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改革动态

文章

彭森:坚持“三个导向”,深化地方改革

发稿时间:2023-11-15 19:00:44  

  编者按:2023年11月12日,由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指导,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中共淄博市委共同主办,中共张店区委、张店区人民政府、淄博市委党校、淄博市委改革创新和决策服务中心承办的“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以全面深化改革赋能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三个导向’推动地方改革落地落实暨淄博市强化‘有解思维’创新实践现场会”在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召开。本文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副主任彭森的主旨演讲。

  非常高兴在初冬时节,来到美丽的历史文化名城淄博市,参加由中共淄博市委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召开的“坚持三个导向,推动地方改革落地落实暨淄博市强化‘有解思维’创新实践现场会”。今年淄博市大火了!火遍全国!淄博烧烤给三年疫情带给中国经济的寒意带来暖暖的春意,也为加快经济复苏、提振消费加了一把火。淄博烧烤不仅是一种社会现象、文化现象,更是真真切切的改革的一个具体成果,是坚持改革、坚持有解思维、坚持执政为民理念的生动实践。它体现了齐鲁大地上千万年来传承下来的一种开放、包容、务实、民本思想,改革创新的传统和作风。刚才播放了淄博“有解思维”推动地方改革创新实践专题片,这让我们很受鼓舞,很受启发,令人振奋。淄博生动实践和经验就像冬天里的一把火,在凛冽寒风中给改革带来了融融暖意,今天会场里充满了改革的热情。这里,我要代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对这次现场会议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对远道而来的十几个省市的改革同仁们表示欢迎。

  这次会议选择了很好的时机,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5周年,也是十八届三中全会统筹推进新一轮全方位改革10周年。45年前的1978年12月18日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时代。而正好是十年前的2013年11月9日至12日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这是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开创中国改革新时代。10年来,中国改革呈现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向推进的崭新局面,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前所未有,改革的广度、深度、力度前所未有。这一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认识有了新的飞跃: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写入决定,改革的思想理论有了重大突破;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全面依法治国,从理论上解决了改革与法治的关系;十九届四中全会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表述为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历史任务,体现了改革的根本宗旨。与此同时,改革实践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也取得重大进展,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共60条,涉及300多项改革举措,其后十年中,各改革领域共推出改革方案2485个,正逐步落地。党的二十大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阶段。坚持改革开放,是我们迈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必须承担的新使命。今年以来,全党开展了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结合学习、回顾总结改革45年所走过的历史进程,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新形势、新挑战,必须认真总结改革开放的重要经验,这对于提高政治站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守正创新、勇毅前行,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纪念今天这么一个有特殊意义的日子。结合淄博坚持三个导向、有解思维的改革实践我想谈谈中国改革的基本经验问题。

  一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正确处理好改革的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的关系。解放思想是改革开放的前提条件。45年来,每一次改革的深化,每一项重大改革方案的出台,都是以解放思想为先导的。在纪念改革40周年大会上,习总书记曾深刻指出:“没有新一轮的思想解放,就没有新时代改革的大突破。”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只有真正思想解放,才能做到实事求是;而实践中,坚持从实际出发,遵循客观规律,必须解放思想。改革就是要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情,必须大胆试,大胆闯。2013年11月26日,习总书记在视察菏泽时就提出:要“大胆干,坚决改,勇于试”。中国的改革都是始于“问题导向”的。在改革开放初期,农业“大包干”、价格“双轨制”都是解放思想的结果,也都引起很大的争议,有人认为,农村家庭联产承包是瓦解公有制,省委书记之间曾有阳光道和独木桥之争。这就需要“目标导向”来把关定向。只有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模式以后,问题导向的改革举措才有了明确的方向,各项市场化改革探索才有了政治上的保障。因此,问题导向的改革不是胡试乱闯,而是要遵循市场化改革的总的方向。这也是实事求是的重要体现。淄博提出有解思维,坚持万事有解,大胆通过改革突破体制瓶颈,认定对于发展中的问题,一定要解,一定能解。这就体现了解放思想的改革精神,也体现问题导向改革的路径。这次会议设计了会标,下面标注:“改革创新,凡墙皆门!”这是解放思想、敢于创新的标志!而在改革中抓住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重点,坚持以人为本,完善 “人民满意”的评估机制,则体现了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的要求,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

  二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正确处理好改革与发展的关系。改革的本质是不断变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为生产力的解放与发展开辟道路。改革不是目标,改革只是路径选择,改革是为发展服务的。用改革的思路和办法破解发展中的难题,这体现了问题导向的原则;而改革成为促进发展的关键一招,这体现了成果导向的要求和标准。改革初期,最大的阻力来自于意识形态上姓“社”和姓“资”的争论。小平提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不争论”,“发展是硬道理”,“不改革死路一条”。正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切改革的评价(结果导向)关键是看是否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45年的改革开放才会排除左和右的干扰,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这里体现的是改革的结果导向。农村改革是最突出的例子,建国时,5.4亿人,粮产一亿多吨,人均208公斤;国民经济恢复后,58年人民公社化时,6.6亿人,粮食2亿吨;后来搞全国农业学大寨,历经文革动乱,1978年9.6亿人,粮产3亿吨。20年仅增长1亿吨。而在农村包产到户、调整粮食收购价以后,到1984年,10.4亿人,粮食4亿吨,6年增1亿吨。1996年粮食5亿吨,2013年突破6亿吨,这些年一直维持在6.5亿吨以上,人均483公斤,远超全球人均320公斤水平。中国改革的历程证明,中国解决各种问题的关键在于发展,而改革是发展的原动力。李克强总理今年三月离任前视察发改委时说:“发改委分管两件大事:发展与改革。发展是目标,改革是动力。这些任务就托付给你们了。”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又面临新的挑战,主要是2021年以来,国内经济增长持续走弱,我国经济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未消退。疫情的三年年均增长4.5%,但2022年只有3.0%。中央指出,三年疫情后的经济恢复是一个波浪式增长、曲折式前进的过程。一方面,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一系列拼经济、稳增长、稳就业、防风险、稳信心的政策举措。从减税降费、降准降息到增发国债、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等等,经济回升向好的政策效果开始显现。刚刚召开的进博会上世贸组织秘书长曾说过,今年全球经济预计只增长2.7%,但中国很可能要翻一番,达到5.4%。今年前三季度经济增长5.2%(一季度4.5%,二季度6.3%,三季度4.9%),全年GDP增长5%的计划可望实现。但是,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固,内外需仍然严重不足。国内面临通缩的压力。前三季度外贸进出口下降0.2%,投资只增长3.1%,其中,民间投资-0.7%。10月CPI、PPI继续下滑,人民币利率再次跌破7.3元/1美元。应对经济下行的巨大压力,短期内可以通过宏观政策调控予以刺激和应对,但从中长期来看,发展中的结构性问题,只能通过改革,向改革要动力,特别是市场化改革的办法才能破解。

  三是坚持市场化改革的方向,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45年来,中国改革的核心问题一直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这个问题涉及到目标导向的改革,也涉及到下一步改革的重点任务。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习总书记指出:“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市场是配置资源最有效的形式”。他还强调:“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 改革已经45年了,目前仍存在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尚未理顺,市场体系仍不完善,市场配置要素的范围有限,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过多等问题。一些行政垄断、市场壁垒、地区分割现象严重影响了全国市场的统一。针对这些问题,中央近年发布多个文件。包括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等。根据中央精神,必须坚持推进目标导向的改革,在当前也是问题导向的改革。即积极稳妥地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新时期改革的重大目标,包括高标准的市场体系基本建成,市场主体充满活力,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取得重大进展,公平竞争制度更加健全,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近期,有关部门研究新一轮深化改革的形势和任务时,我提出在指导思想上,一定要解放思想,不忘初心,重点突破,守正创新。工作中要抓住三个重点:即,全面深化改革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经济体制改革要以市场化改革为重点;市场化改革要以市场主体特别是促进民营经济做大做优做强、要素市场化改革以及市场基础性制度的完善为重点。

  四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正确处理好改革的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创新的关系。改革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有两方面的涵义:

  其一,强调发展和改革为了人民,以人为本。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人民至上,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共产党人的根本宗旨。一切改革如果不能以人民为中心,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就是无意义的。这也是改革的成果导向的实质和核心,即我们的发展与改革是否坚持了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成果由人民共享。淄博市在改革中坚持对于发展中有关民生的问题一定要解、一定有解、一定善解。保证改革有成效,地方得发展,群众得实惠,就是坚持成果导向,以人为本的最佳实践。淄博烧烤为什么成功?为什么取得了轰动性效应?关键是淄博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人为本、人民至上,执政为民的理念深深地扎根在一切工作之中。

  其二,以人民为中心还强调了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经济改革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主体和主要动力。人民群众是改革实践和认识的主体,一切智慧的源泉都产生在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必须尊重群众在改革中的首创精神,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汲取人民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改革发展才能克服一个又一个难点,不断开拓前进,取得胜利。45年来,四川、安徽农民创造的大包干点燃了中国农村改革的星星之火;而民营经济在苏南、浙江的探索试验,以“四千精神”开辟中国经济“56789”的新天地。这都是群众实践的成果。新时期中国改革正确处理顶层设计和基础探索创新的关系仍要充分发挥群众和基层的首创精神,鼓励发展一些差别化的探索试验。这也是实事求是精神的体现。近年来,在深圳、上海浦东、浙江、厦门当地开展清单式、批量式综合授权改革探索,将为面上改革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重要经验。各地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开展的创新试验,也要积极总结,充分肯定。

  最后,也是最重要一条经验,是党对改革事业的坚强领导。45年来最重要的改革举措都是在党的会议上做出的决定。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中国改革最本质的特征和最基本的经验。淄博的实践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十几年来,历届淄博市委贯彻习近平“以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难题”重要指示,坚持三个导向,以“有解思维”强化改革落地落实,提出以“有解思维”解决发展难题,有效解决发展中的老大难问题,突破化解制约改革的体制机制障碍,创造了重要的鲜活的改革实践案例和经验,值得认真总结和祝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