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改革探索

文章

贫困地区发展工业经济的有益探索
—— 探寻泸溪县高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成功密码

发稿时间:2023-12-06 12:24:17   来源:湘西州委改革办 泸溪县委改革办  

  一、改革背景

  泸溪县位于湖南省西部,总面积1565平方公里,总人口32万人,是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重点县、国家级贫困县和革命老区县。作为湘西州最悠久的老工业基地和全国最大的微细球型铝粉生产基地,多年来,泸溪县立足坚实的工业发展基础,坚持“工业强县”发展定位不动摇,始终积极扶持企业家队伍、锐意科技创新、持续优化环境,泸溪高新区成为技工贸总收入70.6亿元,亩均产值150万元,拥有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7家,主营收入过亿的企业15家,高新技术企业24家的省级高新区,成功走出了一条贫困地区发展工业经济的好路子。

  二、改革措施

  (一)始终让一批富有情怀的企业家投身实体经济发展。一是厚植崇工重商文化。泸溪县自古崇工重商,明清时期,浦市镇商贾云集,水陆交通川流不息,被称为“小南京”。改革开放后,泸溪工业逐渐成长,涌现了一批小工业企业。1998年,县委县政府制定下发《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的若干规定》后,优惠的发展条件和优越的发展环境,促进全县民营企业发展,泸溪工业经济出现良好发展势头。2005年,县委、县政府全面实施“工业立县”发展战略,主动邀请县外企业老板来泸投资兴业,促进了新型工业经济快速发展。2008年,县委县政府决定将“工业立县”战略提升为“工业强县”战略,将武溪工业园作为承接产业转移载体,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打造“工业泸溪”。二是培育本土企业家人才。建立泸溪企业家“联帮带”培养机制,每个产业集群采取“1带3”培养模式,大力培育本土企业人才,目前泸溪工业人才85%属于本地企业家。上世纪八十年代,中科院一个微细球形铝粉中试项目落户泸溪县,建成全国第一条年产量200吨的生产线,泸溪县很多人通过在这条生产线上“偷师学艺”,创办材料加工公司,涌现了金昊科技创办者、总经理李代水等一批企业家;泸溪县金马铝业公司作为一家民营新材料企业,总经理刘海洋一直坚持科技自立自强的发展思想,专注研发自己的核心技术,开发自己的核心产品,培育打造核心竞争力。2018年,公司新开发的食品发热包系列产品,目前已建成了国内规模最大、日产300万包的自动化生产线,被列入了国家防疫物资重点供应企业;2007年,张春雨创立湖南众鑫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初期,虽然尽管做足了思想准备,但还是发现,面临的困难要比想象的大得多,原料极强的腐蚀性、工艺的复杂性等等,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他秉持“有能力攻克一系列技术难题”的坚定信念,带领团队加大马力,不断地加大科技研发投入,研发实力显著提升。现在公司已经成为全国钒氮合金产业链中的领军企业,钒系列精深产品生产和出口企业的领跑者,是全球重要的钒系列深加工供应基地。三是鼓励企业迈向自主发展道路。县委、县政府先后出台系列政策措施,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了坚强支撑,鼓励企业走自主创新发展道路。2011年,李代水成立了金昊科技,成立之初,便将科技创新作为企业的“制胜法宝”。该公司每年拿出利润中的5%用于鼓励科技创新,与上海交通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等院校,建立长期的“产学研”合作关系。目前,金昊科技拥有20人的研发团队,先后获得了11项发明专利,产品远销美国、加拿大、土耳其、新西兰、韩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湖南省出口创汇重点企业和湖南省首批新材料企业。泸溪鑫兴冶化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是一家专门从事冶炼行业的老牌企业。近年来,鑫兴公司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开发了年产1000吨高纯电解铬生产线,产品被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产品,该公司成为世界上拥有电解独特工艺的高纯电解铬生产基地之一。

  (二)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园区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一是积极培育创新土壤。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明确“三个及时”,即科技议题及时研究、经费及时保障、困难及时解决,先后出台实施《关于建立健全自主创新机制的意见》《关于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科技兴县的意见》等支撑科技创新的一揽子文件。坚持优化财政科技投入导向机制,增加财政科技创新经费支出比例,确保科技支出增幅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2019年以来,从财政科技专项资金中列支500万元作为科技创新奖补资金,激励和支持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2021年,本级财政科技支出达到5375万元,增长30.3%,占地方财政支出比值1.92%,位居全州前列。二是不断筑牢创新平台。夯实技术研发平台。近年来,全县50余家企业通过产学研合作平台,联合中科院、中南大学等高校院所实施产学研战略合作项目150余项。2021年,吸纳技术合同成交额1.5亿元,增长658%。众鑫公司作为主要参与者制定的《三氧化二钒》(GT/T40301-2021)正式由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和国家标准管理委员会颁布实施。做大科技孵化平台。建立省级众创空间、星创天地等创新创业载体4个,发展科技服务机构72家,创新密集区8个。成功创建国家级产业基地2个、省级双创示范基地1家、省级及以上研发机构12家,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家。做优产业转型平台。运用新工艺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进锰锌产业深度开发和综合利用,研发了无硒高纯电解锰、高纯电解锌、超细氧化锌等系列新产品。突出锌废渣综合利用,用含锌废料生产电解锌,从工业废渣中提取镉、铅、钴、冰铜等稀贵小金属,创造了“几种原料生产一种产品,一种原料生产几种产品”的生产方式。三是高效应用创新成果。一是围绕校企合作抓技术攻关。立足泸溪县重大科技需求,通过与高校院所共同承担实施科技项目,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并形成产业化。目前,铝基合金粉、氮化钒铁、片状铝粉效果颜料、高导热铝基碳化硅复合材料等科技研发项目已投入规模化生产,高纯低氧合金粉末、高质量基球形合金焊粉、新型金属喷涂材料、轻量化轨道交通车辆制动盘等项目即将投入产业化实施,泸溪县紫薇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建成了全省规模最大、科技含量最高的育苗工厂。二是围绕自主知识产权抓量质齐升。制定实施《泸溪县专利资助管理办法》,知识产权保护和发明专利成果转化工作成效明显,先后被评为全省知识产权工作先进县、全省引导市县创新驱动发展地区、全省技术市场工作优秀县市区。2021年,泸溪县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3.07件,同比增长44.8%。专利成果转化率达到80%以上,规模企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产值占工业总产值75%以上。

  (三)始终以“亲”“清”政商关系为园区发展保驾护航。一是鼓励企业大胆闯市场。创新产业政策制定,由“政府端菜”向“企业点菜”转变。产业政策是否精准直接影响产业发展质量。去年以来,泸溪县突出功能性政策要求,强化市场竞争基础地位,将企业创意的边界扩展至政策制定领域——主动问策于企,让企业成为政策的设计者,彻底转变了过去的政策制定方式。泸溪县《推进工业优势产业链建设的实施方案》就引起了业界强烈反响。制定过程中,牵头部门泸溪县高新区请产业链龙头企业提需求、让上下游企业提建议、邀协会和专家进行综合评估,全程公开化、透明化,增强了产业政策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引导有限政府资源向优势产业倾斜。同时,进一步规范专家库管理,明确专家入库、出库方式,完善专家回避制度、强化对专家的评价,切实改变了过去专家“只入库不出库”“评审质量难评估”等弊端。此外,在专项资金管理中,探索推动购买第三方服务等方式,让项目实现全程在线办理,通过“网上申报、网上受理、网上监管”,让各类所有制主体公开公平获得专项资金政策支持。二是政府主动做好服务保障。出台《泸溪县优化营商环境推进工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成立工业经济发展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每月召开一次调度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工业经济发展工作,及时协商解决工业经济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建立企业与县委书记、县长联系“直通车”,搭建“一企一档、一企一策”服务平台。严格落实“三联”工作制度,对园区规模以上企业、重点培育企业进行了分解包保,明确了每名在职县级领导至少联系1家企业,通过面对面座谈、电话日常连线、网络在线沟通等形式,实现了走访服务全覆盖。积极推行“无事不扰、有事必应”的“店小二”式服务,企业“帮代办”中心投入使用,全面落实全程帮代办服务,成立了60多人的专职和兼职帮代办队伍。加强金融保障,实施金融助力计划,建立企业金融信用档案,设置产业发展专项基金,积极探索股权众筹、PPP等新型金融服务业态,不断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积极搭建“政银企”融通平台,加快建设园区普惠性金融超市,围绕企业诞生、担保、融资、上市等全流程各环节,针对性制定金融产品,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和保障。三是政企共建“五好园区”。坚持把园区作为推动工业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大力开展“五好”园区建设年行动,进一步增强工业发展的承载力和吸引力。积极构建融合协同格局,推动规划形态、园区业态、产业生态“三态”融合发展,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三生”协调发展,把园区建设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公共服务中心、高性能复合材料特色产业园、金属冶炼及综合利用产业园、化工产业园、水陆联运物流园,以及四条道路发展轴、一条滨水景观轴的“一区一心四园五轴”园区格局。加快高新区扩容提质步伐,瞄准园区规划面积扩至8.73平方公里这一目标,聘请湖南大学设计院等专业机构完成《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发展规划》等,并已获省州批复;同时,大力开展土地利用、闲置厂房等专项清理,为调区扩区规划实施奠定坚实基础。打造配套物流体系,降低物流成本。建设湘西港航运枢纽,规划集大宗货物集散、农工贸一体化、冷链物流及园区物流信息化、智能化发展为一体的物流园建设。加快推进全国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建设,大力实施110KV狮子山变电站、110KV天门溪变电站等项目,提升“电力”支撑力。探索校企园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实行“订单培养”“现代学徒制”,有效解决企业用工难问题。

  三、改革成效

  一是园区平台不断夯实。2022年,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7家,主营收入过亿的企业15家,高新技术企业24家,“新三板”上市企业3家,正在创主板上市企业2家。泸溪县高新区获批湖南省首批体制机制创新试点园区。二是科技储备不断增强。24家企业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备案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58家,4家高新技术企业在“新三板”挂牌上市。湖南省钒合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省光伏特种铝基复合粉体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省锌废渣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先后落户泸溪。三是产业效益不断提升。2020年,泸溪高新区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30.36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6.43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8.89%,高出全州平均值5.5个百分点。2021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约37.4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7.34亿元。

  泸溪县于2018、2020、2021年荣膺省政府科技创新真抓实干成效明显表扬激励县,2019年被确定为首批湖南省创新型县市区,2017年9月13日,时任湖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杜家毫对泸溪高新区给予充分肯定,提出要进一步立足产业优势,不断加大科技研发和市场开拓的投入力度,完善产业链条,推动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之后又亲自把泸溪高新区命名为“高性能复合材料特色产业园”。

  四、改革启示

  泸溪县作为国家级贫困县,在基础实施相对落后,各种生产要素不具备的条件下,依然走出了一条符合自身发展的工业化路子,带给我们许多启示。一是一批有情怀的企业家是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企业是园区发展的主体,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因素,只要一批有情怀的企业家历经市场风雨洗礼,始终不忘初心,坚持实业兴邦,园区发展才有坚实基础。二是科技创新是园区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既是企业行稳致远的“强力引擎”,也是园区实现高质量发展前进动力。三是营商环境优化是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可靠保障。市场经济是候鸟经济,资金、人才、技术等各种发展要素总是聚集到营商环境好的地区,特别是相对落后地区推动经济发展的着力点必须由抓项目转向造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