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呈现崭新局面
发稿时间:2023-08-11 14:46:2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记者 刘 坤
日前,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相关部门联合发布了《长三角区域体育健身行业会员服务合同示范文本(2023版)》。9月1日起,长三角区域内的体育健身行业经营者可以参照本示范文本订立合同。
“合同设置了7天冷静期全额退款等条款,有助于解决‘退卡难’‘退费难’等问题。”家住上海市奉贤区的健身爱好者王欣怡说。
如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仅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更多便利,也为企业发展带来了更多红利。“目前,我们已与长三角地区约60家企业进行合作,形成了完整产业链,并实现协同创新,充分享受到了区域协调发展带来的机遇。”位于江苏昆山的一家制造业企业负责人颜红丽说。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研究员魏琪嘉介绍,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产业体系建设成效显著,区域发展潜力稳步提升。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快崛起,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呈现集群集聚发展态势。三省一市依托自身制造业基础,深化横向联合,强化优势互补,汽车、生物医药、船舶和航空高端装备等产业协同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放眼全国,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不断健全,区域重大战略稳步实施,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加快形成。
近日,重庆市与四川省共同出台行动方案。从联动推进贸易投资、产业发展、营商环境等多个领域推出24条举措,支持两地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开放。7月5日,兰州西部陆海新通道中阿快线(兰州至阿富汗海拉顿)公铁联运国际货运班列开行。目前,兰州已开通中欧、中亚等六个方向的国际班列。
在吉林省西部,深蓝色的光伏板整齐排列,白色风力发电机组迎风转动。当前,吉林省正在谋划利用风能、光能等清洁能源制氢,延伸新能源产业链,建设“绿电”产业园区。今年,辽宁省重点发挥投资、消费、出口拉动作用,推动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力,促进国企、民企、外企竞相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区立足自身比较优势,积极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经济总量不断攀升,发展均衡性逐步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呈现出分工合理、优势互补、相得益彰的区域协调发展崭新局面。
前不久,国务院关于区域协调发展情况的报告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审议。
报告显示,我国区域板块发展平衡性显著增强。2022年,中部和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分别达到26.7万亿元、25.7万亿元,占全国的比重由2012年的21.3%、19.6%提高到2022年的22.1%、21.4%。特别是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东部与中部、西部地区之比分别从2012年的1.69、1.87缩小至2022年的1.50、1.64。
报告还显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基础设施通达程度更加均衡,区域间基本生活保障水平逐步接近,动力源地区引擎带动作用得到加强,重要功能区关键作用进一步发挥,特殊类型地区发展水平明显提升,区域开放水平跃上新台阶。
与此同时,专家认为,当前,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存在。东西部地区发展绝对差距仍然较大,北方部分地区经济发展活力不足,特殊类型地区振兴发展仍有困难,区域生产力布局调整任务艰巨。
奋进新征程,再创新伟业。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要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推进城乡区域发展,提高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健全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系统。稳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深入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等深度融合。”该负责人说,扎实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和绿色高质量发展,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重大合作平台建设,促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加大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力度,不断提升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平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