通过推动空间优化、要素集聚、能级提升,致力在“硅巷”建设中打造标杆、探索新路,相关做法得到各级肯定。

  一、坚持规划引领,空间赋能创新生态

  举全区之力、聚全区之智,强力推动“硅巷”建设。一方面,方寸之间开辟万千气象。为做好“螺蛳壳里做道场”的“硅巷”建设文章,玄武区坚持一体化、无边界、定量化并举,系统谋划建设蓝图。片区发展一体化融合。在规划建设“一区五园”(“一区”即徐庄高新区,“五园”即铁北红山新城、东大·南京设计名城、珠江路城市“硅巷”、玄武科技金融园、南理工科技创新园)创新经济带之初,就强调坚持“1+N”都市型高新园区、环高校知识圈、城市“硅巷”统筹联建,推动珠江路城市“硅巷”与东大·南京设计名城全面融合。实践中,创新孵化在硅巷街区、产业化在高新园区,各分园互为支撑、错位发展的全域创新“一盘棋”格局由此形成。创新资源无边界整合。玄武区打破物理边界的桎梏,串联老城区的大院大所大企资源,构建以珠江路为中心、以板仓街片区、中山门大街片区为重点的“一中心两片区”发展布局,形成开放式创新空间和共性技术平台,使各类创新要素串成线、联成片、融合共享,加快形成集约紧凑、功能互补、结构完善的创新集群。建设方向定量化聚合。制定出台硅巷建设工作方案、规划和三年行动方案,按照“一年有模样、两年出形象、三年大变化”的建设要求,提出经过3年时间努力,新增创新载体40万平方米,引培60家高新技术企业,集聚创新项目突破600个,开展双创活动超过300场次,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区、主要创新指标增速高于全市,以定量化数据强调创新载体、高新技术企业、新型研发机构、“双创”活动等方面的要求,让“硅巷”建设方向更准、落点更实。

  另一方面,存量空间挖掘增量效益。通过零散空间盘整、老旧载体转型,玄武区向“存量空间”要“增量价值”,在不另起炉灶搞开发建设前提下,实现了老旧载体有机更新。载体利用上,坚持滚动推进、分步实施。全面梳理“硅巷”范围内80余万平方米的老旧载体,明确了近期、中期、远期的改造计划,将“硅巷”建设逐一明确到具体载体、具体项目。载体来源上,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在。通过整体租赁、合作开发等形式,整合企业、高校院所自有载体,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模式。载体运营上,坚持市场开发、专业运作。政府既不越位,也不缺位,在规划、产业、项目上积极引导、把好门槛。同时,采取企业化、社会化运营模式,为老载体注入新活力。

  经过空间挖潜、腾笼换鸟,玄武区的老旧载体、存量空间目前正加速向众创空间转变。在珠江路中心区域,未来城、同仁西街7号、南京时尚设计中心等示范项目加快实施,南京烟厂、东大科技园谋划改造,InnoSpace、36氪等专业众创空间运营机构全面引入,3万平方米低效载体实现升级。在板仓街片区和中山门大街片区,板仓街9号园区4万平方米载体转型,南理工科技创新园11万平方米载体完成改造,全国首个农业“硅巷”启动建设,骐谷、骥谷科技创新产业园联动运作,让创新资源向街巷延伸、在街巷融合。

  二、坚持依托院校,产业激发创新活力

  高校院所是“硅巷”发展的动力之源,产业品质决定“硅巷”发展品质。一方面,科教实力激发创新活力。玄武以“硅巷”为校地融合主战场,构建创新共同体、利益共同体,让“象牙塔”中沉睡的科教资源,转化为“硅巷”发展的创新活力。突出人才共育。立足“政、校、巷、企”联动发展,启动“凤栖玄梧·人才优服”计划,搭建“云平台+经纪人+服务圈”的服务架构。实施“创新在校区、创业在园区”的人才双落户机制,对高校院所师生在“硅巷”创业进行定向扶持。2019年累计引进赵东元等3个院士团队,在“硅巷”创业的驻区高校院所师生达到60人。突出园区共建。玄武区坚持校区、街区、社区“三区”融合,抓住高校院所校(院)区布局调整机遇,与东大协商推进东大科技园改造,与南师大共建南师大玄武科技园,与南理工共建南理工科技创新园,与省农科院共建长三角农业服务业科技创新园。突出平台共用。积极导入驻区高校院所优质资源,东大玄武设计创新研究院、亚洲建筑档案中心等一批高端平台落户玄武,“走出去”对接北大、上海交大、北邮等高校院所,构筑创新型城区与创新型高校院所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另一方面,高端产业牵引高质发展。玄武区紧紧围绕高校院所的优势专业及其关联产业、龙头企业,确立重点发展的主导产业方向,集中精力招才引智、招商引资,加速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高端产业支撑。围绕产业发展方向做好结合文章。与高校院所学科优势结合,发挥东大在设计、南理工在军工、南农大在农学等方面的优势,推动人才就地落户、成果就地转化,在珠江路中心区域,培育现代设计产业集群,在中山门大街片区,放大军民融合、医工结合、现代农业产业特色。与中心城区自身实际结合,发挥中心城区金融总部集聚优势,在板仓街片区,发展科技金融产业;在中山门大街片区,依托紫金山、玄武湖“一山一湖”优势,布局文化旅游产业,建设“1928·曼度年华”文化街区,探索首店经济、夜间经济、网红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带动产业向高端迈进、向现代转型。围绕产业发展支撑做好招引文章。以招商活动集聚项目,举办南京创意设计周、中以合作论坛等重大科技招商活动17场,启动政企银合作“钟山计划”,组织环东大创新型城区国际设计营暨玄武“硅巷”发展论坛、“凤栖玄梧·才聚硅巷”创新创业大赛,不断打响品牌、扩大影响。以内外开放集聚项目,深入实施“生根计划”,依托德国医谷、英国CNUK、以色列CIC等高端平台,加强与创新大国和关键小国合作;举办长三角一体化对接交流会,主动赴北京、上海等地区,围绕“硅巷”合作洽谈、签约项目,引入飞渡机器人等80家知名企业、集聚高新技术企业超过35家,在孵项目达到160个。

  三、坚持生态再造,系统汇聚创新要素

  立足打造高水平“硅巷”,在改革、政策、环境、服务等方面全面发力,将优质的创新载体融入到城市高品质生活,不断增强创新资源的集聚度、提升创新生态的成熟度。党建是核心引领。玄武区立足“硅巷”新经济组织多、新社会组织多的特点,构建开放式党建阵地,探索特色化党建措施,以“红领”系列党建空间集群为引领,建立红领Inno—党建新风主题店等党建阵地,实施“红色基因激活行动”,打造“红色体验”“红色讲堂”“红色记忆”系列活动,加快实现党建工作在“硅巷”全面覆盖,努力将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硅巷”发展优势。改革是内生动力。突出与市场对接、与产业融合的改革方向,持续深化科技金融、人力资源、技术交易、双创活动等重点领域改革,通过设立“硅巷”运作平台、搭建区科创基金,引入金融并购中心等方式,为“硅巷”发展加油助力、放权松绑,从而实现市场化运营、可持续发展。政策是关键支撑。玄武区坚持政策在精不在多、务实又管用,用好南京市委“一号文件”和市区两级优化营商环境政策,释放总部经济发展、低效楼宇转型政策红利,提升政策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组建由区委主要负责同志挂帅、相关街道部门参与的“硅巷”建设领导小组,定期调度、定期会办、定期服务,整合多方力量,高位推动“硅巷”各方面建设。服务是重要保障。突出“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综合运用不见面审批、预审代办制、全科政务服务等“放管服”改革措施,广泛集聚多样化、专业化创服机构,下大力气推动河道、街巷、小区等综合环境整治,不断提升政务环境、服务环境、生活环境水平,打造“满意玄武”服务品牌,努力让各类创新资源扎根“硅巷”安心创业、舒心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