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国改革年度案例名单
发稿时间:2022-11-04 11:38:47
1、四川省成都市
【推荐理由】:“菁蓉汇”刷新创新创业标杆
【推荐词】:2015年以来,成都紧紧抓住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契机,着力打通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和军民融合创新“两个通道”,突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都科学城、“创业天府”行动计划“三大载体”,成功塑造“菁蓉汇”品牌,形成创新驱动发展良好局面,刷新国内城市创新创业标杆。先后被誉为“2015中国十大创业城市”、全国“3+2”(北京、上海、深圳+成都、武汉)创业基地城市。国务院对成都“双创”工作给予肯定。
2、浙江省宁海县
【推荐理由】: 县域财政涉农资金整合改革
【推荐词】:针对我国涉农资金存在渠道多、项目杂、投入散、管理乱等现象,近年来,浙江省宁海县健全管理制度,推行县域财政涉农资金整合改革,建立了农田水利建设类、新农村建设类和农业产业化类涉农资金整合平台,破解了我国涉农资金“碎片化”、项目“随意化”、权力“部门化”难题,实现了财政涉农资金管理的透明化、信息化、程序化。
3、南京市文投集团
【推荐理由】:国有文化企业体制改革创新样本
【推荐词】:近年来,南京市文化投资控股集团(简称南京市文投集团)发挥国有文化资产管理运营主体、新兴文化业态投资主体和重大文化项目投资建设主体的作用,以体制改革焕发活力,以机制创新激发动力,以彰显“两个效益”为价值取向,推动企业集约多元发展,成为国有文化企业体制改革创新样本。
4、河北省供销总社
【推荐理由】:全国供销社综合改革试点
【推荐词】:作为全国供销社综合改革试点单位,2014年以来,河北省供销总社推进组织体系、经营体系、服务体系、合作金融体系、管理体制五大创新,发展成为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综合平台,改革成效显著,得到国务院有关领导、中央深改办的肯定。
5、四川省内江市市中区
【推荐理由】:试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
【推荐词】:针对丘陵地区农村人多地少、地块分散、劳动力外出、耕地撂荒、农民增收乏力等问题,内江市市中区在确保农民权益的前提下,试点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形成了退地换现金、退地换股份和退地换社保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三换”模式,实现了农村土地资源有效利用,促进了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和农民持续增收,为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找到了一条新路。
6、云南省大理州
【推荐理由】: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推荐词】:近年来,针对转型发展及环保生态需要,云南省大理州建立统一领导、决策、规划、协调、督查的生态文明建设统筹机制,编制《大理州主体功能区和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等生态体制改革规划,制定《大理州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实施方案》,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动绿色发展,力争2020年把大理州建成国家级生态州。
7、山东省东营市
【推荐理由】:创新驱动国营农场转型升级
【推荐词】:近年来,山东省东营市通过整合国内外科技资源,建立现代农业研发、孵化平台,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等改革创新措施,利用不到五年的时间,将一个基础条件薄弱、长期发展传统农业、资不抵债、民生问题矛盾突出的国营农场,转型发展成为全国第二个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8、湖南省长沙市
【推荐理由】:土地合作经营“鹊山模式”
【推荐词】:自2014年起,长沙市宁乡县鹊山村按照明晰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放活经营权的要求,以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为前提,通过对土地经营权关系的重构,实现了农村土地的统一整合、开发、经营,探索出了土地合作经营的“鹊山模式”。目前,“鹊山模式”已在长沙市全面推广,受到中央有关部门及湖南省的肯定。
9、河南省兰考县
【推荐理由】: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
【推荐词】:2014年12月,兰考县成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主要承担探索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分担机制,探索建立多元化的城镇化投融资机制,探索建立城乡一体化发展机制3项试点任务。试点工作启动以来,兰考县积极探索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新体制和新机制,为平原农区县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新型城镇化改革经验和发展模式。
1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州准东开发区
【推荐理由】: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推荐词】:新疆准东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准东开发区)是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一带一路”能源核心区、国家“疆电外送”基地、国家煤炭分级分质综合利用示范区、国家综合能源改革示范区、国家循环经济改革示范区。随着准东开发区的快速发展,主体责任不落实、授权不到位、无法充分行使州级经济管理权、没有建立一级财政等管理体制机制问题逐步凸显出来。针对这些问题,近年来,昌吉州构建准东开发区完整的现代产业、经济管理、社会治理、公共服务、投融资、人才保障六大体系,改革创新六大体制机制,为准东开发区的崛起和腾飞提供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