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领导谈改革

文章

让创新成为改革的动力源和加速器

发稿时间:2017-05-09 16:16:25   来源:瞭望   作者:吴井勇

  在全面深化改革这场深刻革命中,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关键要有新的谋划、新的举措;要增强改革创新精神,提高改革行动能力,依靠改革为科学发展提供持续动力。这就要求我们在改革实践中,既要保持战略定力,也要讲究操作艺术,既要严格对表上级部署,抓好改革落地见效,又要注重接通地气、结合实际,敢于探索,勇于实践,让基层创新、有效创新、全面创新成为改革大业向纵深推进的“动力源”和“加速器”。

  一是创新改革“认识论”。重点是要走出“三个误区”:走出“工程式”误区。工程思维是以力学原理为基础的,其特点是确定性。而改革属于社会工程,是以社会科学为基础的,其特点是不确定性。任何一项改革,都无法找到像力学规律一样的确定性来支撑顶层设计。所以,改革需要顶层设计,也需要“摸着石头过河”,并应允许试错、宽容失败。走出“碎片化”误区。既要把握住“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统筹推进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领域的改革,使之齐头并进、相互促进。尤其是要统筹市场化改革和社会化改革并重并举,通过社会创新推动经济创新,注入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动能。也要把握“整体设计+上层设计=顶层设计”的真正内涵,疏通改革部门化、碎片化、不协调、不相容、相互掣肘、难以落地的症结。走出“空转派”误区。之所以很多改革难以打通“最后一公里”并精准落地见效,造成“改革疲态”、“改革失灵”、“改革空转”,除了“自我革命”的勇气不足、决心不大外,和谋改革、抓改革、推改革的办法不多、举措不活、力度不大密切相关。还要重点清除“为了做大改革项目盘子而将日常工作混淆于改革范畴”和“为了改革台账销号而将发个改革文件等同于改革落地”这两种“为了改革而改革”的消极思维。

  二是创新改革“思维论”。重点要做到“三个强化”:强化问题导向,要始终坚持改革向着问题去、朝着问题走,善于从百姓关注、群众关切、人民关心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中找到改革切入点,针锋相对找准问题、真刀真枪解决问题,切实做到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让改革成为解决问题的“利器”、百姓共享的“红利”;强化实际取向,重点结合本地工作基础尤其是依托优势资源,从实际出发,因时因地制宜、聚焦具体问题,选准改革突破口并大胆地闯、大胆地试,放大地方改革“关键招”,做大地方改革“支撑点”,使之成为地方推发展惠民生促和谐的关键一招和动力源泉;强化逻辑指向,始终遵循“台账改革事项抓销号——领导领衔改革事项促成效——重点特色改革事项出经验”层层递进的逻辑指向,整合职能资源力量精准集中投放,把具有标志性、引领性、特色性的重点改革任务标识出来、抓在手上,主动出击,通过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的有效突破,推动改革事业的全面深化。

  三要创新改革“方法论”。重点要明确“三个方法”:在总体方法上必须更加注重“三性”,即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厘清改革“关系网”,注重改革“耦合性”,排对改革“优先序”,打好改革“组合拳”,努力形成改革任务相互协调、改革进程前后衔接、改革成果彼此配套的生动局面。在统筹方法上做到“三个注重”:注重方案统筹,要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切实增强改革方案的穿透力,使改革方案符合地方实际、符合改革要求,切实解决问题、取得预期实效,针对改革方案出台的每一条改革举措都要内涵清楚、指向明确、解决问题,便于基层理解、操作和落实,使之真正成为改革的“施工图”;注重力量统筹,在通过定责追责问责统筹改革战线力量的基础上,让广大干部群众一起为改革想招、一起为改革发力,最大限度调度地方、基层以及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注重进度统筹,对提出的重大改革举措,要有明确的路线图、时间表和可检验的成果形式,每一个环节都要有可落实、可核实的硬性要求。在推进方法上重点做到“三个突出”:突出重点带动,理清各项改革的“联络图”,增强改革的有序性,把各领域具有四梁八柱性质的改革明确标注出来,把“牵一发而动全身”、“一子落而满盘活”的基础性、关键性、支撑性的改革识别出来,精准发力,持续用力,推动改革夯基垒台,切实发挥好重点改革的支撑作用;突出民生优先,人民群众最关注什么、最急切什么、最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解决什么,使改革精准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通过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突出操作可能,根据改革任务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处理好难易关系,先从易处着手,理清相互关系和先后顺序,通过局部改革的实践,为全局改革摸清规律、做好准备、奠定基础,形成试点突破、逐渐铺开、全盘跟进的改革态势,实现改革梯次接续、前后衔接、纵深推进的生动格局。□(作者为上饶市委副书记、改革办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