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隔代教育,一副沉甸甸的担子

发稿时间:2013-05-02 00:00:00  

  在我国,无论农村还是城市,有相当多孩子是在隔代教育下成长的。本期,众多过来人讲述了自己的故事。总体看来,隔代教育效果较好的大多是老人有一定文化基础、父母探望频率较高的家庭。

  隔代教育有利有弊。老人有充裕的时间、有教子经验、责任心强等是有利条件;不利方面,是有的老人思想保守、方式陈旧、容易对孩子过于迁就溺爱等。完成好隔代教育,老人需要不断更新观念,年轻父母则要尊重老人,常沟通。

  不过,无论老人怎样热心照顾孩子,父母都应当是教育孩子的主角,不能当“甩手掌柜”,否则会淡化与孩子的感情,对孩子成长和未来家庭和睦产生不利影响。(《半月谈》2013年第8期)

  学生论坛

  永远难忘的恩德

  上海市徐汇中学预初(5)班包佳颖

  我刚生下来没几天,妈妈就生病住院,不得不把我交给爷爷奶奶带。奶奶给我买来最好的新式奶瓶,爷爷四处奔走给我买来昂贵的进口奶粉。

  每天晚上,爷爷奶奶都要起来三四次给我喂奶,每隔两小时喝半瓶温开水。怕尿不湿对皮肤不好,奶奶撕被单做尿布,洗尿布则成了爷爷的“专利”。我一哭,爷爷就抱我到楼下小花园看蝴蝶、蜜蜂和鲜花。“宝宝高高(睡觉)啦!”我在爷爷的怀里听他唱着世上最美妙的摇篮曲酣然入梦。

  为了让我上个好幼儿园,节俭的爷爷咬牙付了8000元入园赞助费。上学后,双休日、寒暑假,爷爷奶奶忙着陪我去弹钢琴、跳拉丁、练书法、画素描、学写作、拉二胡--成千上万的花销,爷爷买单;经年累月的培训,奶奶陪同。

  奶奶为陪我练琴,从26个英文字母和五线谱学起,凭着敏锐的听觉、赤诚的关爱,到后来,哪怕我弹高半个音,她都会立即喊停--太了不起了,我敬爱的奶奶!

  平日里,吃喝拉撒,爷爷奶奶全包,只有周末,爸爸妈妈才有时间过来给我一个短暂的相聚。

  永远难忘祖辈的关爱、教育和培养!

  好,但方式不对

  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第二中学蒋萍萍

  10岁之前,一直是奶奶照顾我的。她喜欢打麻将,总把我带在身边。耳濡目染,我9岁就学会了打麻将,不但常帮奶奶抓牌,甚至三缺一时,我也会上场。奶奶看着小小的我“奋战”在牌桌上哈哈大笑,夸我聪明,一看就会。

  后来,妈妈及时制止了我,不准我再去看奶奶打麻将。10岁之后,妈妈不再早出晚归,经常把我带在身边。慢慢地,我也就失去了对麻将的兴趣,学习成绩也突飞猛进。现在想来,幸亏有妈妈。不可否认奶奶对我好,但教育方式确实不对。

  心灵深处的伤痕

  河南许昌学院孟璐璐

  9岁那年,我被外出务工的父母寄养在了爷爷奶奶家。如今,已上大三的我,回忆起和爷爷奶奶在一起的那段岁月,心中百感交集,有感恩、有温暖,也有酸楚。

  爷爷奶奶在生活上对我的照顾无微不至,我深有体会,也充满了感激。但在教育上,因为爷爷奶奶可怜的小学文化,不可能指导我什么。在做人做事的大学问上管得更少,这就使处于青春叛逆期的我养成了不少坏习惯,在那个无人约束的阶段也做了许多后悔莫及的错事,留下了深深的痛楚和无限的遗憾。

  除此之外,自幼看着身边有父母陪伴的小朋友幸福的模样,心中有说不出的羡慕和嫉妒,对父母也有了些莫名其妙的恨意,久而久之与父母间形成了一层无法捅破的隔膜。我想,如果不是后期良师益友的耐心劝诫与引导,我也会早早退学,重走父母外出务工之路。

  每当回忆起那段经历,我内心深处就会隐隐作痛。父母为了给我们更好的生活,外出奋力打拼,但这看似为我们好的举动却可能给幼小的心灵带来无法愈合的伤痕。

  隔代教育不是问题

  南昌大学钟妮

  现在很多人都对隔代教育持反对意见,但我认为这不是隔代教育的问题,而是教育方式、方法不当引起的。祖辈疼孩子不要溺爱,不要一味满足他们的要求,而是要教给他们怎么做。父辈也不能松懈,要关心孩子,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爱,多与孩子沟通交流,与祖辈一起给孩子一个更好的明天。

  老师观点

  农村隔代教育令人忧

  湖南省隆回县丁山中学袁海泉

  我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学校初中一年级的教师,对于隔代教育,深有感触。

  我所带班级共67名学生,70%的学生由老人照看。受经济条件所限,很多年轻夫妻不得不外出打工,在外一呆就是好几年,家里的一切都抛给老人。留守孩子有的只在过年时才能见到父母,有的甚至好几年都见不到。

  不少留守孩子感情空虚,精神萎靡,学习成绩上不去,有厌学情绪。老人本来就精力有限,除了要照顾孩子,还要做大量农活,加上自身文化水平不高,哪里能辅导孩子学习,也很难掌握其思想动态和心理变化。

  他们把孩子的教育完全抛给学校,认为要是真的读书成绩好,那是祖上保佑,读不好也没办法,只要孩子不饿着冻着就行。一些不听话的孩子会钻老人的空子,经常说谎,甚至偷东西,逃学去上网,欺凌弱小……

  学校通知老人来校时,老人们要么说家里活多抽不出时间,要么说家远,下次赶集再来,有的甚至直接说:我来了也没用,要是打骂,出了事不好向孩子父母交代。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叛逆期,自己有一定的看法和原则,但也极易受环境影响,如果没有正确引导,很容易走上邪途。面对那些令人头痛的学生,我们也很是无奈。我和我的同事都希望农村少些隔代教育,留守儿童问题能尽快得到解决。

  过来人语

  折射出多少无奈

  江苏省龚新茹

  我小时候跟随外公外婆生活在苏北农村,父母为生计在外艰难打拼。外公外婆包揽了我小学时的家庭教育。说是教育,其实只是看护,叮嘱我要好好学习、不可以到沟边玩耍、放学早些回家等等。至于学习,外公外婆真的无能为力。我小学一直是班上的反面典型。

  工作之后我依旧没有离开农村,眼看着一批批年轻人离开年幼的孩子和年迈的父母奔向经济发达的城市,我心里五味杂陈。以我所在的乡镇为例,农村劳动力总量为2693人,外出务工者2513人,留守儿童有百余名,大部分由爷爷奶奶辈教育抚养。

  这些孩子多数学习成绩不佳,学习积极性不高,不少孩子干脆辍学外出打工。我统计后发现,2012年本镇大专以上应届毕业生仅有7人,这在教育发达的江苏省显得有些可怜。

  解决隔代教育问题关键在于“走出去”和“请回来”。所谓“走出去”是希望父母将孩子带到打工地就近教育。目前,许多城市学校降低了入学门槛,为父母带孩子“走出去”创造了条件。所谓“请回来”,则有赖于各地推进城镇化,提供更多就业岗位,让父母们返乡工作,不出镇甚至不出村就能养家糊口。

  家长谈心

  最怕溺爱

  江苏省东台市人民法院周陈华

  我和妻子都是工薪阶层,女儿出世后,我母亲便被接到城里专门照顾她。

  隔代教育最怕的就是溺爱。女儿有攀比心,看见别人有什么就要什么,而母亲从不说个“不”字。而且只要她一哭,母亲本能的反应就是拿钱哄,不是去坐摇摇车,就是买零食。

  我也是独生子女,到现在还清晰记得小时候因为调皮被母亲打屁股的情景,但现在母亲对女儿从来没有任何惩戒,任由女儿撒小性子,还为其辩护:“女孩就得凶一点,以后才不会被人欺负。”

  怀有一颗感恩之心

  山东省青州第六中学王凤国

  女儿出生后,我和妻子因为工作忙,只能把她送回老家。因为我父亲曾是老师,所以父母能够既管生活,又管学习。我和妻子每周回家一天陪女儿玩玩,这样一直持续到她上幼儿园中班。现在女儿已经12岁了,由于父母的精心培育,女儿身体很结实,极少生病,各种习惯也很好,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

  父母养育了我们,又帮我们照看孩子。当我们的孩子渐渐长大,他们累弯了的腰却再也直不起来了。面对隔代教育,我们应怀有一颗感恩之心。

  真的不容易

  山东省泰安市李本秀

  看了这期话题,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6年前,小孙子才4岁,他父母工作都忙,只好让我来带。开始,我像管儿子那样,可孙子根本不听那一套。一次,他打开冰箱,一块接一块地吃冰糕,我怕他肚子疼,他却说:“你这个老妈妈,这是俺妈给俺买的冰糕,俺吃得再多你管得着吗?”我听了心里很难受。

  他妈一回来,他就打着滚哭,说我骂他打他,弄得儿媳妇很不高兴。他妈一走,他又搂着我奶奶长奶奶短喊个不停。还有一次,他坐在电视机前看了足足两个小时,给他喝水他不喝,让他活动活动他就急了,抓起凳子来就砸电视,我一挡把我的手都砸破了,气得我大哭起来,可他却拍手大笑:“奶奶哭得真好听。”

  带孙子难,带外孙女也不容易。去年秋天,我外孙女上了小学,我就帮女儿带她,她也是不听我的。一次,我想让她做完作业再看电视,谁知她哭着给出差在外的父母打电话说:“爸妈,你们快回来吧,俺姥娘光骂我,还不叫我吃饭。”弄得在外出差的女儿女婿好大一会儿说不出话来……

  我帮儿子、女儿带孙辈这几年,碰到的类似的事可以说是说不尽,写不完。隔代教育之所以这么不容易,我觉得一是如今一家就一个,父母都娇生惯养,我们这些隔代人只能疼,不能管;二是老年人文化较低,普通话差,很不利于对孙辈的辅导教育;三是老年人手脚不灵便,若光老年人和孙辈在家,一旦发生危险,很难自救。

  旁观者言

  处理不好影响孩子健康成长

  湖北省武汉市三店学校熊友元

  我是一名心理咨询师,最近刚好在辅导一个因为人际关系困扰而失眠的初一女生。因为看到之前的好朋友渐渐远离自己感到很痛苦,她郁郁寡欢,精神恍惚,学习退步,夜晚经常独自哭泣。

  在辅导中,我了解到她小的时候被送到乡下奶奶家抚养,奶奶没有文化,也不大喜欢自己,更别谈什么读书、认字、讲故事了,甚至连动画片也不让看。直到小学四年级才被接到父母身边。

  虽然回来有几年了,但她一直感觉自己不是这个家里的人。她对家里人要求的事情都照做不误,不敢怠慢,但那只是因为怕他们将她送走,所以心里常常感到很委屈。在学校也是一样,害怕同学对她有不好的评价,不愿意得罪任何人,现在好朋友的远离成了她无法忍受的痛苦,严重影响到她的正常生活。

  她的自我画像评价相当低,完全没有自我。我认为这种低自我的评价,很大程度上源自当年的隔代抚养,使她缺乏长辈给予的安全感,在成长过程中缺乏亲情关爱,而这严重影响了她现在的人际关系。看来,隔代教育处理不好,确实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不利影响。■