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主题演讲

文章

朱宏任: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推进长三角地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发稿时间:2023-03-30 09:21:43   来源:中国改革网  

  【编者按】:3月26日,由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主办、中共吴江区委、区人民政府承办的“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暨‘吴江实践’高层研讨会”在苏州市吴江区召开。本文为中国企业联合会党委书记、中国企业家协会常务副会长、工信部原党组成员朱宏任的主题演讲录音整理内容,未经本人审核。


  在举国上下掀起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高潮之际,我们在苏州市参加由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指导,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主办,中共吴江区委、吴江区人民政府承办的“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暨“吴江实践”高层研讨会,有着特殊的意义。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苏人大代表团审议时做出了谆谆嘱托和殷切期待,“希望江苏继续真抓实干、奋发进取,在高质量发展上继续走在前列,为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实现良好开局,为全国大局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这次研讨会既有助于深入认识与理解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也将有力推动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最新指示的学习贯彻。我围绕“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推进长三角地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题目与大家分享几点认识。

  第一,以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夯实长三角地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新基础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企业兴则产业兴,产业兴则经济兴。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制造业企业率先发展的地区。在经历了发展初期的野蛮生长阶段和发展中期的改造升级阶段之后,现在广大制造业企业正面临如何把握方向,迈向发展新高端阶段的重要机遇与使命。

  去年2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时发表重要讲话,审议通过《关于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建设“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的世界一流企业的行动纲领。长三角地区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使命担当,把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作为一项全局性、战略性、引领性重大任务来抓,努力走在前、作表率。我认为,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过程中应高度重视以下几点。

  一是高度重视以创新突破推进技术自主力。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主动对接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承担相应科研任务,紧紧围绕产业“卡脖子”领域制定技术创新战略,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

  二是高度重视以专精特新打造国际竞争力。应坚持专业化方向,将专精特新的竞争力打造成为企业全球竞争力的核心。清理退出无竞争优势的非主营业务,实现聚焦发展。快速打造全球行业优势龙头企业,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调整浪潮中进一步强化中国企业的全球领导地位。

  三是高度重视以壮大知名品牌提升全球影响力。制定品牌发展战略,加大品牌建设投入,做好品牌的国际推广。铸造中国产品良好口碑,赢得全球用户信赖,增强全球用户黏性,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道路。

  四是高度重视以加强企业治理提升现代管理力。加快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持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规范股东行为、强化内部监督,健全权责法定、权责透明、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机制。

  第二,构建韧性安全的产业链供应链,确定长三角地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新坐标

  随着区域经济发展速度加快,长三角地区有必要在“攻难关、稳增长、促转型、强基础”上下功夫,锻造韧性安全的产业链供应链。

  一是攻难关。在强化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风险监测预警和苗头性问题方面进行分析研判,及时处置潜在风险,打通痛点堵点卡点,保持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二是稳增长。从产业链供应链的视角出发,坚持把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扩大有效投资的重要方向,综合运用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等支持手段,形成稳增长的有效支撑。

  三是促转型。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加快探索构建数据要素基础性制度,出台若干配套政策,促进数据高效流通使用,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赋能实体经济。

  四是强基础。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引导各类创新要素进一步向企业集聚,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推动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性制度。

  第三,以区域协调发展拓展长三角地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新领域

  产业协同升级是“十四五”推进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的重点领域和关键难点。推动长三角产业协同升级,要围绕率先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共建世界级先进产业集群的发展目标,以“一盘棋”思想,推进产业政策联动、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共建、产业创新和升级合作,形成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一是加强产业链供应链顶层设计,推进政策联动。加快形成以制造业协同为核心的长三角产业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和专项规划。突出产业发展的“空间相对集聚+功能深度耦合”。突出产业链跨区域整合与升级,谋划长三角圈层发展和轴带发展的整体产业集群、产业带及产业节点。建立跨区域产业集群发展的组织协调机制。围绕生产要素顺畅流动,建立人才、信息等要素跨区域自由流动的市场机制,提高政策执行的协同性。

  二是开展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推进集群共建。编制长三角产业链供应链为特点的产业地图,明确产业链协同合作的空间路径。明确产业链环节、重点企业和上下游核心关联企业以及重点技术分布信息,提出跨区域产业链协同合作的思路、方向和空间路径。明确长三角整体产业链补短板的关键环节,以及需要协调推进的重点项目及扶持发展的核心环节。在长三角各地“链长制”改革基础上,推动跨区域的“链主合作”。突破产业链协调的行政边界限制,建立跨区域产业链对接合作的平台载体、要素投入、政策配套等,鼓励龙头企业跨区域布局,设立分支或进行兼并收购重组。建立产业链供应链信息平台,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长三角重点产业集群,建设集群公共信息平台,推动集群企业在技术、生产、市场等方面的交流与学习。

  三是实施产业链供应链定期会商,推进升级合作。推进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协同攻关。梳理长三角产业转型升级的共性技术、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材料及工艺瓶颈,建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库,采用联合招标、揭榜挂帅等方式,调动和联合长三角乃至国内外的科创资源进行攻关。强化创新要素的流动和共享,建立长三角科创要素对接和流动机制、科创园区(孵化器)互融互动机制,扩大长三角区域技术市场联盟和科技创新券覆盖范围。建设产业公共创新平台,建设长三角制造业协同创新公共平台,重点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高端装备等重点领域建设一批开放式创新平台。

  随着长三角重大国家战略的实施,苏州市在全国大格局、长江全流域的战略地位愈加凸显。期待苏州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建设,全面深化新旧动能转换,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中实现争一流、走在前。希望深化对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的认识,明晰企业在长三角一体化中地位和重点,以产业链供应链为要素,进一步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