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区

文章

中国式现代化的长三角新景象

发稿时间:2024-02-19 15:10:04   来源:《求是》  

  这是一片高质量发展的热土——以4%的国土面积,集聚了全国约17%的人口,创造了全国近1/4的经济总量。

  “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着力落实新发展理念,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更高起点的深化改革和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同‘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相互配合,完善中国改革开放空间布局”。2018年1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郑重宣布。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五年多来,强劲活跃的增长极功能不断巩固提升。最新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上海、江苏、浙江和安徽的经济总量突破30万亿元大关,对全国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一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明确指出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大使命、重点任务、方法路径、根本保障,为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长三角地区紧扣“全国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高质量发展样板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引领区、区域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改革开放新高地”的战略定位,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携手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长三角新篇章。

  强劲活跃的增长极功能巩固提升

  2023年12月29日,浙江杭州东站,乘坐G7467次列车从杭州前往金华的郭均相成为2023年长三角铁路运输的第8亿名旅客。这也是长三角铁路年旅客发送量首次突破8亿人次。

  随着杭昌高铁黄山至南昌段的开通,长三角铁路目前已拥有25条高铁,高铁里程超过7100公里,动车组开行范围覆盖除浙江舟山以外的所有地级城市,成为全国高铁网络最发达完善的区域之一。

  长三角,这片面积约35.8万平方公里的中国东部发展热土,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举足轻重,是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全局高度精心谋划,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按下“快进键”。

  谋定而后动。制定《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这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工作。

  2019年5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这一规划纲要。会议指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具有极大的区域带动和示范作用,要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带动整个长江经济带和华东地区发展,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区域集群。

  融合发展,交通先行。不断完善的交通网络,成为长三角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一体化综合交通网络初步成型。图为2018年、2023年安徽至江浙沪货运通达情况示意图。2023年与2018年相比,安徽发送至江浙沪的货运量显著增长,长三角物流更为密集。 新华社发(新华社卫星新闻实验室供图)

  起手布局,落子成势。

  2020年8月20日,一场由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以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为主题的座谈会在安徽合肥举行。

  这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就这一重大战略专门召开座谈会进行重要部署。

  “率先形成新发展格局”、“勇当我国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加快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习近平总书记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一步提出明确要求。

  2023年11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主持召开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要求长三角“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产业竞争力、发展能级,率先形成更高层次改革开放新格局”。

  在总书记的亲自谋划、持续推动下,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一组数据见证着长三角地区高质量发展成绩:

  多年来,长三角地区对全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约3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2015年的2.08万亿元增加到2022年的2.85万亿元,占全国比重从13.7%升至14%……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绝不只是形式上的组合,而是一次由表及里的重塑,是一场深刻的变革。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在错位发展、联动发展中发挥各自比较优势,相互取长补短,壮大整体实力,不是简单地做加法,而是在做乘法。

  “让要素在更大范围畅通流动,有利于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实现更合理分工,凝聚更强大的合力,促进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指明方向。

  ——握指成拳,以各自优势形成合力。

  上海本地,提供由芯片、软件等组成的“大脑”;向西约200公里外的江苏常州,提供动力电池;向南200多公里外的浙江宁波,提供一体化压铸机……

  在长三角,通过产业集群协同发展,一家新能源汽车整车厂可以在4小时车程内解决所需配套零部件供应,形成了体现现代化产业体系特征的“4小时产业圈”。

  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长三角地区的“金字招牌”。2023年前三季度,长三角地区新能源汽车产量超过260万辆,这意味着不到10秒,就有一辆新能源汽车在长三角下线。

  ——深度融合,一体化进程不断加速。

  “前方到站,苏滁商务中心站。”搭乘滁宁城际铁路列车自西向东跨过清流河,中新苏滁高新区便跃然眼前。

  这是江苏、安徽两省合作共建的重要园区。截至目前,园区已累计招引工业项目310余个,协议总投资超900亿元,来自长三角区域项目数占比高达77%。

  乘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深入推进的东风,安徽省滁州市深化与沪苏浙地区合作,每年新引进的亿元以上项目中,超50%来自沪苏浙地区;近三年引进的高层次人才中60%来自沪苏浙地区,为当地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流经沪苏浙的太浦河上,两省一市交界处标志性建筑——方厅水院正在抓紧建设中。尽管该项目跨越三地,但在具体推进过程中,实现了一体化的审批,建设单位只需要准备一套资料,跑一个部门,盖一个章。

  目前,长三角地区已实现市场准入登记标准、服务规范、信息共享、创新步调的“四个统一”,经营主体身份在线“一次验证、全网通用”和电子营业执照可共享复用;企业开办时限提速至平均0.85天,达到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水平;截至2023年6月底,经营主体总量增加到3536万户,年均增速8%。

  ——发挥实效,合作机制不断完善。

  2023年7月底,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迎来全国首个跨省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成立。

  国家支持示范区“不破行政隶属、打破行政边界”,成为示范区创建跨省域高新区最具特色的优势。示范区高新区将集成跨区域科技创新资源,构建区域一体化现代化产业体系。

  累计形成136项制度创新成果,其中38项面向全国复制推广;持续推进145个重点项目建设,驱动区域高质量发展……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的“先手棋”和“突破口”,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挂牌四年多来,正由过去省际交界的薄弱区域,展现出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崭新面貌,“做实一小片、协调一大片、引领一整片”的示范效应不断增强。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统计监测办公室统计数据显示,以2015年为基期,基期指数为100,2022年长三角区域发展指数为129.5,比上年提高1.6,与2015年相比,年均提高4.2。

  全国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和高质量发展样板区的地位作用不断夯实,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引领作用和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示范作用逐年凸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正从全面加速迈向全面深化。

  科技和产业创新活力迸发

  2023年11月8日,第六届进博会期间,2023长三角G60科创走廊高质量发展要素对接大会在上海举行,近千名参会者从视频中见证了“中老班列—G60号”国际货运班列首发仪式。

  发源于上海松江区的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不仅在地理空间上不断延伸拓展,更在创新生态与协作网络上提质增能。五年多来,G60科创走廊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占全国比重从1/12上升到1/8,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从11.5%上升到15%……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长三角汇聚了国家重要战略科技力量,如何疏堵点、破卡点,把“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的改革创新化为区域活力?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构建更加紧密的区域创新共同体和产业发展共同体。”

  ——强强联合,共建创新策源地。

  步入合肥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科研人员正在进行新型显示光学膜的研发试验,这一试验是“合肥光源”和“上海光源”合力承担的一个科技部重点研发专项,旨在为我国新型显示产业提供关键核心材料和技术支持。

  同步辐射光源被誉为“前沿科研眼睛”,是为先进功能材料、能源与环境等领域提供微观观测条件的大科学装置。合肥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是我国建设的第二代光源,位于上海张江的“上海光源”是第三代光源。

  如今,长三角这“两束光”辉映出新的光芒。“上海光源”和“合肥光源”强强联合,共建第四代“合肥先进光源”。

  从先进光源到量子计算,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协同推进大科学基础设施集群开放共享、强化国家实验室合作共建、强化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国家级科研机构合作……“两心同创”共筑长三角地区强大的创新策源能力。

  联合体组团攻关,创新不“孤单”。在长三角,协同创新产业体系正在加快构建。

  近年来,江苏常州积极发展新能源产业,逐步形成“发电、储能、输送、应用”的绿色新能源全产业链。图为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与常州溧阳市合作成立的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致力于先进储能技术产业化。 新华社记者 李博/摄

  记者了解到,在构建创新平台方面,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已集聚大型科学仪器超4万台(套),长三角科技创新券通用通兑平台已支持890家次企业申领科技创新券超4.6亿元。

  ——加强跨区域协同,营造开放创新生态。

  走进江苏南通的如皋高新区沪苏科创产业园,总投资20亿元的霖鼎超精密微纳光学产业基地项目综合楼、研发设计楼正进行内部装修。这是上海交通大学与如皋市产学研合作的标志性成果,也是如皋首个成功实现依托“沪上飞地”孵化、落地如皋转化的“双飞地”项目。

  “双飞地”模式,是指在高校院所周边设立“苗圃”,推动科创项目就地孵化,项目“出苗”后移到飞地加速培育。

  南通市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南通与上海科研共建成果累累。2018年以来,两地产学研合作项目数以年均20%的速度递增。目前,南通50%以上的企业在上海有合作关系,70%的规上工业企业与上海80%的高校院所开展创新协作。

  2023年11月底,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科技成果转化联盟召开首届理事会,G60科创走廊九城市130多家成员单位共商协同创新。根据计划,未来这一联盟将致力在九市范围内实现科技成果、全域场景的开放共享。

  从国际到国内,长三角一体化正加速推动人才、技术、资金、场景等创新要素在更大区域优化配置,合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创新这个“关键变量”成为长三角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2023年前三季度,长三角高技术制造业产值占全国31.1%;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分别占全国60%、1/3、1/3,新能源汽车产量约占全国2/5、全球1/4;在建和已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约占全国1/3,拥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数量占全国26.4%……

  《2022年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指数报告》显示,长三角已集聚11.6万家高新技术企业,占全国比重近三成;233家科创板上市企业,占全国比重46.5%。每万人拥有研发人员71.18人年,是全国平均水平的近两倍。

  “携手打造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全力打造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世界级产业集群”、“推动三省一市自贸试验区联动发展”……面向未来,三省一市将深化更多重点领域重点区域协同合作,推动更多重大平台重大项目落地见效。

  高层次协同开放迈出新步伐

  隆冬时节,浙江宁波舟山港穿山港区一派繁忙景象。

  作为全球货物吞吐量第一大港,宁波舟山港2023年累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530.1万标准箱,同比增长5.85%,成为继上海港和新加坡港后,全球第三个年集装箱量超3500万标准箱的港口。

  面朝繁忙的太平洋主航道,如今长三角以上海、宁波舟山港为核心,南京、杭州、苏州等16个港口为骨干,其他港口共同发展的港口群总体格局基本形成,2022年长三角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占全国比重约38%。

  长三角区域一直是改革开放前沿,视域广阔,吞吐万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以制度型开放为重点的高水平对外开放”、“努力成为畅通我国经济大循环的强大引擎和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枢纽”。

  自贸区是中国制度型开放的重要载体。包括上海在内的长三角地区,是全国自贸区启动最早、分布最集中的区域:

  上海自贸区率先建成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支撑全国超1/4货物贸易量的数据处理;2022年江苏生物医药产业产值达5000亿元,位居全国前列,其中自贸区贡献一半;不产“一滴油”的浙江自贸区,依托制度创新打造油气全产业链;安徽自贸区探索企业开办“一业一证一码”等改革措施,“一照通”审批事项办理时限平均压缩85%以上……

  2023年4月,作为上海临港新片区的一项制度创新,海上“船对船”加注保税液化天然气业务中国首单正式落地。

  临港新片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揭牌以来,临港新片区已成为各类新型国家贸易业态集聚发展的“试验田”。这里有全国首个为国际船舶提供保税液化天然气加注服务的港口,开展了全国首单外资班轮公司“沿海捎带”业务,已形成103个首创性创新案例,其中48个为全国首创。

  不断丰富的开放层次和愈加多元的制度创新,是长三角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生动注脚。

  2023年7月,外资企业康宁集团将旗下连续制药科技有限公司落到苏州。此前公司已在江苏布局了连续流反应器公司,在浙江布局了消费电子类盖板的代加工生产企业,在安徽布局了大量新能源车供应链企业,在上海则拥有3个制造工厂。

  “长三角扎实的产业基础、优异的营商环境、丰富的人才储备等,是企业持续投资的重要支撑。”康宁相关负责人表示。

  背靠长江水,面向太平洋,上海长期领中国开放风气之先。

  当前,上海正在推动“五个中心”功能升级、开展浦东新区综合改革试点、推进自贸试验区及临港新片区高水平全方位制度型开放、提升虹桥国际开放枢纽能级。依托进博会等平台载体,上海将不断放大改革开放先行先试的整体效能,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关键支撑。

  2022年,长三角区域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15.07万亿元,占全国比重35.8%;全年服务进出口总额超2.5万亿元,占全国比重42.8%;实际利用外资759亿美元,占全国比重40.1%……积极推进高层次协同开放,长三角地区正加快发展为畅通我国经济大循环的强大引擎和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枢纽。

  民生“幸福圈”越做越大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始于苏州工业园区的苏州轨道交通11号线,2023年6月在花桥与上海地铁11号线“会师”并开通运营。

  2023年6月24日,苏州轨道交通11号线正式投入运营,并与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实现无缝换乘,长三角核心城市间首次实现地铁系统跨省互联互通,进入地铁同城化时代。图为乘客在苏州轨道交通11号线花桥站进站乘车。 新华社记者 李博/摄

  长三角的时空距离越拉越近。一条条“交通线”,为长三角区域内居民描绘出一张可亲可感的同城图。

  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初心,是开创未来的使命。

  “促进基本公共服务便利共享”、“在交通出行、旅游观光、文化体验等方面率先实现‘同城待遇’”,习近平总书记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要求,饱含着浓浓的民生情怀。

  ——助推乡村振兴,让广大村民增收致富。

  2023年底,浙江省武义县白姆乡的寿仙谷有机国药养生园灵芝大棚内,工人们在清洗水泥地并灭菌,然后覆盖上黑土,为2024年的灵芝种植做好准备。

  近年来,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为契机,国家电网在武义县积极投入电网建设,助力农业发展。乡村电网能力提高了,乡村产业发展有了可靠的动力。当地陆续建设了菌光互补基地、有机茶园、国药基地等特色农业基地,实现了村民增收致富。

  ——提升民生获得,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

  在跨省政务服务中,统一数据标准是“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关键。目前,长三角已经建成跨省政务数据共享底座,实现各类数据“人畅其行、货畅其流”。

  “前不久,我带父亲从安徽老家来江苏看病,由于他的医保关系在老家,我都做好迎接长期繁复报销工作的准备了。没想到,现在可以在线上全程跟踪、实时到账,再也不焦虑了。”在江苏工作的小张实实在在感受到了医保异地电子结算的便利。

  五年多来,三省一市率先探索跨省异地就医门诊费用直接结算;140项政务服务事项在41个城市跨省市通办,身份证、驾驶证、行驶证等37类高频电子证照实现共享互认。

  ——增进民生福祉,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需要。

  规划一张图、交通一张网、审批一个章、民生一卡通、居民一家亲,长三角正从“你是你、我是我”,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现在加速走向“你就是我、我就是你”。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瞄准‘不破行政隶属、打破行政边界’,让昔日省际交界薄弱区域展现出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崭新面貌”。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执委会负责人说。

  江海潮涌处,扬帆奋进时。

  “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新的重大突破,在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列,更好发挥先行探路、引领示范、辐射带动作用”,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给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定出的新目标。

  面向未来,活力四射的长三角,正绘制一幅高质量发展的美好画卷:

  ——发展方向更明确:到2025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全面建立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到2035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达到较高水平”、“成为最具影响力和带动力的强劲活跃增长极”。

  ——发展前景更可期:到2025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0%;5G网络覆盖率达到80%;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1.5年,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9岁;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5%……

  “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一篇大文章,要下大功夫,更靠长功夫。要坚持稳中求进,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一任接着一任干,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勇立潮头的长三角,正在新征程上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