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潼关县“四轮驱动”推进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
发稿时间:2023-10-23 15:48:29 来源:潼关县委改革办
渭南市潼关县把统筹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建设作为推进高质量发展和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着力点,以打造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全国示范县为目标,健全完善体制机制,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稳步推进国省干线公路项目、农村公路硬化、城乡客运一体化改造、客运站场和物流中心建设、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着力提升交通运输服务水平,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五个潼关”提供强大的交通支撑。
一、构建立体交通公路网络体系
潼关县在构建交通大格局、服务群众出行、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基本形成了以高速公路为骨架、干线公路为支撑、农村公路为经络的交通公路网络,实现了交通道路的四通八达,县县通高速、乡乡通油路、村村通硬化路和通客车的目标,让群众达到了从“走得了”到“走得好”。截至2020年底,全县公路总里程达966.39公里,较2015年增长27%,公路网面积密度达到184公里/百平方公里,公路网人口密度达到 60.4 公里/万人,二级及以上公路占比达到7.05%,全县2个乡镇通二级及以上公路;县域内基本形成了以国省干线公路为骨架,以集散公路为主体,以地方道路为补充的公路网络体系。
二、推动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
编制了《潼关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推动全县农村客运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的通知》,指导农村客运服务网络发展;发展城区公交线路4条,城乡客运线路10条,建制村通车比例为100%,全县二级汽车客运站1个,五级站5个,农村客运发展形成“城区公交+城乡客运”的一体化发展模式。建成陕西省首家实现智能化管理的二级客运站,具备电子客票、“刷脸(证)”乘车、AI机器人服务、驾驶员自助安检与报班等智能化管理服务功能。正在建设“云智交通”综合管理服务平台,该平台具备车辆动态管控系统、非现场执法管控系统、智慧客运站、两客一危系统等服务功能。积极推行公交惠民政策,在陕西省首家实现了县城公交出行免费,由县财政为城区公交企业提供补贴;将全县所有通村客运车辆和经营权进行了回收,所有城乡通村客运线路实现了公车公营,确保了运营的可持续发展。
三、推动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
注重顶层设计,建立融合机制。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建立了交通、工信、邮政、供销、商业等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印发了《潼关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潼关县创建客货邮融合发展样板县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及《潼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加快推进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暨创建客货邮融合发展样板县工作专班的通知》等文件,明确了任务和责任。
健全物流体系,统筹融合站点。投资4497.48万元。建成总建筑面积4666平方米的县级客货邮一体化综合服务中心,为邮政、物流、快递企业提供中转装卸、共同揽收、集中分拣、运输配送、动态监控等服务;整合了交通、电商、供销、村邮站、快递、电信等乡村网点资源,建成秦东、代字营等5个镇级服务站和18个村级服务点,农村物流、快递邮件服务覆盖率100%。
合理设置站点,开辟融合线路。针对农村快递物流点多、面广、量小,市场需求分散,投资效益较差等问题。充分利用城乡公交客流低谷时的闲置运力资源,试行开通了“潼关—西北村”等5条客货邮融合线路,以县级物流快递配送中心为中枢,以5个镇级物流快递收发站为支点,以18个村级物流快递收发点为终端,通过以通村客车、物流快递配送车、三轮配送车、面包配送车等多种配送方式为纽带,建立了“电商服务+农村客运+农村物流+邮政快递”客货邮同网运输模式,让邮件快递搭载通村客运班线,实现了物流快递从县到镇进村的高效配送。进一步减低了物流快递末端配送成本,提高了客运经营效益。
以奖代补,落实财政补政策。印发了《潼关县2022年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以奖代补实施办法》,确立了坚持市场化运作、政府支持、企业自营、项目支撑、基层干群公益服务“先干后补、多干多补、少干少补、不干不补”的奖补原则,充分调动干群服务百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农村物流规范持久畅通。奖补范围主要为村级站点公益服务的先进典型和在客货邮融合发展中表现突出的寄递企业。对村级公益服务站、寄递企业设置了分级奖补标准,根据测评结果确定奖励对象的奖补标准。
四、推动城乡客运与旅游融合发展
高度重视旅游公路、旅游步道建设,建设的S313潼关古城至四知公路,连接了区域内多条横向乡村道路,有利于促进道路沿线经济及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建设的太安路是秦岭沿线代表路段,自县域内秦岭山脚自东向西绵延,环境清幽,沿途桥梁、水库、公园、驿站等设施一应俱全,田园风光宁静美好;“十里画廊 慢游潼关”景区18.2公里栈道全线贯通。在客运旅游服务线路方面,将城区3路公交延伸到岳渎公园,2路公交延伸到南新社区至香堤西岸,为县旅游业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使城区广大人民群众出行更加快捷,目前,潼关免费公交已成为古城潼关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赢得了人民群众和游客的广泛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