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精神

文章

年轻干部培养要“精耕细作”

发稿时间:2024-02-28 15:24:31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翰君

  “种木待成材,聊为十年事。”年轻干部好比一株株生机勃发的嫩苗,要把他们培育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需要组织上付出许多心血和努力。培养选拔年轻干部,事关党的事业薪火相传,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习近平总书记用“田间管理”“施肥浇水”“修枝剪叶”和“驱虫防病”等“精耕细作”的措施比喻对年轻干部的精心培养,指明了具体培养路径,其言谆谆、其情切切,充分表达了对年轻干部的关怀与期望。

  以“田间管理”精神优化年轻干部成长环境。种子撒下去并不意味着就能“秋实离离”,如果没有尽心尽责的田间管理,即便播下的是良种,收获的也可能是“稗谷”。年轻干部虽然刚刚迈出人生第一步,但他们有干劲、有闯劲,期待着到火热的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上大展身手。要保护好年轻干部这种干的劲头和冲的精神,一方面破除论资排辈、求全责备的错误观念,支持鼓励他们到吃劲岗位上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另一方面在他们成长的关键处、要紧时拉一把、帮一下,就像帮助禾苗拔除身边抢夺养分的野草、清除土壤中阻碍扎根的砂石那样,及时为年轻干部清除外在不利因素的干扰,让他们在实践中锻炼成长。

  以“施肥浇水”理念提升年轻干部能力素质。宋代苏辙在《和子瞻次韵陶渊明劝农诗》中讲道:“粪溉耘籽,乃后有穑。”说明一个朴素的道理:只有养分给足了,禾苗才能破土而出、茁壮成长。正处于落地生根“黄金期”的年轻干部,必须一刻不停地增强本领。在他们所需要补充的“养分”中,“补钙”也就是提升政治能力是第一位的,要突出政治训练,督促年轻干部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同时,结合岗位实际帮助年轻干部提高调查研究、科学决策、改革攻坚、应急处突等专业能力,特别要引导他们把干事热情和科学精神结合起来,学会用战略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历史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来思考和解决实际工作中的具体问题,成为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

  以“修枝剪叶”情怀聚焦年轻干部呵护关爱。一株幼苗要想长成参天之材,必须及时为其剪除那些影响其笔直生长的斜生枝叶和杂乱藤蔓。对年轻干部而言,在干扰他们健康成长的因素中,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容小觑。有的单位深陷文山会海、迎来送往和过度的填表留痕、考核督查之中,年轻干部大量的时间精力被耗费在重复低效的劳动中,无法专注于主责主业,更谈不上学习成长。习近平总书记反复痛陈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危害,强调要把干部干事创业的手脚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桎梏、“套路”中解脱出来。要坚持不懈为年轻干部松绑减负,让其轻装上阵,把最美好的年华和精力用在干事担当、服务群众、推动发展上。

  以“驱虫防病”思维加强年轻干部管理监督。《诗经·小雅·大田》记录了古代先民为禾苗驱虫防病的有效做法:“去其螟螣,及其蟊贼,无害我田稚。”禾苗的成长需要时时注意驱虫防病,对年轻干部又何尝不是如此。有的年轻干部缺少抵御不良风气侵袭的定力,“前脚刚踏上仕途,后脚就走入歧途”,令人十分痛心。因此,必须坚持严管厚爱并重,把从严管理监督贯穿年轻干部成长全过程。一方面要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他们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守住拒腐防变的底线;另一方面要在日常监督上下功夫,坚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将监督范围从“工作圈”延伸到“生活圈”,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咬耳扯袖,真正育好年轻干部这棵嫩苗,使广大年轻干部切实做到信念坚、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确保党的事业薪火相传、后继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